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生的事情有點多,弄的李長寧有些心緒煩亂。他回到屋中盤坐在床上,靜下心慢慢梳理最近的“奇遇”:
穿越到這座昭明天下的牛斗鎮;
流光河畔神仙姐姐對他遵從本心的叮囑;
中秋詩會奪魁,得罪了小鎮五姓之一孫家嫡長孫孫子昂;
鎮里來了一幫外鄉人,看起來各個神通廣大;
被老黃牛馱去打泉水,睡夢中意外進入世外洞天;
從洞天老者處習得睡忘功、自然拳,學會《一本正經》中的輕功腳法“八步掠影”;
打泉水途中路遇黑袍男子問路,險些被對方打殺;
小巷中誤撞到魁梧男子和灰袍蒙著面紗男子,差點被魁梧男子捏爆;
得月樓內施復仇計劃時遇到孫子昂挑釁,中年儒雅男子主動為斗詞出題,期間妖嬈女子打著打抱不平的旗號暗中行奪魂妖術;
斗詞中頓悟東坡先生的《水調歌頭》,一縷縷舒暢的暖流進入氣府將體內寒氣被盡數逼走;
魁梧漢子的臭屁打斷了妖嬈女子奪魂術......
這一切的起源在哪?短短時日遇到這么多事情,讓他有些消化不良,頭緒混亂,甚至開始后怕。
他苦思不得其解,一個個看似平淡實則危機四伏的事情為何總和自己有牽連!
他不知道,得月樓內那場影響小鎮局勢的較量竟是由他引爆的,最終以魁梧漢子跌境被驅逐,暫時穩定住波濤暗涌的局勢。
自己與這么多兇悍人物擦肩而過仍然安然無恙,只能說僥幸,非常僥幸。
這是一個修行的世界,強者為王,弱肉強食是最清晰的規則。既然這些外鄉人暫時沒有肆意妄為,說明小鎮有他們忌憚的人或規則存在,或者在等待一個出手的絕妙時機。
他想起穆禹說過,外鄉人來小鎮是為尋覓那即將降世的仙兵和重現天日的寶劍。自己遇到的紫袍男子、黑袍男子也都有一個相同點,都在打聽蕭叔工坊的地點。
難道,蕭叔就是鎮里的鑄劍師?即將現世的仙兵是由蕭叔打造出?
一想到這里,李長寧既興奮又緊張。
興奮是因為沒想到少言寡語憨憨的蕭叔竟然這么厲害,是位能造出仙兵的鑄劍師。緊張則是以后的日子必定還會遇到各種神通人物,稍有不慎便會小命嗚呼!
李長寧是個看似大大咧咧,實質很謹慎的人。他清楚,好運不會一直常伴。若是不努力練功盡快成為修行強者,被對手隨便碾壓就如你媽打你不講道理一樣。
一想到孫家嫡長孫孫子昂,黑袍男子,還有與魁梧男子同行的灰袍蒙著面紗男子,自己就頭疼。孫子昂定不會善擺干休,灰袍蒙著面紗男子和黑袍男子也絕不是省油的燈。
這些貨都是哪里冒出來的,自己這么好相處一人咋就和我處不明白呢!他們真應該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大家前世無怨,后世無仇的,誰也沒有抱誰家孩子下井,何必如此針尖對麥芒,自己玩自己的不好嗎!
李長寧轉過念來,想到待自己如家人般的蕭遠山,沒有血緣卻親如兄妹的小丫頭蕭瑤,穆禹、韓寶峰、孟飛揚、周末這些狼狽為奸、趣味相投的好朋友,又覺得這個世界很溫暖。想到蕭遠山在他病危時的關懷,蕭瑤無微不至的照顧,穆禹偷偷送來的秘籍,韓寶峰寬心的話語,不由得嘴角微微一笑,對這個新世界多了一份未來可期。
在穿越到這個陌生的世界之初,他是很悲觀的,來自對未知世界的恐懼,來自殘敗不堪的身體狀況。
李長寧開局確實有點慘,慘到差點心境破碎,破罐子破摔。好在他沒有自暴自棄,自我放飛。上天也的確很眷顧他,連他悶頭睡大覺都能被天大的福緣砸中,讓其他人沒處說理。
他從洞天老者處學會睡忘功,可以自行吐納靈氣精華洗刷身體的經絡和臟器,將體內的寒毒盡數逼走,治好了多少老中醫都看不好的怪病。
經歷過身體和心境跌宕起伏的李長寧,有一絲明白了神仙姐姐所說的“雖然你對這個世界很失望,可他依舊璀璨奪目”的含義。
生活本就苦澀,自暴自棄終無益,唯有自甜,遇到的世界才會甘甜。
就這樣,李長寧一邊思索著,一邊運行著睡忘功。天地之間的靈氣源源不斷地匯聚到他體內,幫他洗刷肉體凡身、拓寬經絡氣府、滋補鞏固丹田。
之后的日子里,李長寧除了每日按時給蕭遠山送泉水外,便抓緊時間運行睡忘功,練習自然拳和八步掠影。
他特意觀察過蕭遠山的工坊,和普通鐵匠鋪一樣未有特別之處,也問過蕭遠山最近是否要鑄新劍。蕭遠山沒有正面回答,只是叮囑一定要按時送好泉水,萬萬不能有誤。
當然,李長寧沒忘記蕭瑤讀書的事,硬拉著愁眉苦臉的小丫頭去學堂上學,瞧著小丫頭一臉不情愿的樣子,心中別提有多開心了。他覺得,這種你看不慣我又干不掉我的樣子的歡喜才是真的開心,不過這癖好著實有些變態。
李長寧怕蕭瑤半路跑了,每天都親自護送小丫頭去上學,也總會在路上“恰巧”遇到穆禹或韓寶峰。在學堂門口附近,也遠遠地見到過學堂明先生一次,明先生依舊是寬和的儒者風范,不過兩鬢似乎越發斑白。
李長寧日夜勤加練習進步飛快,八步掠影已練到出神入化,自然拳也打的圓轉自如軟脫靈活,特別是在八步掠影的配合下,自然拳更是如魚得水,達到快如閃電、勢如奔雷、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效果。
這些日子,小鎮還算是平靜,李長寧擔心的事情暫時沒有發生。孫子昂似乎被禁足在家未曾露面,灰袍蒙著面紗男子和黑袍男子也消失匿跡了。
相比來說,孫子昂不過是惹人厭惡,而灰袍蒙著面紗男子和黑袍男子則是實質性的生命威脅,畢竟能來到小鎮的外鄉人都是手眼通天的人物。
越是這樣平靜,李長寧心中越是不安。好比黎明前的黑暗,暴風雨前的沉寂,靜的讓人惶恐。他感覺到,距蕭遠山開劍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夜晚,小鎮突然刮起了大風,風很急,打的萬物呼呼作響,猶如山雨欲來風滿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