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地瓜和土豆——盛世的基礎(chǔ)(chǔ)
傍晚,徐家。
“沖哥兒,那些錦衣衛(wèi)(wèi)的排隊槍斃是如何訓(xùn)練的?”徐光啟一見柳沖,直接開門見山的詢問。
昨晚,徐光啟看過錦衣衛(wèi)(wèi)玩排隊槍斃后,徹夜失眠了,那種整齊雄壯的陣列,一往無前的氣勢,以及豐碩的殺傷效果,就是徐光啟夢寐以求的新軍。
“玄扈公,這種軍隊你無法訓(xùn)練?!?p> 柳沖卻是毫不客氣的潑冷水道:“訓(xùn)練排隊槍斃確切的說應(yīng)(yīng)該叫線列陣形,主要靠兩點,一是嚴(yán)酷的軍紀(jì),二是高額的軍餉。”
“軍紀(jì)不是問題,只要嚴(yán)格要求,總能達(dá)到,軍餉才是大問題。玄扈公,兵部撥給您的軍餉,只能勉強(qiáng)讓您的幾千新軍吃飽。而要讓士兵練成那種一往無前,不怕死的線列陣型,需要給他們開出高額的軍餉,沒有軍餉沒有士兵愿意賣命的。”
“您昨夜看到的錦衣衛(wèi)(wèi),之所以能粗略練成線列陣型,是因為他們的千戶得到皇帝賞識,手中管著極有油水的王恭廠火藥局,他們只要賣力表現(xiàn)(xiàn),就能得到千戶看重,從而得到升官發(fā)(fā)財?shù)臋C(jī)會?!?p> “所以,他們能玩排隊槍斃,而你的人不行?!?p> “軍餉又是軍餉?!”
徐光啟聞言,頓時愣在當(dāng)場,連脊背似乎都彎了幾分,他憤懣的道:“難道老夫只能放棄練兵嗎?”
柳沖非常理解徐光啟的心情,也知道他的才華。
徐光啟研究西學(xué)多年,熟知西洋槍炮以及戰(zhàn)(zhàn)術(shù)(shù),致力于建立一支西式火器部隊。雖然徐光啟仕途挫折較大,未能親自實現(xiàn)(xiàn)這一愿望,但他的學(xué)生孫元化,卻建立起大明最強(qiáng)的火器部隊,袁崇煥能打出“寧遠(yuǎn)大捷”,主要是靠孫元化的火器部隊。
孫元化的手下有,投靠建奴并為建奴帶去火炮、技術(shù)(shù)、鑄炮工匠的孔有德等人。若非孔有德帶領(lǐng)(lǐng)部下投靠建奴,建奴就得不到火炮技術(shù)(shù)及人才,也就打不過大明……所以,徐光啟學(xué)問和才華是毫無疑問的,但想要施展卻不大容易,尤其是現(xiàn)(xiàn)在,還不到他施展才華的時候。
柳沖勸道:“新君英武,力主整軍經(jīng)(jīng)武,收復(fù)遼東,玄扈公乃是帝師,將來定然受陛下重用。只是,如今諸事繁雜,陛下尚未理清朝政,還無力顧及玄扈公,公只需耐心等待即可?!?p> “耐心等待?也罷,是時候結(jié)(jié)束這鬧劇一般的練兵了?!毙旃鈫㈤L嘆一聲,道:“反正我早已上書稱病,再次上書便是?!?p> 柳沖問道:“玄扈公離開通州后,要去往何處?”
