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后的朱家村日新月異,在熱火朝天的歡樂中進入了隆冬季節,一切都是嶄新的,充滿了無限的希望,充滿了無限的可能。
初八的夜晚,突然冷空氣降臨,大寶一家已經洗漱完畢,坐在客廳里看彩電。突然門鈴響了,大黑狗和小黑狗連著叫了幾聲。何梅起身開門一看,原來承包養豬場的朱超能春風得意的樣子,拎著一大盒禮品,來為自己拉票當村長。
大寶一聽,便說老兄,你想當村長,我也想當村長,我們來個競選村長。然而問起他以前為什么不想當村長,他說以前沒想過當村長有什么好處,只是現在的朱家村發展前景不錯,不止他一個人毛遂自薦當村長,甚至提出輪流當村長的想法。
何梅一聽,如果都抱著這樣的想法,那么選誰當村長,也不會比目前的村長管理得好。想到這里,何梅還是勸朱超能好好養豬。只是村長朱前還有兩年到退休年齡了,接班人是該考慮了。
正說著,大寶的手機響了。他接了一個電話,接完電話便大笑:“嘿嘿,老兄,這下你真的可以當村長啦!這運氣來了什么都擋不住。”原來有人告訴他村長朱前因在銀行上班的兒子朱小龍被捕當場暈了過去,進了監護室。
朱超能聽后,忽然神情失落,打了一個招呼便走了。大寶覺得莫名其妙,朝著寒風中走遠的朱超能喊道:“煮熟的鴨子不要了!”
等朱超能走遠了,何梅囑咐大寶省點心,選村長可不是鬧著玩的。果然,因為村長朱前突然病倒,村長選舉的事情算是暫停了。一切都等到明年開春再說。
一個月之后,春風浩蕩,萬物吐蕊,偶爾還會來個倒春寒。朱家村每個人都聽了老祖宗說的“春捂”,身上厚厚的棉衣還緊緊地包裹著,生怕受了寒邪。何梅、朱愛明和大寶在門外花園里撥弄著泥土,準備搭建幾道拱橋形狀的籬笆,栽種幾顆葡萄樹,忽然抬頭看見身體孱弱的村長朱前急匆匆往村頭走來。
何梅看著弱不禁風的朱前便問起原因。話音未落,聽見村長的妻子李紅麗在后面喊:“不要命了,身體這樣還跑?”嚇得六神無主的李紅麗見著何梅便解釋了一番,原來朱前是想去找到教辦主任,建議在村小學里部開設國學學堂。他認為國學才是中國教育的根本。兩人放下手中的活,勸說他養身子是正事,可是朱前一個勁地說現在身體沒有什么大礙,他一門心思想著在家門口建國學堂。
幾人正說著,一輛黑色轎車駛入了村頭。村長朱前朝車里的司機揮揮手,讓他停下。朱愛明只好將他扶進車里,和他們一起去了鎮上教辦。花園里只剩下何梅和大寶繼續搭建葡萄藤架。他們邊忙活,邊討論著村長朱前的兒子朱小龍什么時候可以放出來。
朱愛明和李紅麗陪著村長朱前進了教辦,向教辦主任說明來由,教辦主任只是一臉無奈地說道:“目前要師資沒師資,要資金沒資金,還搞什么國學學堂,真是異想天開。”
村長朱前的建議當場被否決,碰了一鼻子灰的他直愣愣地看著教辦主任一言不發,招呼沒打就出了門。朱愛明和李紅麗勸他回去想辦法找人將兒子用錢贖回來,沒料他卻說:“這次讓他好好受教育,不吃點苦頭不知好歹。”兩人只好沉默不語。
“我是為他好,不然他一輩子只知道甜,不知道苦。該吃吃苦了。”村長朱前這一輩子都是在錢和找人找關系中間活著,不是別人拿錢找他,就是他拿錢找別人。他這次算是想明白了。孩子怎么幫襯,都不如他自己努力。他緩慢地走出了教辦的大門,然后朝著眼前的一條大馬路嘆了一口氣,說:“我就知道會這樣!”
