芄蘭之葉,童子佩韘。
六年的光景過去了。
宜然一大早便被顧嬤嬤催醒,神智不清地由著她給自己凈了面,在頭頂上綰了兩個纂兒,套上了煙色的襦裙。
“咱們姐兒真是一頂一的好看。”顧嬤嬤瞧著眼前這個粉雕玉琢的小人兒,禁不住嘆道,“老奴總還想著姐兒剛出生的時候,如今這一打眼兒的工夫,姐兒都這么大了。”
“嬤嬤也是頂好的嬤嬤。”宜然伸出手覆在了顧嬤嬤的手面上,眨了眨眼。
“咱們姐兒的嘴啊,是真甜。”顧嬤嬤拉了拉宜然的手,又轉身去拿了兩朵兒素花帶在了宜然頭上,囑咐道,“今日是和妃娘娘的忌日,是皇家祭祀。老奴不得隨行,姐兒只消莊重肅穆,莫要隨意走動,可不得馬虎。”
“我省得,我定會牢牢跟著母親的。”
“不,姐兒要牢牢跟著老太君。”顧嬤嬤端了盞茶來叫她凈了口,緩緩道,“您是鎮國公府的姑娘。”
這話她不是第一次從顧嬤嬤嘴里聽到了,可她一直不明白,這有什么差別。她的母親,難道就不是鎮國公府的人了嗎?
她真的不明白。
“四姑娘,二姑娘來了。”門口上守著的素心打了簾子,進來了個身量未足卻隱能瞧見生了副好顏色的少女。
這是她的胞姐,杭氏宜舒。
“二姑娘又長高了。”
“二姐姐來了,快坐。”宜然快步上前,拽住了宜舒的袖子。
“坐什么坐,嬤嬤莫要倒茶了。”宜舒伸手輕飄兒打在杭宜然拽著自己的手臂上,沒好氣地嗔道,“你個懶鬼兒,若是收拾妥當了,快些隨我去祖母那兒,難道要讓大家都等著你嗎?嬤嬤給她拿斗篷來。”
聞言,顧嬤嬤應了一聲,拿了一件碧絲云紋月華錦斗篷過來,邊往宜然身上穿邊笑道:“咱們姐兒也就是二姑娘說的她能好生聽著了。”
“嬤嬤……”宜然跺了跺腳,不依道。
“瞧你這憨模樣兒,就知道你慣是個叫人不省心的。”宜舒見顧嬤嬤給她收拾妥當了,很是自然地牽了她的手往外走,“咱們走吧。”
“素心,還不快跟了姐兒去。”顧嬤嬤使了個眼色給門口的素心,那小丫鬟才跟了上去。
宜舒瞥了一眼素心,低頭問道:“你跟兒前怎么還沒挑進來小丫鬟?”
“母親說過兩日府里添人的時候一并挑了,也省得單獨折騰。”宜然一副渾不在意的樣子,“再說我身邊有顧嬤嬤和素心姐姐呢。”
“真是個傻丫頭。”宜舒抬手摸了摸她頭頂的細發,又牽了她的手,轉頭對身后一步的素心道,“這幾日且好生看顧你家姐兒,左不過一旬半月的你就有了幫手,若是你敢疏忽看不好你家姐兒,我定饒不了你。”
“奴婢……奴婢定盡心盡力,半分也不敢疏忽。”那素心也不過才十二三歲的年紀,這會兒叫宜舒一通教訓,忙嚇得跪了下去。
她這一跪,宜舒反倒沒了脾氣:“快起來吧,好端端的跪什么。”
“二姐姐好兇呀。”宜然笑嘻嘻打趣兒。
姊妹兩個一路笑鬧,待到了榕安堂門外竟都隱隱有些發汗。
“二姑娘,四姑娘來了。快些進來,老太君剛還念叨您二位呢。”檀云見她們姊妹兩個款步而來,忙福身行禮,伸手打起來了簾子。
“有勞檀云姐姐了。”
“二位姑娘這是說的哪兒的話,快些進屋里暖和吧。”檀云臉上仍就是很和煦的笑,待她們姊妹兩個進了屋,才放下簾子領了二人的丫鬟去了茶房。
“孫女給祖母請安。”進了屋,先給王老太君見禮。
“女兒給母親請安。”然后是坐在下首的重華長公主。
