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小賊,竟敢跟王少如此講話……”
“放肆!瞎了你的狗眼……”
“簡直無禮,少康乃是名門世家出身,你安敢出言不遜!”
顧行話音剛落,對面白衣青年身旁幾人便紛紛開口呵罵,大有一言不合便要出手的意思。
顧行冷然一笑,將那幾個出言辱罵之人掃視了一遍,忽然他察覺到,似乎有兩道強大的靈力波動從空中迅速飛來。他心中略作沉吟,突然邁步向問道廣場中央走去。
他身后那幾人一看顧行不敢再與其對峙,而是默然轉身走了,只覺得是自己氣勢如山,將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嚇到了,心中不禁有些得意。
其中兩個方才更是朝顧行追了上去,心中還想再狐假虎威一番,然而下一刻,空中忽然響起兩道破空之聲。
接著便有兩個氣勢威嚴老者渡空而來,隨后穩穩站在廣場正中的高臺之上。
其中一個黑袍白發的老者,身形高大,黑色玄袍無風自動,一眼望去便覺氣勢不凡。他環顧著下方眾弟子,當看到六個新人面孔時,眼中有精芒一閃而過。
另一位身著深藍道袍,身形精瘦的老者則背負雙手,看著眾人開口道:
“今日有六位外門弟子新入我任道院,老夫特意請來蘇長老,為大家講法半日。現在眾弟子就地打坐,不得隨意走動,違者重罰!”
老者神色嚴厲,聲音如鐘磬作響,宏大悠長,一時間臺下眾人肅然盤膝坐下,個個安靜無聲,不敢再有絲毫動作。
那兩個不依不饒想要追上顧行,繼續出言辱罵恫嚇的弟子,一時間有些慌了神,若非身后之人提醒,恐怕是不知如何自處了。
靜坐的顧行此時卻心中一動,上方那名黑袍白發的老者竟然是“蘇長老”,難道就是負責此次入門考核的那位?
與顧行一起入門的幾人,此刻心中似乎也都想到了這點,不禁抬頭望向上方的黑袍老者。
幾人的目光一望過去,上方那位黑袍老者便敏銳的察覺到了。他眼中露出一絲笑意,目光犀利的回望過來,將六個新人逐一打量了一番,然后淡笑道:
“今次入門考核,其中一項乃是釋解道書。讓我意外的是,有兩名弟子竟都是“一經演六法”,如此道心靈慧之人,往年一個都難以遇到,今次卻突然遇上兩個。”
說到這里,老者頓了頓,又繼續開口道“楊尚卿,顧行何在?”
黑袍老者忽然喊出兩名新入門弟子的名字,場上眾人頓時驚愕不已。
尤其那些入門已久的弟子,他們這些人到現在為止都不曾見過蘇長老幾面,更別提被這位長老記住姓名了。
那名叫做楊尚卿的書生聽到自己名字,急忙起身應到,顧行隨后也站起身來,平靜開口道:“弟子在。”
到目前為止,他對這個“蘇長老”是沒什么好感的,不管對方出于何種目的,在入門考核時對他打壓,顧行心里總是不太舒服的。
對于自己交上去的六篇道法,他有絕對的自信,里面每一篇都非等閑可比,在煉氣期的法門中即便不是最極品的那一類,也應該歸于上等法門了。
先是由自己根據道經盡心解讀,而后又被無字玉碑以天機推演了一番,這樣得到的道法,最終卻被眼前的老者評價為“無一可看”。
心中這樣想著,顧行臉上則平靜如常,與一旁的楊尚卿都恭敬的站在那里。
臺上的蘇長老將二人仔細審視了一番,尤其是在顧行身上停留了少許,方才笑著說道:“不錯,且先坐下吧!”