朱愛明和李紅麗一路上勸他要消消氣,冷靜冷靜。可是他決定把自家的土地補償款都拿來建國學堂。他認為現在大家物質生活是豐富了,但是亟需改變的是思想道德觀念。做人的道理還是古人總結得好,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如今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多數只是為自己的小聰明沾沾自喜,缺少大智慧。
于是,想起了城里辦文化課補習班的宋仲鳴。人稱老學究的他一直喜歡并研究國學,但是這些年來一直英雄無用武之地。宋仲鳴本想在城里開辦國學學堂,但是城里都是孩子補文化課的地方,所以他的想法一直被擱置。
當村長朱前電話他的時候,他驚喜不已,多年的夙愿終于可以實現了。他決定把城里的補習學校委托給別人打理,這些年他已經攢了不少錢,可以回鄉在朱家村每周一次國學講學,不論男女老少都可以免費學習他的國學講座。
三人回到村頭的時候已經是中午了,回到家的朱愛明把今天去教辦的事情在飯桌上說了一遍。
“真沒想到小龍會這樣!”何梅在一邊嘆惜。
“這下村長算是狠下心建國學堂了。他一直為自己沒有培養好兒子后悔。”大寶說話口氣像是在模仿村干部說話。
村里人聽到建設國學學堂的消息后,都拍手稱好。宋仁和小七兩人商量,出資贊助國學堂里的桌椅書櫥以及所有的書籍。宋仲鳴向村長朱前建議,讓朱愛新和他一起去新華書店購置圖書。
“這次買書的任務又給你了,大家都信任你。”朱愛明電話朱愛新說。朱愛新一聽興奮不已。即將新建的國學堂,將會更加襯托出村頭仿古設計的大宅的氣派。他本來有光復祖業的夢想,但是迫于生活、家庭,還是沒有完成夙愿。他還有兩年就退休了,到時朱家村基本旅游村基本打造完畢,他完全可以晚年回鄉養老。這次,他干脆請了幾天假,約好宋仲鳴去新華書店選了幾天的書。
桂花電話在鎮上辦幼兒園的朱仙晴,她聽說朱家村要開辦國學堂,便向村里申請在朱家村開辦幼兒園分部。這個想法很快得到村民的同意,于是朱家村幼兒園又有了。桂花也加入幼兒園分部的工作。
這些天,電話不斷,好不容易到了晚上才安靜下來,躺在床上的村長朱前決心搞好他的國學學堂,他不再想當村長了,他該退休了。
至于誰來當村長,他還沒有找到勝任的人。他現在只當“德之貴”國學學堂的校長了,讓有教學管理經驗的宋仲鳴做副校長!
國學堂打造的時候,大家總覺得屋前需要點綠化,不知道用什么樹來裝飾。有人提出種桂花樹。以前朱家村家家戶戶門前都有幾顆桂花樹,現在樓房建起來,桂花樹還是沒有。當初賣桂花樹的時候大家還是樂意去換一筆錢,現在要是讓大家花一筆錢去買桂花樹裝飾,大家又是不肯。所以朱家村一直除了村長當年收購的幾畝桂花樹,其余的地方也不見桂花樹的蹤影了。
村長朱前思前想后,把自己本來擁有的幾畝地桂花樹捐了部分出來,除了國學堂四周圍了一圈桂花樹,家家戶戶門前又開始有了桂花樹。凡是有屋子的地方必有桂花樹。
“桂花樹又回來了啦!”朱家村的人們興奮地歡呼。大家又開始想象中秋時節朱家村滿村飄香的季節,桂花餅、桂花糕美食品嘗的歡樂時光。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宋仲鳴一語道破了村長朱前的心底秘密。此后,這句話倒是成為鄉里鄉親們人人皆會的一句口頭禪。
三個月后,初夏的知了已經從泥土洞里鉆了出來,帶著新鮮的泥土,艱難地褪去了它那層沾滿泥土的外殼,懸掛在枝葉上,在門前山邊的樹上聲聲地叫著。夜晚的螢火蟲開始了它們的飛舞狂歡。這時朱家村傳來了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鎮里今年下半年將選調有知識有能力有思想的大學生來做村干部,朱前退休的愿望很快就能實現。
和他一同退休的還有何如意,何如意在這個暑假將搬回何家村的宅子里養老,小學部里也將注入新的血液,英語和計算機老師都是新來的大學生,原先高中學歷的老師們也都退休了。
不過在村長朱前下臺之前,給村里還做一件好事,那就是通過村民們反復研究,立下了二十條村規村約,以德治村。一個月后,一位大學生村官前來報道,村長朱前算是真正退休了。
又過了幾個月,正值元旦,朱家村開始津津樂道的是土豪劉建紅女兒劉曉躍出嫁的場面。土豪劉建紅女兒劉曉躍出嫁的豪華場面是那片村子里史上之最。
劉曉躍出嫁那天,朱家村很多男女老少都跑到劉家村去看熱鬧。十八輛嶄新的寶馬點綴著粉色的玫瑰前呼后擁,劉曉躍戴著亮燦燦金項鏈、金手鐲、鉆戒,穿著白色婚紗,坐在紅色敞篷車里,四周布滿了心形彩色玫瑰,從劉建紅家門口慢慢地移動,他們要去城里豪華酒店辦一場盛大的婚禮,她的新郎是城里家財萬貫的房地產開發商的兒子房哥。
大寶一家、朱愛新一家、秦同華一家依次坐在后面的幾輛豪車里。道路兩邊擠滿了朱家村和其他村來觀看的人。
不用贅述,那場面就是中國土豪嫁女的經典場面。然而這樣鋪張浪費的場面,在朱家村以前不會有,以后也不會有,因為村規村約里都有明確規定。
“我們不必趕潮流,不能有錢就任性。”這就是退休后的老村長朱前的經典之言,他說話總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村里人常常開玩笑地說,現在老村長朱前說話句句在理。不愧是“德之貴”國學學堂的校長,并向他豎起了大拇指。就連大寶也是從心里開始佩服這個村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