
被換命格后,玄門大佬殺瘋了
最新章節(jié)
- 第31章 露傷疤瑜兒辯誣 施真言柳氏自爆
- 第30章 認親宴承宗構陷 假恩情瑜兒陷圍
- 第29章 嫡女登場壓群芳,攀附養(yǎng)父露丑態(tài)
- 第28章 攀附客至露窘態(tài),嫡女登場驚眾人
- 第27章 宴前暗妒生嫌隙,貴客臨門啟華筵
- 第26章 嫡女歸府破舊隙,華裳初綻驚滿堂
第1章 寒門遺珠風雪夜
靖康元年的汴京,暑氣蒸騰,蟬鳴聒噪。
姜瑜踏進姜府垂花門時,一只藤編衣笥“砰”地一聲砸在她腳邊,揚起細小的塵埃。
影壁后轉(zhuǎn)出一位錦衣華服的美婦人柳氏,她居高臨下地睨著姜瑜。目光掃過少女清麗絕俗的眉眼與欺霜賽雪的肌膚時,眼底掠過一絲嫉恨,旋即化作毫不掩飾的嫌惡。
“你的細軟都替你收拾了,今日起,你便滾出姜家,回你那鄉(xiāng)野親爹娘身邊去!”
姜瑜眼風都未掃那衣笥,只抬起一雙澄澈的杏眼,平靜地看著這位她喚了十七年“母親”的女人。她的平靜,像汴河深水,底下暗流洶涌,面上卻波瀾不驚。
門庭的動靜引來了內(nèi)院的人。很快,姜家老爺姜承宗和他的一雙嫡親兒女——姜朗、姜珊也走了出來。
姜承宗看著地上的衣笥,蹙眉看向妻子,語氣帶著幾分刻意的責備:“夫人,你這是作甚?瑜兒畢竟在我們膝下承歡了十八載。”
“承歡?”柳氏冷笑一聲,尖刻的目光釘在姜瑜身上,“養(yǎng)不熟的白眼狼罷了!前日織造局貢品繡樣的甄選,我分明叫她讓給珊兒,她竟敢陽奉陰違!若非我使人打探到最終入選名錄,還被這蹄子蒙在鼓里!她但凡有一絲良心,就不該搶妹妹的機緣!”
一旁的姜珊聞言,眼底飛快閃過一絲怨毒,面上卻立刻堆起委屈,聲音嬌怯如鶯啼:“娘親莫要動氣……那貢品繡樣機會難得,姐姐不愿相讓,珊兒……珊兒也是理解的。許是珊兒技不如人,才落選了……”
“胡說!你的繡工是汴京數(shù)得著的,她有的不過是些我們姜家堆砌的虛名!”柳氏立刻柔聲安撫愛女,變臉之快,令人咋舌。
姜瑜只靜靜看著這對母女唱作俱佳。從小到大,這般戲碼她已看過無數(shù)回,此刻心中非但不起波瀾,反覺幾分荒謬可笑。
三日前,為救貪玩跑上御街的姜珊,她被受驚的馬車撞飛數(shù)丈,眾人皆道她活不成了。
柳氏與姜家人趕到時,第一樁事不是查看她的傷勢,而是圍著受驚哭泣的姜珊百般哄勸。
姜瑜當時倒臥塵埃,神智昏沉,只覺四肢百骸冰冷徹骨,更令她心寒如冰窖的,是姜承宗與柳氏的低語,順風飄入她耳中——
【車轅都撞碎了,怕是活不成了。】
【……也好,她若就此去了,正應了那道士所言,珊兒命里這場大劫便算被她擋過了,也不枉我姜家養(yǎng)她這些年……】
姜瑜一直知曉,自己不過是姜家為姜珊豢養(yǎng)的“擋厄人”。
幼時不解,為何姜珊每次染恙,柳氏必強令她衣不解帶貼身侍奉。而每每經(jīng)她照料,姜珊總能迅速好轉(zhuǎn),她自己事后則必大病一場。
后來機緣巧合,得遇一位云游的玄門師父點化,才知她與姜珊的八字,乃陰陽術數(shù)中罕見的“乾坤契合”。
乾坤兩儀,她是那承載吉運的“乾”。
姜家將她養(yǎng)在姜珊身側(cè),實則是用她自身的氣運,去填補姜珊命格中的“坤厄”。經(jīng)年累月的擋厄,姜珊的命數(shù)日漸昌隆,而她自身的福澤卻如沙漏般悄然流逝。
