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鴻門宴
原本一座奢華高貴的王宮,現在已是人山人海,魚龍混雜之地。
項羽大軍壓境,劉項雙方都擺出劍拔弩張之勢。
劉邦正在為自己犯下的過錯苦惱。“早知道就不派兵守函谷關了。唉!一時頭腦發熱,鑄成大錯。項羽兇名遠揚,世人皆知,這可如何是好?”
張良在一旁沉思,突生一計,想到一位解局之人。
正在項羽已經開始點兵,即將攻打劉邦之時。項羽的叔叔,項伯求見。
見到項羽,開門見山的說:“賢侄,近日我聽聞你要攻打劉邦?
“是又怎樣?莫非你勾結劉邦,想替他說情?”
“賢侄這是何話,我渾身流淌項氏血脈,怎會如此呢?不過我們確實誤會劉邦了,他乃我楚國的大忠臣啊!。”
項羽瞪著眼,冷笑道:“誤會他?叔叔何出此言?”
項伯說辭早已在心中:“劉邦非常感激賢侄,牽制秦軍主力,一心只想早日攻破咸陽,緩解賢侄的壓力。如今秦王宮殿的一金一銀,一草一木,一塵一土,他絲毫未敢輕動一下,就是為了等賢侄你前去處置啊。至于派兵守住函谷關,原想切斷秦軍后路,等整頓好咸陽,隨后出兵夾擊秦軍。萬萬沒想到,咱們兵貴神速,提前到了函谷關,碰巧擋住了你的去路,是他的罪過,他甘愿受罰。只是劉邦一心一意輔佐賢侄,為賢侄考慮。事發突然,純屬無意,罪不至死,還請賢侄明鑒。”
項羽一瞪眼,問道:“那又如何?我就是想殺他,管他有意無意的。”
項伯被這如猛獸的眼神一瞪,心驚停了一拍,急忙結巴勸說:“賢侄,萬萬不可啊。劉邦雖先攻入關中,卻守住秦王宮,將它拱手相讓給你,如此忠義之人。若是殺了他,有損你的威望,今后難以誠信與人,恐怕寒了天下義士的心啊!”
“最重要的,劉邦擁兵十萬,我軍看似四十萬,實則忠心之人最多二十萬。如果兩軍相爭,兩敗俱傷,豈不便宜他們?萬一他們趁火打劫,為一氣之爭,陰溝翻船,前功盡棄,實在不值啊!賢侄三思啊!”
項羽思索一會兒:“叔叔覺得我應該如何?”
“只需在此地擺設宴席,邀請劉邦赴宴。如果劉邦來了,就可以順手奪下他的兵權。若是不來,就是他心虛,我們再派兵攻打他不遲。不知賢侄以為如何?”
“恩威并施,剛柔并濟。”項羽又思索著:“嗯,好!就這樣。如果他敢來,我既往不咎。如果他膽怯,不敢來,就休怪我不念往日情分,心狠手辣了!。”
項伯雖是項羽叔叔,也是不敢以長輩自居。退出門外,衣服已經濕透,擦了擦額頭的汗,急忙快馬轉告劉邦:事關重大,項羽的邀請務必要來,兵權也留不得。
劉邦宿有大志,不肯放棄來之不易的兵權。與張良商討,奈何不敢也沒有實力與項羽抗衡。最后極不甘愿的妥協,只能委曲求全。
★★★
范增深得相面觀氣之法,堅信劉邦絕非凡人,乃將來一統天下之大敵。一直主張趁其還在萌芽之時,殺劉邦而后快,永絕后患。
極力推薦項羽殺掉劉邦。項羽見亞父極力懇請只好應允。
范增等候多時,見項羽點兵后,又按兵不動,前去詢問。問后才知,項羽在營內擺了一桌宴席,邀請劉邦赴宴。
范增急忙勸說項羽:“少將軍,劉邦當年身為亭長,貪婪無厭,貪財好色。見我軍率大軍數十萬,想要暫時委屈求全,退守灞上。如今宮中金銀寶物美人,皆絲毫未動,可見其居心叵測。我認為應立即殺了他,以除后患。”
項羽聽到范增所言,大笑道:“亞父,我認識劉邦多年。不過是溜須拍馬,鼠目寸光之人,何以拿我與他相提并論。他不敢動寶物,那是他當亭長時候,學會識時務的本事,不足為奇。如今,他幫我奪下關中,敬仰我,畏懼我,奉我為王,獻上全部的金銀財寶,器械糧草,將士美人,我又怎能忍心殺他。若殺他,豈不是畏懼我的人全得死嗎?一個一個全都殺光,那還了得?還不得逼他們造反啊!”
