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第十章回憶錄3
想了許久,最終她還是默默的點了點頭,見她點頭,幾人興奮不已。
在他們傷好以后,幾人憑借著盜墓的經驗,帶著蘇靈走訪了各大古墓,倒也找到一些相關的資料,可去的時候,卻發現只是一場空,“太陰劍”并不在其中,而唯一一件還值得高興的事情,莫非于找到另外一塊玉石鑰匙。
幾年后跟著自己的人越來越多,隨著勢力的壯大,吩咐其手下,終于找到了還逃離在外幸存的一些秦天族人,見到蘇靈,這些人全部痛哭流涕,嘴上哭喊道,將軍已死,自己等人對不起小姐,在他們心中蘇靈早已經是將軍未過門的夫人,所以才喊小姐…..
而她自己由于幾年的下墓,由原來的新手逐漸轉變成比他們幾個還要老道的高手,于是在大家的簇擁下,組建了當時的第一個盜墓門派—天師派。
并頒布了此門派一生的任務,尋找玉石鑰匙以及“太陰劍”下落。
在這幾年還意外發現,并非每次饑餓都需要汲取活人身上的血液,動物也可以,只不過汲取以后,不處理一樣會變成不死軍一樣的怪物且飽腹感不如人血。
隨著人數的增加,之前的不死軍,早已被蘇靈藏在了始皇帝陵寢旁,埋藏于附近,等到將來進去它們便能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幾十年過后,她自己一點衰老的跡象都沒有,也幸虧自己一直帶著面罩,沒幾個人見過其面容。
而最早跟著她的那一批人,早已經變成老者成了門派里面的元老級別人物,一直在遵守著蘇靈創建之初的任務,秦天族人在自己的照料下,也逐漸恢復。
幾個最開始跟著她的人,見到其這么照顧秦天族人,便有意無意的從里面抽取了幾個人占據了重要的位置,頗有一種將來蘇靈等人不在后,就將門派給予幾人打理的意思。
又過了幾十年,蘇靈為了不引起他們的恐慌,早已經離開了門派,只帶走了能證明自己身份的一塊令牌,而這塊令牌還是救起那幾人給她打造的,說是沒幾人見過你的面容,如果沒有令牌,將來來到這里,都不會有人知道你是誰。
蘇靈本想拒絕,后來幾人又說,你沒有令牌,在我們幾人死后,就算將來有后人找到幾樣東西,你又想來取,如何證明自己是其首領?
思索片刻,同意了他們的想法,幾人興高采烈的便拿出早已經完工的一塊令牌交給蘇靈,并告訴她,這塊令牌材料特殊,只有一塊,并早早的就告訴了其內門人,見令牌猶見首領。
又過了很長一段時間,長到她自己都不知道過了多久,只知道朝代已經更替,而自己依舊是當初的模樣,想找的東西依舊沒有任何下落,天師派目前的掌門人是秦天族人,中途回去過一次,被阻攔,直到亮出令牌后,才進入到里面,而自己一身包裹全身打扮的畫像,也掛在了其大廳的正中央。
看著從最開始的寥寥幾人,到現在的幾百人,且內部結構越來越穩定,再見到拿著令牌的蘇靈,所有人停下手中的工作,齊刷刷的看著她,恭敬的叫了聲首領好!
蘇靈一身包裹嚴實的衣服,看不清表情,點了點頭,示意他們繼續忙自己的事情,不用管他,開始眾人以為是畫像中的人,后來覺得不太可能,因為如果是的話,那得多少歲了。
隨后便跟她匯報了最新的發現,說道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找到了一塊玉石鑰匙,而“太陰劍”的下落目前打聽到幾處,問道要不要一起前去查看?
蘇靈對于有“太陰劍”下落的地方,自然不會放過,畢竟找尋這么久,除了鑰匙就是它,于是點了點頭,便于他們一起踏入古墓。
果然又是一場空,這幾處地方不能說完全沒有收獲,只能說有一點線索,在里面收獲了大量的竹簡和一些龜殼,竹簡上面基本上記載的都是當朝當代所發生的一些事情,而龜殼上面的內容才記載了一些“太陰劍”的詳情。
上面寫到墓主生前曾于本國國君一起拜訪于魯國國君,見其身上佩劍在陽光之下透露著一股讓人覺得陰冷的寒氣,觸碰一下,仿佛能凍住靈魂,便詢問道此劍的來歷。
魯國國君似乎有意隱瞞,只是三言兩語便介紹了此劍叫“太陰劍”是在一處地方偶然得到,其他便沒有在多說什么。
從龜殼上總算了解到“太陰劍”的具體下落,總比自己等人茫茫大海亂尋要好得多。
這些事情做完以后,蘇靈交代了一些話語,拿著他們找到的那塊鑰匙,便又離開了這里。
…….
歲月流逝,時光冉冉,在這無盡的歲月中她經歷了朝代數次的更替,見多了太多生離死別,也看到很多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人白頭到老,而她每次看到這,都會忍不住想起秦天…..
也看到過太多的人為了利益拋棄自己做人的底線。
在這段時間中她慢慢發現自己可以不用汲取血液,只需要用特意的容器裝下,在饑餓的時候飲用就行,這樣一來,倒是可以省下不少麻煩。
又大概過了幾百年,在這無窮無盡的時間里面,整個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見證了從大秦王朝冷兵器時代到現在的熱兵器,也看到了最后一個王朝的覆滅,推翻了階級統治,本以為世界會恢復和平,結果沒過多久,戰爭又爆發了。
而自己所創立的門派,于抗日戰爭期間為了保衛自己的國家不受侵犯,傾盡全力幫助,導致人手漸漸凋零,門派漸漸落敗,只留下秦氏一族部分幾人還在苦苦的尋找最開始交代的任務…..
念完這些后,秦風一屁股坐在地上,大腦一片空白,胖子則是有些意猶未盡的聽著,仿佛聽了一段故事,嘴上說著:“嘖嘖嘖,我的乖乖,照這么算起來的話,這個葉大神也是苦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