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突然的造訪
楊開民今年五十有三,祖上三代都是陶藝匠人。
自小耳濡目染之下讓他對于陶藝的理解有著自己獨(dú)到的見解。
憑借手中精湛的技藝,倒是把傳給他的窯廠維持了下來。
這個窯廠也算是他們老楊家的一部分祖業(yè)(yè)了。
可惜,世事難料。
迅猛發(fā)(fā)展的工業(yè)(yè)化進(jìn)程打破了這片大陸數(shù)(shù)千年來人們的生活模式。
原本與百姓生活密不可分的那些陶陶罐罐被大量新產(chǎn)(chǎn)品所替代。
主營那些陶陶罐罐的窯廠生意每況愈下。
很多同行要么轉(zhuǎn)(zhuǎn)行了,要么就是改燒大件瓷器。
他大哥那個窯廠改燒大瓷后,生意還是轉(zhuǎn)(zhuǎn)好了不少的。
楊開民也不是死板的人,與時俱進(jìn)嘛,誰不會啊。
不過,他選擇的轉(zhuǎn)(zhuǎn)型方向卻不是大瓷,而是小瓷。
這也可以說是一種新的嘗試。
自古以來,大尺寸瓷器的價值都要遠(yuǎn)高于小尺寸瓷器。
這主要是因?yàn)櫬蟪嘰緄拇善魍y以燒制成功。
那是需要更高水平的技術(shù)(shù)和經(jīng)(jīng)驗(yàn),還需要對溫度、火候等諸多因素的更精準(zhǔn)控制的。
此外,大尺寸的瓷器也更容易出現(xiàn)(xiàn)瑕疵或缺陷,如開裂、變形等問題。
因此,大尺寸的瓷器往往被認(rèn)為具有更高的藝術(shù)(shù)價值和收藏價值。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觀念逐漸深入人心,并成為了瓷器市場中的一種共識。
楊開民轉(zhuǎn)(zhuǎn)型小瓷燒制后,初期市場反應(yīng)(yīng)的確不盡如人意。
他原本期望打開一片新天地,卻沒想到小瓷的受眾遠(yuǎn)比預(yù)(yù)期的少那么多。
盡管他的作品精致細(xì)膩,充滿了藝術(shù)(shù)感,但市場反響卻差強(qiáng)人意。
為了推廣小瓷,楊開民嘗試了各種方法。
他參加了各種藝術(shù)(shù)展覽和手工藝品市集,希望能夠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然而,參觀者們往往只是對他的作品表示贊賞,卻很少有人愿意購買。
他也嘗試通過網(wǎng)(wǎng)絡(luò)(luò)平臺進(jìn)行銷售,但效果同樣不理想。
那段日子的楊開民是整日的愁眉苦臉、一籌莫展。
窯廠眼見就要入不敷出,工人們的工資都快要發(fā)(fā)不出來,原材料的供應(yīng)(yīng)商又天天上門催款。
也是應(yīng)(yīng)了一句老話,天無絕人之路!
就在楊開民幾乎要絕望的時候,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如同一道曙光照亮了他黑暗的世界——竟然有客戶下了一筆數(shù)(shù)量驚人的大訂單!
這筆訂單要求生產(chǎn)(chǎn)整整一萬件小巧精致的瓷瓶。
當(dāng)?shù)彌@個消息時,楊開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激動得差點(diǎn)跳起來。
因?yàn)檫@筆訂單不僅成功地彌補(bǔ)了之前那些被人無故放鴿子所帶來的損失,更是讓他狠狠地賺了一大筆錢。
不過,如果僅僅只有這么一筆訂單的話,楊開民恐怕還是無法徹底擺脫困境,更談不上揚(yáng)眉吐氣了。
但命運(yùn)似乎開始眷顧起這位苦苦掙扎的陶藝匠人來……
……
“楊老板,楊老板在嗎?”一陣呼喊聲打破了院子里原有的寧靜。
正埋頭干著手頭活計(jì)的楊開民,聽到這突如其來的聲音后不由得停了下來。
他的臉上露出一抹詫異之色,心中暗自思忖:“這個時候怎么會有人來找我呢?”