隨后蘇長老收回目光,神色平靜開口講道:“今次老夫要講的,便是重云十二小正經。”
這時臺下有幾人卻是一臉激動,其中一個方頭闊臉的男子,更是忍不住驚喜道:
“竟然是十二小正經?我記得以往每回,蘇長老所講都是有關道經解讀方面的內容。”
“沒錯,這次蘇長老竟然要講“十二小正經”,恰好我最近修習金陽真火決遇到了關礙,真是有幸阿……”
臺上的蘇長老此刻已然盤下坐下,聽到臺下的議論,有的人臉上滿是驚喜之色,他頓時感到有些意外,而后笑道:“你們這些癡愚之人,那道經釋解乃是大道至理,相比一門一類的功法,不知珍貴多少,你們卻不識好歹……”
這時,一旁身著深藍色道袍的老者見臺下有些紛亂,眉頭微皺,冷然開口道:“再有竊聲私語者,即刻逐出問道廣場。”
場上剎時間便寂靜下來,蘇長老微微搖了搖頭,而后神色變得嚴肅起來,鄭聲道:
“十二小正經,乃是我重云派幾位開派祖師聯手寫下的,共計一十二種玄門正宗修真道法,后來又經過三千余年的洗禮和衍升,這里面的每一門道法修煉到后來,都可乘奔御風,奪日摘星,隨心逍遙天地之間。若是天資機緣足夠,更是能直指大道,使修煉之人羽化飛仙的玄門至法。”
蘇長老這番講解,顯然是對幾位新入門的弟子講的,果然包括顧行在內的六人,聽到蘇長老對十二小正經的介紹之后,個個眼中充滿了震撼和期待。
“之所以稱為“十二小正經”,是因為這十二門功法,在金丹期之前會分作十二門,而到了結丹之后,便會合歸化成六門玄妙真法。當然對于你們目前,只會賜予筑基以下的部分,至于后面的部分,等你們日后晉階金丹期,門中自會賜下。”
這時,蘇長老面色稍緩,停了片刻,這才繼續說道:
“方才我聽一名弟子所言,似乎在金陽真火訣上有些疑惑,索性今日便從這“金陽真火訣”講起,至于最后能講到哪里,便順其自然吧。”
下方眾弟子聞言,一個個收心凝神,靜等蘇長老演道講法。
“你等皆為修道之人,個個都想攀上那長生大道,我且問你們,修道、修道,究竟修的什么?”
這位蘇長老一開口,卻是先發出如此一個宏大命題,瞬間場上眾人鴉雀無聲,個個陷入沉思之中。
過了片刻下方有人開口,聲音有些不確定道:
“應該是自身境界修為吧?那些巔頂大修個個不都修為蓋世,舉手投足之間,便能移山填海,真個逍遙天地,無拘無束……”
這時候有人卻反駁道:“不對,不對!”
“那些大修士能夠逍遙天地間,不僅是要有蓋世修為,還要有無上神通法術,否則怎么移山填海?”
“那么修道修的就是境界修為和法術神通這兩個了。”
這時下方忽然又有人出口反問道:“我族中前輩曾告誡我,修道之時不能只注重境界修為,道法神通,還要同時兼顧道心神意,否則一旦道心不穩,修為再高也要靈身崩壞,魂死神滅……”
“唔那便是三個了?”
“我這里倒還有一個,便是修士一切修行之根本——肉身靈胎,須知修道如渡海行舟,肉身便是渡世寶楫。修道之人最忌肉身損傷,一旦道身有所缺損,往往會受到諸多限制與影響,所以肉身修持也是重要的。”
“……那便是四個了。”
聽到臺下不斷有人出聲,蘇長老不禁微微點頭,笑道:
“你們講的都不錯,修道,修的絕非一門一道,而是修境,修心,修法,修身,修的諸多大道,無數因果。而且每一門每一道都要不斷勘破境界,打破桎梏,最終才可能得道長生。這個過程就叫做“修道”!”
此時,顧行心中頓覺醍醐灌頂,自己以往只是埋頭苦修道法,為了修行而去修行,卻不知究竟如何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