“給嬸嬸們請安。”只來了三嬸盧氏和四嬸裴氏,二嬸娘徐氏又在佛堂里沒來。自打六年前二叔父戰死沙場后,徐氏便搬進了佛堂,很少出來見人。小輩兒的姑娘里,數她們姐兒倆來得最早,為此還得了王老太君一通夸贊。
說起來,王老太君挑媳婦也是一把好手,這膝下的兒媳,除了重華長公主,剩下三個都是她自己挑的。
二兒媳徐氏是長亭侯府嫡次女,長亭侯是朝中新貴,滿門忠勇,這徐氏更是品貌俱佳。
三兒四兒雖說是庶出,可這二人的妻子卻也是王老太君細細斟酌八抬大轎娶進來的。
三兒媳出身世家范陽盧氏,雖說只是個旁支兒,但到底是嫡女,又沒同盧家家主出了五福,也是正正經經的世家女了。
四兒媳裴氏是當朝內閣大學士裴欽的幼女,裴家詩書傳家,是頂清貴不過的。
“沉木,上一碟子栗子糕來給兩個姐兒墊墊肚子,這一頭晌都挨餓,她們可受不住。”王老太君瞧著姊妹二人的小身板,又想了想皇家后妃忌日繁雜的禮節,嘆了口氣,吩咐道。
“母親也太慣著她們姊妹了。”重華長公主笑道。
“她們敬重和妃娘娘,我自然是知道的。放在心里就是了,何苦為難她們這么小的人兒。”王老太君手里轉著珠子,語氣不咸不淡。
“都說隔輩兒親,您瞧您把這幾個姑娘都疼得跟眼珠子似的。”盧氏也跟著打趣湊巧兒,“旁的不說,單是我們珮姐兒都有事沒事兒念叨祖母,說祖母最疼她了。”
“珮姐兒也是個懂事的。”王老太君點點頭,抬眼見沉木端了碟子進來,又道,“去盛兩碗紅豆湯,只撇一撇頂上的湯油兒來就夠了。”
“是。”沉木擱下碟子,又轉了身出去。
“你們姊妹倆吃吧。”王老太君囑咐道,“慢點兒吃,仔細噎著。”又轉頭對著重華長公主說,“我瞧著然姐兒長高了一寸多,舒姐兒也拔了拔身量,過幾日便請了繡娘來量尺寸做新衣吧。”
“您說的是。”重華長公主淡笑著應下,“對了,程嬤嬤是端午后回來吧,兒媳先安排著。”宜然總覺得自己母親雖是面帶笑容,卻總有幾分漫不經心。
“嗯,你做主便是。”王老太君飲了口茶,喚道,“檀云,去瞅瞅幾個姐兒怎的還沒來。”
“今日委實早了些……”王老太君這話一問,盧氏便覺得臉上熱辣辣的,今日隨行的姑娘家只有嫡出,除了二房的宜臻隨徐氏直接上馬車,大房的宜舒宜然已在此處,便只剩下自己家的珮姐兒了。
王老君看了她一眼,沒做聲,一時之間整間屋子里就只有姊妹二人輕微的碗筷響兒動。
“五姑娘來了。”

柒月半啊
芄蘭之葉,童子佩韘:出自先秦的《芄蘭》。 芄蘭之支,童子佩觿。雖則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帶悸兮。 芄蘭之葉,童子佩韘。雖則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帶悸兮。 大意為:芄蘭枝上結尖夾,小小童子佩角錐。雖然你已佩角錐,但不解我情旖旎。走起路來慢悠悠,搖搖擺擺大帶垂。芄蘭枝上葉彎彎,小小童子佩戴韘。雖然你已佩戴韘,但不跟得來親近。走起路來慢悠悠,搖搖擺擺大帶垂。 謝謝你們看到現在。 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