范增一時無語:“你.你.此乃詭辯,也罷。你不殺他,我就替你除去此禍患,還請少將軍勿要阻攔。”
項羽笑道:“劉邦匹夫性命,可有可無,與我無關。他若死了,處理的干凈點,還請亞父莫要推到我的身上。”
“那是自然,老夫先行告退。”
“亞父,不送。”等范增走遠,項羽冷哼一聲:“你都七十多歲,還想壓我一頭?分明危言聳聽,我項羽何時畏懼他人。你讓我做我偏不做,你不叫我做我偏做。如今天下已定,我想怎樣就怎樣,還有誰,奈我何?哈哈!哼!”
范增返回后,擬定計劃,暗殺劉邦。劉邦雖名聲一般,好歹也是反秦義軍的頭領,死就要死的意外,做事就要神不知鬼不覺才好,外界才不會說閑話。
原計劃,派人半路截殺劉邦。到后卻發現,劉邦率數萬大軍前來投降。自己帶的這點人手根本不夠,貿然截殺,恐怕打草驚蛇,適得其反。最可怕如果刺殺失敗,劉邦把這事扯項羽頭上,因此反目成仇,最后兵戎相見,自己一世英名盡毀不說。引起項羽的憤怒,更得不償失。
想到這,無奈,只好帶領數十刺客回營,重新謀劃。“眼看劉邦前來赴宴,實則前來示弱,可見心機深不可測。到了我軍大營,就不能刺殺他了,在自己軍營遭到刺殺,豈不被世人所貽笑。他死就要死的名正言順才行,或者死于意外才好。嗯,只能如此行事了。”
劉邦帶領浩蕩長隊,來到項羽營前。項羽見劉邦誠懇之至,心中大喜,如數收編。興高采烈的請劉邦入席。
劉邦命令樊噲帶領百名護衛,在營外吃飯。僅帶張良入席赴宴。
宴席上,沒有外人。項羽做在中間,東風范增在左,劉邦張良在右。
劉邦善于觀察人性,待人做事,拍馬屁的本事更當世一流,所言針針見血。宴席還未開始,劉邦能說會道,就把項羽捧上了天。
世人都喜歡聽到他人真實的贊美自己,高傲霸氣的項羽更是如此。本見到劉邦誠意,對劉邦放下戒備。經此一夸,項羽更是狂笑不止,發自內心的喜悅,沒有絲毫厭惡之色。
反看范增。自始至終耷拉著臉,冷冷的看著劉邦,好像在盤算著什么。
劉邦滿面笑容,毫不在意范增的陰冷的目光,好像有恃無恐。舉著酒杯,慷慨激昂,推杯換盞,有說有笑。
一會兒,范增起身:“少將軍,如此盛宴,不如找人舞劍助興如何?”
