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總是遇到這樣的孩子,明明自己想要好好讀書,但是讀不下去。原因有很多種,但綜合下來最主要原因是家庭因素。
這是一個苗族孩子的事,他是一個非常懂事的孩子,從未讓我操心過,總是用淡淡的微笑來對待生活中所有的苦痛。
我一直以為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長,如果原因,義務教育是最公平的教育,但是,往往忽略了個體的差異性。
他就是其中之一,前一年,父親因病去世,留下年邁的母親,他在父親的病痛中,有了不去上學的意愿,但是還是哎母親的鼓勵下繼續讀書,母親看著家里的積蓄,周圍人都已經建好了新房,但是自己家那樣的老舊的房子,最放不下的還是自己那年幼的孩子,孩子還小,但是沒有新房子,可能沒有人會看上自己家庭,于是母親開始了一整年的修房子之旅。
房子修到一半的時候,這個男孩子的母親突然病倒了。
但是在修房子期間,母親去貸了二十萬的貸款,每個月要還2000多,現在連貸款都還不上。怎么繼續讀書呢?于是他做了一個冒險的決定,決定不再去學校接受義務教育,選擇回家賺錢,解決燃眉之急。
我第一次去他家的時候,他跟我說,我會來讀書的,明天就來,于是我走路即使都是紅泥巴,也覺得只要他還愿意讀書,那就說明還有希望,走這趟泥濘的路,是我作為老師應該做的。
但是他騙了我,他根本沒有在周一那天出現在學校,于是過了一段時間,我又和校長一起去了他家。這是第二次,我去他家,經過村委會,我才知道,原來他家的情況已經具體困難到這個程度了。
“我不讀了,老師,我只想參加中考!可以嗎?”他含著眼淚看著我說道。
“為什么?”我有點不理解,他母親明明叫他來讀書。
他哽咽著說著母親的病情,我找了病單看著,其實并沒有這么嚴重的,嚴重的不是他母親的病情,而是他家里的債務,欠銀行的錢,必須每個月足額還款。而對于農村家庭來說,一個人2000多是多么困難的一件事,畢竟沒有穩定的收入,他拿什么去還錢呢?靠那點農活兒嗎?
我們這代人活著都很不容易,巨大的債務壓得自己有點兒喘不過氣來,我還有穩定的收入,而他沒有,他只有病弱的母親和那未知的收入,我突然不知道如何幫助這樣一個孩子,如何再繼續勸說他回到學校。
他的明天在哪里?所有的路都仿佛被堵死了一般,那是我最后一次見到他,深怕給別人帶去麻煩,但是他卻不想再會回到象牙塔里了。
只有離開象牙塔,他想守候的母親才能健康。只有離開象牙塔,他才能養活這個家。我突然沉默了,生活對于每個人來說,并不是都是容易的,這個16歲的少年,教會我樂觀,但對于生活來說,活下去可能有時候比讀書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