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蘭雙華重傷,一時間水云郡府就無了掌權之人。
鳳蘭夏央是賑災巡使,除了城主的職權,便屬巡使的級別高了,再加上她身為當朝的一品親王,又有城主的手書,此后關于水云郡府的救災事宜便全權壓在了她的肩上!
這幾日她也是忙的腳不沾地,往往還不等瞇會兒便又得投入到這龐大的工作中了。
開挖水渠,疏導河道!這是每日都必須進行的工作,經過一個月的災后重建,整個水云郡府總算是有了起色!
然而,天卻不遂人愿。
洪水無情!這把懸在人們腦門上月余的一把刀,好不容易消失不見了,卻又在不知何時,一場遍布恐懼的瘟疫登時席卷了整個水云郡府!
城外義莊!這是今天火化的第一百二十一位了。感染瘟疫的人是一名三十來歲的女子,女子骨瘦如柴,嘴角還殘留著一絲白色黏沫,此時正有著一名穿著破舊麻布衣衫的小男孩兒在擔架旁邊喊著‘媽媽、媽媽’的哭的上氣不接下氣!
女子剛送來不大一會兒,便有帶著白色面巾的義莊婢子將人帶去了后面空地上進行火化!
每日感染者不計其數,眼下除了將所感染者集中隔離之外,每日死去人的尸體處理也是一個很辣手的事!
自古以來,世人便都講究入土為安。火化!對于藍月人民來說絕對是一種捅刀子般的侮辱,但是,在疫情之下!別無選擇!
經過一個月的城池修建,水云郡府的各項基本運轉都已恢復,但隨著疫情的全面爆發,不管是水云內部的經濟運轉,還是對外的往來貿易皆已陷入癱瘓!
隨著日前水云三城封禁,城內大多數的百姓更是感覺到了死神降臨,終日里人心惶惶的!
水云城內長興街上的一座布坊,是最早發現疫情的地方,坊內一百四十五位工人,在疫情爆發后的第七天便已開始陸續出現死亡,如今十不存一!
此次瘟疫的致死率,竟然高達百分之七十!
這是蒼古大陸上,有史以來,最為兇猛的疫病了!
如今距離發現疫情已經過去了半月之久,每日感染者不計其數,據府衙統計上來的人數,短短半個月內,整個水云郡府感染者已超過數萬,并且每日感染人數以千為單位疊加!!
位于城南的觀音廟,是水云城府最大的瘟疫隔離點,自從第一階段的疫情全面爆發,在藍月女帝的詔令下,整個藍月國數的上名號的大夫便不畏生死的入駐了水云郡府。眼下各路圣手皆齊聚于觀音廟北臨時搭建的戰疫點里,沒日沒夜的研究著能解決疫病的藥方!
又過了月余,第二波的疫情全面爆發,每日死亡人數以萬為單位,不過一個半月,整個水云郡府人口銳減三分之一!
這是多么可怕的數字!
曾經人聲鼎沸、一度比肩富庶江南的北部重鎮,在此次疫情下重傷難愈、風雨飄搖!
還好,皇天不負有心人,在各位醫學界的翰林們沒明沒夜的奮力研究下,抑制此次瘟疫發作的藥方終于成功出爐!
這張抗疫方子,凝聚無數心血,在無數次失敗后終于成功!
這劑藥方,第一時間便被送入了重疫區,在經過第一批感染者服用反饋后,兩日后,被命名為“神臨”的這劑抗疫神方,在水云三城全面使用!第三波兒的疫情還沒來得及爆發,便被及時的扼殺在了搖籃!
七日后,癥狀較輕的感染者病情已基本穩定,留區觀察過后,如今已陸續遣返家中。
而感染嚴重者,除卻最初用藥劑量大時沒扛得住的,剩下的大部分感染者已經有明顯好轉。
相信再過不了幾日,病情便可以徹底穩定下來,陸續遣返!
至此,籠罩在藍月北部三月之久的疫情,終于逐步消散。
到疫情第四個月的時候,北部三城的陵城便已解了禁,有了商隊來往,等到了第五個月,藍月北部疆域全面開放!
至此橫行北疆六郡、十八座城池的“零三號”疫病,至此退出了歷史舞臺!
疫病之下,十城九空,艾草的味道整日不散。
此次抗疫成功,劫后余生的人們終于落下了淚花,城池全面解封的那一天,城門大開,城墻上、街道上,均是擠滿了人。
隨著陸陸續續的煙花綻放在城池上空,這場重疫之下,幸存下來的百姓們齊齊望著城門上空無聲落著淚!
此次被命名為“零三號”的疫情,沒有在全國范圍內多地爆發,得歸功于疫病防衛工作做的好。在疫情初期,一經發現有人感染,便被迅速的隔離看管了起來,隨著水云郡府三城感染人數的遞增,無法有效得到控制時,在第三日便由鳳蘭夏央請了城主令,進行了封城!
因為疫病發現的及時,又因為水云三城封城封的及時,所以,疫病才沒有大規模的在流竄開來!
在此次抗疫過程中,鳳蘭夏央的貢獻是毋庸置疑的,她不僅是水云郡府的守衛者,更是抗疫先鋒隊的組織者。上到城池安防,下到疫疾處理,無不親力親為。即便是到了疫情后期,她的身體超負荷運轉,染了風寒曾一度高燒不退,都不曾有絲毫懈怠,時刻奔赴在抗疫的第一線!就連最后那張抗疫神方,都有她的一份功勛!
在水云郡府歷時五月,鳳蘭夏央宛若脫胎換骨,較成穩了不止一點半點。
人類在自然規則面前十分渺小,猶蚍蜉撼樹!大災大難之下的生離死別,說不沉痛那都是假的,但是逝者已矣,活著的人總歸是該向前看的。
經過一年的休整,水云三城已經逐步擺脫了洪災與疫情帶來的惡劣影響,在鳳蘭雙華的勵精圖治下,水云郡府勢不可擋,已經逐步成為了藍月國內排得上前五的富庶郡府。
這邊事了,于半年前鳳蘭夏央便已返回了藍汜皇城。
此次北上賑災,不僅名聲打了出去,更是在北域收割了一波兒民心,即便是曾經在朝堂上,看自己最不順眼的幾位肱骨大臣都和顏悅色了許多,不動不動就甩臉子彈劾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