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幽樓是揚州最高的酒樓,是當年武安郡王文彬鎮守揚州時修建的。
陶秋林的豪華馬車停在了平幽樓前。幾十年的商場歷練,加上這些年常和幽國人打交道,使四十多歲的他看上去沉穩內斂,作為揚州商人的領頭羊,他跺跺腳,也能讓揚州這地界抖三抖。
但是今天一起床陶秋林就收到一張請柬,看了后他絲毫不敢怠慢,急匆匆的就趕來這平幽樓。
陶秋林給平幽樓的伙計遞上了自己的請柬,馬上有人把他帶到了頂層的雅間。
敲開雅間的門后,陶秋林發現里面都是熟面孔。他不敢怠慢連忙對主座的人拜首道:“陶秋林來遲,還請湯總管見諒。”
發出請柬的正式湯相國府的管家湯貴,常言道宰相門人七品官。別說七品官,三品以下的官員有那個敢在湯管家面前托大?
陶秋林也許在揚州算個人物,但在湯管家面前不過是條小魚。自從李林忠去世之后,湯浩拜相近七年,門生故舊遍天下,豈是他這種商人開罪的起的?
湯貴很客氣地笑道:“陶東家能來,就是看得起我湯某人,快請入座!”
等陶秋林入座后,湯貴又說道:“人都齊了,大家都是熟人,就不用我再介紹了?!?p> 陶秋林一看,確實不用介紹,都是揚州有名的富商大賈,互相也都認識。
然后等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湯大管家這才開口道:“各位都是揚州商界的翹楚,相信聽說過明天就要開業的大梁銀行吧?”
眾人心中一凜,知道正戲要開始了。平日里他們都或多或少和湯相國府有生意上的往來,湯管家也只是偶爾出面,他這次親自來揚州把他們召集起來,都知道事情肯定小不了。
不過也沒想到是和大梁銀行有關,在坐幾人臉色都鄭重起來。尋常百姓還不知道銀行為何物,可他們幾位都是生意遍布全國的巨商,對大梁銀行的事情早就有所耳聞。
包括陶秋林在內,幾人都對大梁銀行公布的各項業務仔細的研究交流過,都是對策劃銀行的人佩服不已。只要稍有商業常識的人,就知道這其中存在著何等驚人的利潤。
現在湯管家開口就提到大梁銀行,是不是意味著湯相國對大梁銀行動了什么心思?幾位商人紛紛盤算自己能從中得到什么好處。
湯管家目光沉沉地從幾人臉上掃過,直到看的幾人都屏住了呼吸,湯貴才緩緩地說道:“既然都聽過大梁銀行,自然也就知道其中的利潤。說實在的,我也很佩服出這個主意的人。拿別人的錢給自己賺錢,這空手套白狼的買賣只有天才才能想出來吧。連身為天下計相,執掌大梁國庫的文安國大人也是自嘆不如?。〈罅恒y行現在是朝廷占股六成,剩下的四成被幾個商人分了。今日我想與各位商議的就是如何把著四成股份奪過來,放到各位手中。”
陶秋林等人聽到這里已經是心跳不止了,明知道事情不會像湯管家說的那么輕松,可一想到這大梁銀行的分行將來是要遍布全國,掌控天下財源,幾個人頓時全都呼吸急促起來。
陶秋林首先試探地問道:“梁總管,這自古富不與官斗。朝廷畢竟掌握著大梁銀行六成的股份,我們若是對銀行有什么動作,官府豈會善罷甘休?”
湯貴淡淡地笑道:“朝廷不得直接插手大梁銀行的經營,這是朝廷自己定下的規矩。而且我們要做的事情并不觸犯國法,一切都按商場的規矩來,朝廷也無話可說。更何況國庫現在入不敷出,到時候就算想對大梁銀行施以援手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聽湯大管家這么一說,各人的心思都活泛起來,不犯國法,只是正常的商業行為,就可以難道那誘人的四成銀行股份,那還有能有什么顧慮啊。背后還有湯浩這個宰相的支持,等于此舉的勝算就更添幾成。
陶秋林一咬牙說道:“湯總管,您說吧!只要不犯國法,我陶秋林絕對沒有二話,必定唯你湯總管馬首是瞻?!?p> 陶秋林說完,其他幾人也紛紛表態,誰也不想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幾雙眼睛盯著湯貴一動不動,生怕錯過他接下來說的每一個字。
湯貴看到幾人都已經上道,這才低聲地說道:“今天咱們說的話要是誰走露了風聲,到時可別怪我湯某人翻臉無情!”
在坐的幾人都是在戰場一般的商場里廝殺了大半生,誰不是見慣了大場面,自然知道湯管家這么說的原因,這件事實在是關系著這里每一個人的身家性命。
于是在眾人紛紛點頭表示明白后,湯貴繼續說道:“大梁銀行目前每處分行的儲備金不足二十萬貫,這是我等唯一的機會。若是拖延日久,等它吸足了存款,憑各位的實力恐怕是撬不動它的?,F在諸位要做的事情就是盡快籌集到五十萬貫的銀錢,把這些錢存入到揚州和建康的分行。然后再通過別人的名義把錢盡量借貸出來,估計朝廷也要從大梁銀行借貸大筆的款項。等到大梁銀行的存款不足,你們在揚州和建康在散布銀行無錢的謠言,讓存了錢的百姓跟著咱么一起去擠兌,嘿嘿,到時揚州和建康兩處分行必然不保!別說兩處,只要倒了一處,大梁銀行在百姓心中那也是威信掃地。還怎么維持的下去?”
聽了湯大管家的話,幾人覺得有點口干舌燥起來,彼此交換了下眼神,在各人的雙眸中都看到了一絲擔憂。
能在湯相國府上做了十年管家,湯貴這個人精自然知道這些商人在想些什么,他嘿嘿笑道:“各位不必多慮,你們最先去擠兌,相信你們的錢大部分都已經取出。而且若是大梁銀行垮臺,估計你們的貸款也不用還了。到那時,圣上必然要請湯相國要出面收拾殘局,你們的好處一分都不會少?!?p> 這事操作起來倒是不難,可風險不小。雖然沒有那條國法明令禁止,可萬一被朝廷查出來,那皇帝還會跟他們這些商人講國法嗎?這大梁最大的國法不就是皇帝么。
不過富貴都是險中求,天底下的事情從來都是風險越大利潤越高。更何況湯大總管已經把這事挑明,他們只能奮力一搏了。有湯浩在,成功的機率還是不小。
經過一番心理煎熬之后,幾個人都沉下臉把事情答應下來。
湯貴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他放佛已經看到了大梁銀行門前擠滿了取錢百姓的景象,呵呵一笑道:“大家一定要仔細了,別露出馬腳來。在臨安,廬州,福州三處也要散布謠言,讓他們各行之間無法互相支援?!?p> “湯總管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