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部隊集團作戰和單打獨斗完全是兩個概念。當它們匯聚到一起,由一個強大的智能操作的時候,它們的戰斗力可以數倍,乃至數十倍的發揮出來。
在大規模的戰場上,哪怕是一些實力強大的超凡強者也不敢輕易的冒頭,否則大量機械單位集火下,實力再強也非常容易隕落。
就秦明手中這點兵力,最多算的上是小規模戰爭。如果是正在的大規模戰爭中,數十萬,乃至上百萬的部隊,成規模化,建制化的坦克,飛機,大炮,導彈等部隊協同作戰,那才是誰冒頭誰死!
更不用說星際戰場中,兩軍交戰,大規模的星際戰艦出動,各種大功率激光炮,反物質武器,中子彈,殲星炮,一般的超凡強者和普通的士兵沒有絲毫的區別,只是高級一些的炮灰而已。
當然,這些離秦明還有些遙遠,手中僅僅有著數百臺G-600而已,連真正意義上的重火力都沒有,但是對手也不過是一些憑借本能行事的兇獸而已。
在這片叢林中,憑借著這些機械戰士,足以縱橫了。
將這些匯聚在一起的毒物屠戮一空后,這些G-600在星靈的操縱下,立即向另一個方向的劍齒虎撲去。
但是不等G-600找到這頭劍齒虎,它卻是見事不妙,居然直接逃走了!
也許是機械大軍和鋸齒蜈蚣的戰斗發出的爆炸聲,吸引了這些三階兇獸的注意力,站立在一處高峰上的劍齒虎清晰的目睹了機械大軍屠殺毒物群,殺死三階兇獸鋸齒蜈蚣。
雖然這些三階兇獸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智慧,但是也絕對不傻。看到實力和自己相差不多的存在被輕易屠殺,它們恐懼了,膽寒了。
不止是這頭劍齒虎,盤踞在另一處的一顆大樹上的銀環巨蟒也是悄無聲息的退走,彷佛從未出現過一般。
一場危機,剛剛出現,便在絕對的實力下消散。
“這就想走了?哪有那么容易!”
看著退走的兩只三階兇獸,秦明眼中寒芒閃爍。
弱肉強食是叢林中最原始,最血腥的法則。它們敢于入侵基地,也就要面對報復的準備。
“星靈,標注基地百里范圍內所有兇獸的位置,將所有一階以上的兇獸全部獵殺,清理干凈!”
看著地圖上,滿是標注著危險信號,不斷移動的各種兇獸,秦明冷漠的下令。
基地的發展越來越快,大量的工廠開始建設,需要越來越大的地盤,更多的資源。而這些兇獸的存在,嚴重影響了基地的安全,發展。
如果放任這些兇獸,不說它們會不斷襲擊基地,甚至毀壞工程機器人,破壞基地建筑。主基地和各個分基地的溝通,也會受到很大影響。
在地球時代時,19世紀的時候,整個星球上還存在的大量野生動物,大型動物,但是到了20世紀后,它們的數量開始急劇減少,甚至大規模的滅絕。
到了二十一世紀后,除了少部分自然保護區,哪怕是在一般的山林中,別說猛虎,黑熊這類的大型動物,就是兔子這類的野生動物都很少見了。
一個物種的崛起,往往帶來的是大規模的殺戮!
同樣一個道理,秦明也不會允許,自己的勢力范圍內,存在任何威脅。
一頭頭實力或強或弱的兇獸,在基地的全力殺戮下,幾乎毫無還手之力,被一一殺死。
槍炮聲,響徹整片森林。
在成建制的機械部隊面前,哪怕是三階兇獸,也難逃敗亡的命運。當然,如果它們想跑,除非提前布下陷阱,否則G-600也很難將它們殺死。
針對兇獸的圍剿還在持續,但是秦明的心思卻已經不再這上面。
很快,裝甲工廠,和空軍基地就可以建設完成。
秦明已經準備好了,將要生產的新兵種。
不過,在生產計劃中,排在首位的去并不是各種戰斗單位,而是一些大型的生產建設工具。
比如,基地中目前繼續的大型挖掘機,潛孔鉆機,牙輪鉆機,前裝機,礦用卡車等等。好在在秦明的記憶中,有著大量的機械圖紙,只要拿出來就可以用。
而一般的機械設備,裝甲工廠都可以生產,比如一些挖掘機的底盤,完全可以用坦克的地盤。
裝甲工廠,可不是不僅僅只能生產戰斗單位!
當然,除去這些,最重要的還是各種戰斗單位。畢竟,想要在這個世界中生存,肯定需要足夠的武力保護。
更不用說,資源,可不是撿來的,而是通過戰爭的手段掠奪!
根據目前的戰斗需要,秦明打算優先生產兩款陸戰單位。
為了適應叢林中復雜的環境,它們都是四足機構,而不是常規的履帶,輪式結構。
首先第一款,是KDB-9型的鐮刀步行機甲(簡稱為鐮刀機甲),一種輕型反步兵裝甲單位,它擁有三挺12.7毫米重機槍和可越過特殊地形的跳躍能力,因此可以很有效的對敵方步兵造成傷害、并且具有良好的機動能力。
鐮刀步行機甲屬于仿生的蜘蛛樣外形——這讓它的行動非常靈活,強化的支腳被設計用來讓整個裝置進行較長距離的跳躍,可以越過狹窄的河流,輕松穿越如巖石等障礙物。
它三挺12.7毫米重機槍的強大火力可以覆蓋各個方向上的敵方步兵單位,經過特殊設計的懸掛裝置和傳動系統可以讓它躍過各種復雜地形----包括巨大的巖石,高地,河流,低層建筑,較矮的樹林等等——以取得戰術優勢。
其優秀的速度賦予了它突擊,偵察,騷擾等多種功能……。
當然,這種武器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首先它的裝甲十分薄弱,并且僅僅憑借三架重機槍也無法對抗坦克等重型裝甲單位,對空能力也非常弱,最好不要用它們來對付空中單位。
不過作為一種全新的裝備這些缺點都是可以容忍的,適當的戰術和兵種搭配完全可以加以克服這些問題,充分發揮它的優勢。
第二種卻是一款真正意義上的的重型單位。
收割者機甲——同樣是四足結構,這種站立起來超過五米,重量超過十噸的戰爭機器是真正的大家伙。
它使用三門榴彈發射器和十連裝防空/對地火箭炮對付地面和空中的敵人。
收割機甲就像是肥胖版的鐮刀機甲,取代鐮刀三門標志性重機槍的是收割機甲上三門獨立鉸接的榴彈發射器,除此之外還在頂蓋上面加裝了一套具有360度旋轉能力的火箭炮,追蹤系統還足夠復雜到鎖定像飛機這樣的快速目標。
類似主戰坦克合金為原料制作的機身比鐮刀機甲要結實一些。
當然,它也有一些缺陷,那么多武器系統對竹竿般細長的腿來說負擔太大了,這不僅意味著收割機甲相比鐮刀機甲要走得慢些,還意味著它的腿不太牢靠。
就像鐮刀機甲那樣,收割機甲可以用腿部的加壓活塞進行遠距離跳躍,然而和鐮刀機甲又不同的是,收割機甲看來無法完成正確的著地動作。
一旦跳躍,收割機甲都會以斷腿自殘告終,剩下半個座艙埋進土里,化為一個固定炮臺。
這兩款武器的出現,各有優缺點,但通過合理的配合,將大大加強基地的戰斗力!

飛翔的咸魚魚
這兩款新單位,都是一款游戲中的單位,有沒有知道是什么游戲的,嘿嘿。晚點還有一章,求收藏,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