“回天津教人種稻,還有,繼續(xù)(xù)培育甘薯、玉麥,解決其推廣問題……”一說到農(nóng)(nóng)業(yè)(yè),徐光啟立刻來了精神。
甘薯就是紅薯、番薯、地瓜,玉米也叫玉麥,這個時代煙草、紅薯、玉米、土豆、西紅柿、辣椒都已經(jīng)(jīng)傳入大明了。
徐光啟培育紅薯,在儲存和育種方面遇到了麻煩,培育玉米則是產(chǎn)(chǎn)量太低,不過也有人種,金瓶里邊就有玉米面餅子。
西紅柿、辣椒、土豆這些東西,大家都不會育種,無法推廣。
煙草卻是最流行的東西,歷史上崇禎時代,因為軍中吸煙士兵太多,崇禎皇帝連連下圣旨禁煙,然而,在煙草的魔力面前,圣旨根本不管用,照樣大肆流行。
柳沖抽空拍馬屁道:“玄扈公,這才是您應(yīng)(yīng)該研究的方向,其他的什么練新軍、造槍炮,交給高文采那種粗人去干就行,您這種大學(xué)者就應(yīng)(yīng)該造福人類,造福百姓,不要看小小的甘薯、玉米毫不起眼,卻是活人無數(shù)(shù),功在當(dāng)代利在千秋的物種,那些爭名奪利的人絕對無法與公相比?!?p> 柳沖這番話直接說到徐光啟心里去了,他感慨道:“要是世人都如柳三郎,老夫何至于勞神費力而無果?就說那甘薯,我曾在江南種過,但并不受喜愛,江南不缺糧食,吃慣大米的人根本不愿意吃這個。”
“呵呵,江南如今連水稻都不種,桑棉能換銀子,最受喜愛,‘蘇湖熟天下足’已經(jīng)(jīng)變成‘湖廣熟天下足’,大米都從湖廣買,誰又會種甘薯?”
“在天津我倒是叫人種了幾百畝甘薯,但此物最怕凍,北方冬天又長又冷,一到冬天就凍壞了,這也是個麻煩?!?p> 柳沖豁然道:“挖地窖!”
徐光啟有些茫然的道:“什么?”
柳沖道:“挖地窖,窖藏,地窖里冬暖夏涼,窖藏紅薯,即可解決儲存問題?!?p> 徐光啟大喜:“妙哉,妙哉,如此以來,冬儲問題便解決了?!?p> 隨即,他又道:“這甘薯是春天發(fā)(fā)芽,但生長期過長,其他作物都已收,甘薯尚不能收。結(jié)(jié)果會耽誤冬小麥播種,這地一年就只能種一季甘薯,不能種小麥,這就無法增產(chǎn)(chǎn),也就是個無用的物種,沖哥兒可有辦法解決?”
“有!”柳沖道:“冬天在溫室里用火炕育苗,讓紅薯秧苗先在溫室里生長,等收了小麥在把秧苗種到地里,如此以來,兩不耽誤,可以達(dá)到增產(chǎn)(chǎn)的目的?!?p> 陳于階見柳沖三言兩語,就把難住他舅舅好幾年的事情解決了,感覺有些不可思議,插嘴問道:“這能行嗎?”
徐光啟卻是虛懷如谷,揮手道:“聽起來可行,冬天在溫室里燒火炕一試便知。若此法可行,則北方旱地將從一年一熟變一年兩熟,這才是真正的功在當(dāng)代利在千秋??!”
順便,柳沖又把紅薯的吃法也給徐光啟、陳于階科普一下,什么烤紅薯、紅薯釀酒、粉條、煎餅、炸薯條。
至于玉米產(chǎn)(chǎn)量低,這屬于授粉的問題,這個要么人工授粉,要么弄雜交玉米,完全超出這個時代的科學(xué)水準(zhǔn)。
柳沖不準(zhǔn)備解釋這個,他主要是引導(dǎo)徐光啟推廣紅薯和馬鈴薯,這兩個可是大殺器級別的。
小冰河時期無論是歐洲還是韃清,全都靠紅薯、馬鈴薯渡過難關(guān)(guān),保存了大量人口。
所謂的韃清康乾盛世,主要功勞是人口爆炸,最高時達(dá)到三億人口。要知道大明人口達(dá)到一億五千萬,都無法養(yǎng)(yǎng)活了,韃清的三億人口是怎么養(yǎng)(yǎng)活的?
答案是靠紅薯和馬鈴薯。
因此,“康乾盛世”又叫“兩薯盛世”。
兩薯就是指紅薯和馬鈴薯,也就是地瓜和土豆。這兩樣可是高淀粉食物,有什么好處呢,那就是飽腹感極強(qiáng)啊。
在古代以人口為主要生產(chǎn)(chǎn)力的時候,吃飽飯、全民吃飽飯可是一件偉大的事情。
所以,地瓜和土豆,就是神器!
話句話說,只要將地瓜和土豆推廣開來,那就能讓全民吃飽飯,那么其他事情都是小事!
把地瓜和土豆推廣開來,就奠定了盛世的基礎(chǔ)(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