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舒琴抹了一把眼淚,盡量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說道:“這臺風什么時候才能過去啊,我就想到處走走,這樣心里會舒服一些”。
張德福說:“臺風會過去的,一切都會過去的,小時候算命先生不是說過嗎?小遠福大命大造化大,也許他命中注定,有此一劫”。
王舒琴說道:“那孫瞎子給誰算命不是這么說的,你還真相信呢!小遠現在音信全無,哪來的造化”。
王平安撫著王舒琴的肩膀說道:“姑媽,凡事往開了想,我也相信表弟會沒事的,說不定他現在正在哪里發大財呢!”,王平安用自己都不相信的理由安慰著王舒琴。
又一天過去了,狂風暴雨漸漸式微,漸漸有人走上街道,被臺風洗禮后的街道,處處滿目瘡痍,東倒西歪的景觀樹,被整個掀翻的彩鋼瓦屋頂,遍地都是,街道上到處都是淤泥,城邊的小河也漫到了街道上。
人們都在忙著打掃自己屋里的積水,消防官兵正在挨家挨戶詢問情況和搜索失蹤人員,交警忙著疏導交通,環衛工人正在把被攔腰折斷的樹枝肢解搬離。
街道上到處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這次臺風比預料中的破壞力更強,持續時間更長,受災面積也很大。
張德福夫婦也騎著他們的三輪車來到了街上,他們探頭探腦,東張西望,左顧右盼,街上過往人群都知道他們在尋找垃圾,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們是在尋找自己的兒子。
消費官兵正在擴大搜索面積,他們沿著海岸線方向搜索前進,在離海不遠的地方,一個消費官兵發現了一具尸體,他對身旁的戰友喊道:“快過來幫忙,那兒有具尸體”。
三四個官兵向尸體走了過去,其中一個官兵看了一下那具尸體,并沒有發現有明顯的外傷,而且身上穿著救生衣,手里緊緊的抓住一個救生圈。
那個官兵又摸了一下那具尸體的脈搏,然后大聲喊道:“他還沒死,還有一點氣,趕快叫救護車,說不定還能救活”。
其中一個用對講機呼叫救護車,另外三人連忙把尸體拖到干燥的地方,一個掐著他的人中穴,一人雙手合十,使勁壓他的腹部,對他進行了簡單的急救。
不一會兒,救護車趕到,醫護人員輕輕掰開他的眼皮,觀看了一下瞳孔:“對旁邊的人說道:“趕快抬上車,應該還有救”。
就這樣,張志遠被送到了醫院,接受治療。
唐娟下了火車后,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爸爸媽媽的身影,跟久別重逢的媽媽緊緊抱在一起,爸爸給他拎著行李,向幸福的港灣——家的方向奔去。
一回到家,唐娟的媽媽就噓寒問暖,問在那里過得好不好?能不能吃飽,有沒有被欺負,沒完沒了的問著,唐娟爸爸則在廚房忙著給唐娟做好吃的,紅燒肉,醬醋魚等等,都是唐娟平時最愛吃的,今天晚上通通都準備了。
唐娟拿起筷子,夾了一塊醬醋魚,說道:“我這小一年的時間里,還真沒吃過魚,好想吃”,說完便大吃起來。
唐娟爸爸問道:“買不到魚嗎?那你平時吃什么啊?”
唐娟說道:“老爸,地里面能不能種出魚來”。
唐娟爸爸說道:“這傻孩子,地里怎么可能種出魚來,你以為你是小貓啊?”
唐娟說道:“那就對了,我在那里,地里面能種出什么,我就吃什么,而且都是鄉親們送的,純天然的綠色食品”。
唐娟媽媽用詫異的眼神看著唐娟說道:“沒有市場嗎?買不到嗎?”
唐娟搖搖頭,繼續吃飯。
唐娟爸爸說:“很正常,農村嘛!條件差一點”。
張志遠被送往醫院后,醫護人員沒有找到他的任何個人信息,而且看他的樣子,又不像是普通人,衣服破破爛爛,而且頭發很長,有人說會不會是個藝術大師,也有人說像是一個乞討者。
這時主治醫生進來了,他反復給張志遠做了檢查,確定他已經脫離生命危險了,然后他對那些議論紛紛的人說道:“你們不要瞎議論了,等他醒過來就什么都清楚了,你們出去吧!病人需要安靜休息”。
那些人都走出了房間,張志遠一直處在重度昏迷狀態,住在重病監護室。
這時院長前來查看,他對主治醫生說:“對這些患者要悉心照顧,能撿回一條命,已經很不容易了”。
主治醫生說道:“我知道,這也是我的天職,如果不出意料的話,兩三天就能醒來,只是這個人我怎么看都覺得奇怪,身上沒有任何身份信息,再看他的打扮,怎么著都不像普通人”。
院長說道:“實在不行就通知公安局吧!也好讓他們核實一下這個人的身份”。
主治醫生說道:“好的”。
院長繼續巡視其他病房,主治醫生也開始忙他自己的事去了。
楊青山也從大海中逃了出來,他直接去了建業集團,找到了秦建南,并且把所有事情的經過都告訴了秦建南。
秦建南坐在沙發上抽著雪茄,他在思考楊青山說的話,如果有人僥幸逃生怎么辦?雖然沒有人清楚楊青山跟他的關系,但是他想把自己的屁股擦得干干凈凈,做一個偽善人。
過了一會兒,他對楊青山說,這段時間你先不要有任何活動,就在我這里待著,等過一段時間,確定船上所以人都沒有生還,你再出來活動。
楊青山說道:“明白,被抓來的人活著出來的可能性不大,應該不會有什么問題。”
秦建南說道:“你就是一個奇跡啊!這么大的臺風你都能逃出來,難免也會有其它的幸運兒,還是小心點好。”
這次臺風對永州來說,是一場巨大的災難,損失慘重,很多被摧毀的房屋等待重建,工廠企業被迫停產停業,部分工廠廠房機械設備等受損,當地政府高度重視,國家也撥付了很多重建基金,但是遠遠不夠恢復原貌。
這時候,四面八方都在捐款捐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我們國家一貫的優良作風。
秦建南作為當地小有名氣的企業家,他以集團的名義,向社會捐贈了一千萬的巨款,既能獲得美譽,又能為他的公司做廣告,真可謂是名利雙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