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fēng)(fēng)雨過夕,見字如晤:
昨天接到你的來信,談到杜甫的《春夜喜雨》,今天下午就飄起了大雨,可見語有成讖、事有定見。站在屋檐下看雨中麥田,青苗清新可愛,隱約可見茁壯之勢,才深切體會到“隨風(fēng)(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xì)無聲”的妙處,難怪清人黃生在《唐詩摘鈔》中說:雨細(xì)(xì)而不驟,才能潤物,又不遽停,才見好雨。
你信中還提道契訶夫的《草原》,談?wù)撟鳛檣萜韉拇笞勻皇僑绱肆釗嗣詰佟⑻兆恚@美麗器皿中盛放的竟是無數(shù)(shù)艱辛、酸楚、命運(yùn)的粗暴與乖張。我們被大勢裹挾,在時(shí)代的荒流中追尋生命的意義,這一路大概也會如這上山下鄉(xiāng)(xiāng)之行一樣,有寧靜溫柔,也有煩惱怨恨,讓人疼痛,讓人凄然和震顫。
書中的人物相信他們的世界“是上帝造的美世界”,對于他們來說,心中有寄托,生命便有希望。我常常在想,心中應(yīng)(yīng)該存放怎樣的寄托?又該怎樣對和我們信仰不同的人。正如卡斯特利奧在駁斥加爾文而作的《答加爾文書》所言:“把一個(gè)人活活燒死不是保衛(wèi)(wèi)一個(gè)教義,而是屠殺一個(gè)人。我們不應(yīng)(yīng)用火燒別人來證明我們自己的信仰,只應(yīng)(yīng)為了我們的信仰隨時(shí)準(zhǔn)(zhǔn)備被燒死。”我們擅長拷問別人,卻很少自我悔悟,沿著所謂“正確路線”走得太遠(yuǎn)(yuǎn),以至于有些步入歧途。
從1975年來此,已有三年,世事早已大變,生活也不會一直都如此。去年高考恢復(fù)(fù)后,很多人通過抗?fàn)幍姆絞綖閴糲雽ふ頁雎罰覀円矐?yīng)該抱有這樣的覺悟,正如契訶夫說得一般:“不要心平氣和,不要容你自己昏睡。”狼也罷,熊也罷,各種野獸也罷,我統(tǒng)(tǒng)統(tǒng)(tǒng)不怕,我要將自己的命運(yùn)握在手中。
對啦,你說你喜歡下雨的夜晚,春雨如煙、夏雨如幕、秋雨如訴、冬雨如珠,所有的詩意與悲喜都可以聚集在雨中。你出生在一個(gè)下雨的秋夜,我想還有什么比“秋夜雨”更適合作為你的名字呢?其人如秋,清凝淡遠(yuǎn)(yuǎn);斯人如雨,可激可緩。
何時(shí)風(fēng)(fēng)雨任平生
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