懷揣著滿心的疑問,楊開民緩緩放下手中的工具,起身朝著門外走去。
當(dāng)他跨出工作間的門檻時,那呼喊聲再次傳入耳中。
楊開民順著聲音的方向望去,目光最終定格在了窯廠大門附近那個身影之上。
只見那里站立著一個身形挺拔、面容俊朗的年輕人,陽光灑落在他身上,仿佛給他整個人都鍍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色光輝。
那年輕人生得劍眉星目,鼻梁高挺,嘴角掛著一抹若有若無的微笑,給人一種親切而又神秘的感覺。
“你是……?”楊開民看著眼前這個陌生的年輕人,心中充滿了疑惑和警惕。
畢竟,像他這樣規(guī)(guī)模不大的小窯廠,平日里極少會有不速之客登門造訪。
只見那年輕人面帶微笑,禮貌地說道:“您好,楊老板!很抱歉貿(mào)(mào)然前來打擾您。我叫王小天,最近一直通過網(wǎng)(wǎng)絡(luò)(luò)向您這兒訂制小瓷瓶的人便是我啦?!?p> 聽到這話,楊開民臉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但同時心底卻不由自主地一緊。
原來眼前這位看似年紀(jì)輕輕的小伙子,竟然就是這段時間以來自己窯廠里的大客戶、大金主??!
要知道,如果不是因?yàn)橥跣√煸叢床粩嗟叵輪唵?,覄蚓|襁@蕭條的市場行情,恐怕他這座小小的窯廠早就支撐不下去,只能關(guān)(guān)門大吉了。
想到此處,楊開民趕忙熱情地招呼道:“哎呀呀,原來是王老板您吶!真沒想到您如此年輕有為,快快請進(jìn),請進(jìn)!”說著便側(cè)(cè)身將王小天迎進(jìn)了屋內(nèi)(nèi)。
走進(jìn)屋子之后,王小天的目光瞬間就被放在桌子上的、楊開民尚未完成的那件瓷器所吸引住了。
他快步走上前去,仔細(xì)地端詳著那件半成品瓷器,心中不禁暗暗贊嘆楊開民精湛的技藝和認(rèn)真專注的態(tài)(tài)度。
過了好一會兒,王小天才意識到自己這樣盯著看似乎有些不太禮貌。
于是趕忙收回目光,面帶歉意地看向楊開民說道:“真是抱歉啊,楊師傅,我這突然造訪,還不小心打擾到您工作了,實(shí)在不好意思!”
說罷,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表示自己內(nèi)(nèi)心的愧疚之情。
見到王小天這番誠懇的道歉,楊開民連忙擺了擺手,笑著回應(yīng)(yīng)道:“哎呀,王老板您太客氣啦,這不礙事的!不過我倒是挺好奇的,您大老遠(yuǎn)親自跑一趟來找我,到底是有何貴干呀?該不會是之前給您做的那些小瓷瓶出了什么岔子吧?”
說到這里,楊開民的臉上流露出一絲擔(dān)憂之色,畢竟那些小瓷瓶也是他花費(fèi)了不少心血才制作完成的,如果真出了問題,那可就麻煩了。
見楊開民如此緊張,王小天趕緊解釋道:“楊師傅您放心,那些小瓷瓶沒有任何問題,質(zhì)(zhì)量上乘,做工精細(xì),我非常滿意!我今天過來主要是有些關(guān)(guān)于制瓷方面的技術(shù)(shù)問題,一直困擾著我,所以想來當(dāng)面請教一下您這位大師傅。”
說完,王小天用充滿期待的眼神望著楊開民。
楊開民聽了這話,稍稍松了一口氣,但還是謙遜地說道:“哎喲喲,王老板您可別這么稱呼我,我哪里算得上是什么大師傅哦!我這也就是祖上傳下來的一些老手藝罷了,談不上什么技術(shù)(shù)不技術(shù)(shù)的。但既然您專程跑來問我,那您盡管開口,只要是我知道的,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