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全國大選妃子,凡體無殘疾,智無障礙,相貌端正,體態(tài)無異樣的15-17歲女子均須參選。即日內(nèi)各省女子速集至省內(nèi)采女初選地點,擇優(yōu)挑取。
“又是三年一次的大選了,如此勞民傷財,不知何許女子能得此榮寵一生,榮華富貴。”在江蘇巡撫姚知源家中,如此說話的也只有我姚如嫣了。
丫鬟開口道:“小姐,您今年已而二八年歲,大選也是必要去的?!?p> 是啊,已而在這世間十六載了,習(xí)得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禮儀樂舞,父親十幾年如一日的栽培,又何嘗不盼自己有一日能伴君左右,錦衣玉食。如此一生便了卻于那深宮之中,人人羨慕,只有自己明了個中滋味。那樣的勾心斗角之地,又怎可比民間的夫妻恩愛,白頭偕老?伴君始終如伴虎。
“嫣兒,”爹爹還未進(jìn)屋,先揚聲喚我,“爹爹有事與你商榷。”
無須多想,自是大選之事,爹爹僅我這一女兒,視如珍寶,自是不愿意這深宮高墻成為他和女兒一生的阻隔,但爹爹因受上級牽連,官位已不穩(wěn),也許只有我這個做女兒的有可能助爹爹綿薄之力了。
“爹爹無需多言,嫣兒自知如何去做,請爹爹放心。嫣兒明日便動身,不時便有喜報回傳?!毕虻饕镜绖e,不忍看那蒼老的臉上的不舍,亦不愿爹爹看到我已無法強(qiáng)忍的淚水。
初選,復(fù)選,決選均是輕松通過,輕松的有點出乎想象,卻又似在預(yù)料之內(nèi)。選定的我們才準(zhǔn)獲入宮做為皇帝的欽選采女,十日之后齊聚與此。此間便是回家與爹娘道別,做些離別的準(zhǔn)備。無論將來仍是采女,還是有幸榮升妃子之位,終不得隨意回鄉(xiāng)探望父母了,這一別不知是多少春秋。
爹和娘在家門口迎我,遠(yuǎn)遠(yuǎn)看到他們相互攙扶的樣子,涌起一股心酸,他們年紀(jì)已經(jīng)大了,將來沒有兒孫承歡膝下,我這一走不知何時才能再見,兩位老人怎么辦呢?想到這不由的又濕了雙眼,但是怕爹娘擔(dān)心,還是別過頭去拭去了眼角的淚,定了定情緒,笑著走了過去。
剛到門口,爹娘作揖道:“小主吉祥,恭迎小主?!比绱说姆Q呼,是對于我嗎?是的,這么殘酷,看著賦予自己生命的爹娘這樣,心酸早已轉(zhuǎn)為心痛,不顧禮儀約束,走上前去扶起二老,輕輕的說了一聲:“女兒不孝。”
行至內(nèi)堂,遣散下人,待房內(nèi)只剩爹娘和我時,攙他們坐在上座,跪下深深的磕了三個頭:“爹,娘,嫣兒就要進(jìn)宮去了,縱使有千般萬般不舍,幾日后也必須啟程。這幾日請允許嫣兒好好向二老盡孝。生子得名,生女得福,嫣兒會帶給您二老的福氣。嫣兒只求爹娘平平安安,僅此而已?!?p> 座上,爹娘已泣不成聲;座下,女兒跪著,亦淚流不能自已。
而后幾日,為爹娘做衣裳,陪爹娘嘮家常,白日裝出開心的樣子精力充沛的陪在二老身邊,夜深之后,獨自在房內(nèi)拾起針線,默不作聲的在燈下穿引。也就只有這些衣物能代我做爹娘的貼身了。
是夜,燈火閃爍,昏黃而黯淡,像是耄耋殘年的老人,依舊盡力發(fā)揮自己,那樣掙扎著的活,是不是如皇宮內(nèi)的生活一樣讓人欲罷不能?捫心自問,那似監(jiān)牢的地方不是我所向往的,那需要期盼和同別人瓜分的“感情”不是我所尋求的,只想得一夫一子一屋一田地,幸福足矣。
這樣夜夜想著,亂著,也快就到該出發(fā)的日子了。
臨行前夜,將衣物首飾各挑揀少許常用且不失身份的放入包袱。收拾停當(dāng),正欲去向爹娘房中道晚安,開門卻見娘正行至門口。迎娘進(jìn)屋,未聞其事,其淚卻先如雨下,惹得我也一陣傷心,娘叨嘮了許多可行與不可行的規(guī)定,叮嚀了許多該做與不該做的事,千不放心,萬不放心,最終在二更天時才離開我房間。
送娘回屋,在返回的路上信步到后園,對著從小精心栽培的桂樹誠心的祈求家人平安?!霸傅们浒最^,同心以終老”,那金鑾大殿上的九五之尊會是與我白頭終老之人嗎?
次日天明,馬車、隨從已在門外等候,家丁一早遍將我的行李搬至馬車上,在丫鬟的攙扶下,我不舍的緩緩邁出門檻。爹娘的“恭送小主,一路平安”一直牽著我的心,便遣回一個丫鬟去扶起二老,將辛苦幾夜趕制的衣物替我轉(zhuǎn)交,而自己為了避免看見爹娘的淚水,只好恨了下心,含著淚上了馬車。在車上卻將簾子撩起一條縫,目不轉(zhuǎn)睛的盯著門口目送我的身影。
丫鬟碧梧喚我:“如嫣姐,以后還會有機(jī)會回來的,如此哭泣傷身子也損顏容的。”說完用帕子幫我擦去眼淚,又拿出白玉珠璣膏細(xì)心的為我擦在臉上。
“碧梧,以后要改稱呼了,叫我小主,名字不用加了,待皇上封了號后記得用封號喚我。入宮不似在家中,你我雖親如姐妹,但宮中規(guī)矩眾多,稍有不慎便會被降罪。在宮內(nèi)行事定要如履薄冰,切記?!?p> 碧梧點點頭,回我一個微笑。這丫頭小我只數(shù)月,從小同我戲耍至今,彼此熟悉到用眼神也可以交流。之所以帶她入宮,是考慮到身邊之人畢竟親于他人,無須費時勞神去熟識拉攏。偌大后宮,孰敵孰友,短時內(nèi)并不知。不如身邊有人陪伴,既能出謀劃策,也可聊以慰藉思家愁緒。
這一路且行且息,入選的采女及隨從們陸續(xù)到達(dá)皇城。
三日后便要在大殿之上面見當(dāng)今圣上了。真正的選妃自那日伊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