項羽正在興頭上,笑道:“好,請上來。”
范增走到營外,隨后,身后跟來一人,名為項莊。
項羽見到:“喲!亞父把我堂弟請來舞劍,他的劍法不弱于我,確實值得觀賞。來堂弟先喝一杯酒。”
張良擔心的看著劉邦,劉邦會意點頭,示意張良莫要驚慌。
項莊剛拔出劍,項伯從營外走進來,說道:“聽聞舞劍助興,獨舞過于平淡,對舞才更值得觀賞,我不請自來,就讓叔父我與你過兩招。”
范增一臉驚訝的看著項羽。項羽也露出不知狀況的表情,隨后滿臉興奮的看著他們舞劍。
只見項莊劍法犀利,招招攻向要害,絲毫沒有因為是他叔父而手軟。
項伯年紀已大,劍法一般,只能苦苦抵抗,眼看要被劍刃所傷,下意識的側身避讓。
項莊劍刃恰好避過項伯,刺向劉邦。劉邦見狀,心里早有準備,頭腦十分冷靜。慌張側頭扭身,躲過一劍,之后裝作死里逃生狼狽的模樣。
惹得項羽指著劉邦捧腹大笑,使得范增猛拍大腿暗嘆可惜。絕對的實力派演技。
項莊一擊不成繼續進攻,項伯這時不敢大意。沒過幾招,眼看劍刃一步步逼近,項伯不敢再次閃身避讓,無奈只好用身體上前阻擋。他就賭,項莊不敢真要了他的命。
果然,項莊及時收手,還是在他手臂上留下一道血痕。
項伯打蛇隨棍,大叫一聲“啊!”慘叫,沒看見的還以為被砍掉一只胳膊。
正在雙方對視的時候。外面一陣騷動,只見一個大漢,推翻四個護衛,闖了進來。大叫到:“主公,主公,你沒事吧!”
護衛急忙起身,想上前綁住大漢,將他拖下去,項羽示意他們退下。
劉邦也皺著眉頭,斜眼看著大漢。
項羽饒有興趣的看著大漢:“壯士,汝是何人?為何硬闖進來?”
大漢挺起肚子,撐起胸膛,瞪著眼說道:“我乃樊噲,是我主公貼身護衛,我聽見里面有打斗聲,前來保護主公。如今,主公無事,我就先退下了。”
項羽本就高興,見這位壯士不卑不亢,錚錚鐵骨,很對自己胃口。大笑:“好一個莽夫,敢這樣理直氣壯與我說話的人不多。來,賞你個肘子,再賞一壺酒,退下吧!”
樊噲接過肘子邊咬了一口,又喝了一大口酒,深鞠一躬“多謝大王!”說完轉身,大搖大擺的離去。引起眾人一陣歡笑。劉邦懸著的心,也放了下來。
被樊噲意外攪局,舞劍也沒有了興致,項羽擺擺手,讓他們退下。
劉邦知道項羽已經原諒自己,借機說道:“大.大王,在.下,出.出去方便方便。”
項羽點頭同意。范增滿臉憤怒的喝著酒,還在想今晚如何除掉劉邦。
等了半天,項羽見劉邦還沒回來,讓張良看看情況。
一會兒,只見張良歸來,說道:“啟稟大王,我家主公,不勝酒力,出門遇到寒風,便醉倒在地,被護衛發現,已經爛醉如泥,現在已經在回家的路上,還請項將軍見諒。”
隨后掏出一對玉璧獻給項羽,說道:“如此薄禮,是我家主公對大王的一點心意,還請大王笑納。”
項羽大笑,接過玉璧,饒有興趣的把玩著。
張良轉身,又要送給范增一對玉斗,范增冷“哼”一聲,頭扭向一邊,沒有去接。張良只好把玉斗放到范增桌子上。
隨后走到東風面前:“東風兄弟,實在抱歉,主公沒準備禮物送給你,還請你不要介意。”
東風微微一笑,點頭回禮。
張良深鞠一躬:“如今大王欲得之物,主公以如數奉上。在下就不在此久留,還請告辭。”
項羽還在把玩著玉璧,隨口說說:“嗯,去吧去吧,不送。”
張良走后,范增猛然而起,拔出劍斬碎眼前的玉斗,咆哮道:“今日如此良機,你卻不殺劉邦,將來劉邦回來殺你的時候,你會后悔的。”說完,甩開門簾,揚長而去。
項羽五官已經皺到了一起,問道:“二弟,你認為,范增所言有理否?”
東風眉頭跳了一下:“與情我不應評論,與理范將軍所說,不無道理。”
項羽“哼”一聲:“二弟,你莫要為范增求情。”
項羽起身在大營中踱步:“范增,我叫你一聲亞父,還真拿雞毛當令箭了?今日之帳,我先記下了,日后我定要你好看。”
東風見此情況,很是無奈,默默退出營帳。“一朝天子一朝臣,就是此意吧。可惜范老前輩的一番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