若非姜瑜早得師父傳授固本培元之法,暗中修持,或許三日前那場飛來橫禍,便已是她氣運耗盡、油盡燈枯之時。
也正因這場禍事,她那流落鄉(xiāng)野的親生爹娘,循著當年信物,竟意外尋到了姜府門庭。
“說完了?”姜瑜的聲音清泠如碎玉,不帶絲毫溫度,“說完,我便告辭了。”
親耳聽過這對夫妻冷漠地談論她的“死得其所”,姜瑜心中對姜家最后一絲眷戀也已煙消云散。離去,于她而言,是解脫。
“瑜兒,也莫全怪你母親,此事,確是你欠了思量。”姜承宗此時才端著大家長的架子開口,面上是一貫的肅然,“既你親生父母已尋來,你便隨他們歸家去吧。”
姜珊立刻上前一步,聲音依舊柔柔弱弱,帶著恰到好處的委屈:“姐姐,莫要怨恨娘親,娘親都是為了珊兒……”她說著,從袖中取出一個素色錦囊,遞向姜瑜,一臉體貼,“這里有些散碎銀錢,聽爹爹說姐姐的親族居于太行深處,生計艱難……珊兒本想多備些的,可爹爹說,那深山野嶺……”
她欲言又止,柳氏卻毫不客氣地接話,帶著刻薄的譏誚:“珊兒你就是心慈!有什么不好說的?聽聞那窮山惡水之地,漢子娶不上婆娘,多是靠典買。你這般顏色回去,指不定就被家里賣了換聘禮!橫豎你琴棋書畫也平平,女紅也難登大雅,嫁人倒也算條出路。”
她嗤笑一聲,帶著施舍的口吻,“你也別說我們不顧念這十八載情分。這點銀錢,夠你在山里嚼用一年了,姜家待你,已是仁至義盡。”
姜瑜看著柳氏那副高高在上的施舍嘴臉,連辯駁都覺多余。至于那點羞辱性的“盤纏”,她更不屑一顧。
她伸手去提那藤箱,正欲轉(zhuǎn)身,目光卻倏然定住——牢牢鎖在姜珊從寬大袖口中滑落出的半截皓腕上,那里,赫然戴著一只水頭極好的羊脂白玉鐲!
“刷”地一下,姜瑜猛地出手,如電般扣住了姜珊的手腕!
“這鐲子,怎會在你這里?!”她的聲音陡然轉(zhuǎn)冷,帶著不容置疑的質(zhì)問。
姜珊本就存了炫耀之心,才故意在遞錦囊時露出手腕,此刻被姜瑜猝然抓住,立刻夸張地痛呼出聲:“啊!姐姐你弄痛我了……”
柳氏臉色驟變,一把將姜瑜狠狠推開:“姜瑜!你放肆!”
姜瑜卻死死盯著那鐲子,一字一句,清晰如冰珠落盤:“那是祖母臨終前,留給我的鐲子。”
“什么你的鐲子?!”柳氏尖聲道,“那是老太太留給姜家血脈的!你一個野種,也配覬覦?自然是珊兒的!”
姜瑜壓下心頭的怒火,松開藤箱,轉(zhuǎn)而直視姜承宗,語氣斬釘截鐵:
“姜家之物,我可分毫不取。我只要祖母留給我的那只玉鐲。”
若說姜家還有什么值得她留戀,唯有祖母。
祖母是這偌大宅院里,唯一真心疼惜她的人。彌留之際,渾濁老眼望著她,念念不忘的便是自己走后,她在這虎狼之家的處境。
那玉鐲,是祖母留給她的唯一念想,亦是血脈相連的信物。
姜承宗看著姜瑜,面上并無太多動容,只道:“你雖非我親生,但為父向來視如己出。姜家乃汴京體面門戶,斷不會讓女兒歸宗認親時身無長物。你親族清貧,該帶的體己還是帶上吧。”至于玉鐲,卻是只字不提。
姜珊揉著手腕,泫然欲泣:“姐姐,我知你極想要這鐲子……可這終究是祖母遺物……這樣吧,我再多予你些銀錢可好?十貫夠不夠?二十貫?”話里話外,分明暗示姜瑜索要鐲子是為了變賣換錢。
姜瑜的目光,驟然如淬了雪的刀鋒,冷冷射向姜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