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子胥六禮娶月姬
伍員做事一向雷厲風行,就在孫武在教軍場練兵的時候,伍員開始在家中準備聘禮了。昨天孫武的一句戲言,勾起了伍員太多的回憶,想到了年少時在秦國的那段快樂的日子。人類有一種本能,會自動的修改自己的記憶,讓回憶變得更加的美好。不管當時是苦是甜,多年后回想起來總是更甜一些。這也是人類能一代代的在艱苦的環境中生成下來的必要能力。試想如果回憶變得更加的苦澀了,一個人回首往事沒有一絲快樂與甜蜜,那他又要靠什么才能支撐著在這個殘酷的世界中繼續活下去呢?何況,那段日子本身就是甜蜜的。少年不知愁滋味,所以年輕時候的感情也會更加的純粹。孟嬴是秦王之女也好,是個奴隸之女也罷,都不影響伍員對她的感情。尤其是那晚子胥夜探王宮,更是突破了之前所有的阻礙,有些事情無關性別,都是刻骨銘心。不管禮法與道德如何評判,伍員內心對此是干凈的。
但是回憶不能當飯吃,更不能替伍家報仇雪恨。既然選了這條人世間最難走的路,那就只能咬牙走下去。也許有一天當自己成功覆楚之后,不知道孟嬴是否愿意與自己放下一切,隱居于山林。孫武那小子居住的羅浮山就是個好去處,只不過是不是要先殺人滅口,省的孫武透露出去。想到此處,伍員嘴角上揚,不由得微微發笑。旋即又想到了吳王,這些年自己不僅僅是治理國家、訓練兵士還幫著吳王做了一堆的臟事爛事,雖然有些事情坐下來自己也心中有虧,比如專諸之子專毅,三年前依然加冠,按照約定自己親自把他接到了姑蘇,請吳王拜為上卿,掌管賦稅。要知道吳國很多地方尚未開化,雖然城市中已經與中原無異,但是山野之間的野人還有很多部族不聽吳王召喚,刀耕火種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專毅從來沒有從政經歷,周圍也沒有人提點,完全不知該如何入手就被派出去四處征收稅務。也就是他繼承了專諸的好體格,否則定然是無法活著從哪些窮山僻壤之處回到姑蘇。專毅專屬的親兵衛隊也都在大山里被打散了,當他獨自一人衣衫襤褸的找到伍員時,跪在地上痛哭,說什么也不想為官了。于是伍員就奏請吳王賞賜給了專毅一塊封地作為他的食邑,從此專家到時也衣食無憂了。但是這樣的事一點都不光彩,吳王不能有這些污點,所以只能是他伍員來背。
吳王沒有虧待自己,自己來吳不到十年,就已經做到了太宰,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高處不勝寒說的也是自己現在的狀態。想要吳王繼續信賴自己,最終在吳國國富民強之后,楚兵幫助自己覆楚,伍員還是想在加上一層保險,雖然從國事上說吳國要崛起,必然要先把緊挨著自己的老牌強國楚國干翻,從吳王個人來說,吳王闔閭他親爹吳順王諸樊就是在和楚國的戰爭中戰死于陣前的,可以說有殺父之仇。但是吳王這個人太能沉住氣了,萬一他只是弱楚而非滅楚,以保存實力去中原爭霸怎么辦?畢竟初秋時代滅國戰爭很少發生,更多的是打服了就行。
伍員給自己加的這道保險就是娶吳王寡居在家的妹子為妻。在朱熹理學出現之前,中國還是比較開放的,至少寡婦改嫁不是什么丟人的事情。何況月姬的前夫也是死在了對楚戰爭中,對楚國也是有著刻骨之仇。之前在吳王的宴會上曾經見過月姬幾次,除了那額頭的刺青與一口小黑牙以外,以伍員的審美還算是個身材火辣的美女。而且,作為太宰,居然還是單身,要知道古人一般十幾歲就結婚了,之前伍員因為四處游學,所以耽誤了婚事,后來家破人亡自然也就沒有心思結婚了,一拖就拖到了三十多歲,這個歲數在春秋時代還在打光棍的,那不是呆傻就是殘疾。像伍員這樣風流倜儻,學富五車的吳國太宰還單身。那個沒出嫁的姑娘不想嫁啊,月姬雖然是個寡婦,但是吳王是她親哥,她一點都不覺得有什么會阻礙她的個人幸福的。之前借機僚伍員,只是伍員對于感情心灰意冷,再加上月姬的小黑牙。雖然自己也是斷發紋身做吳人打扮,但是內心的審美是童年時代養成的,改不了了。所以對于月姬一直是待之以君臣之禮。
但是現在不同了,孫武的話提醒了伍員,伍家就剩下自己一個人了,要給伍家留后,否則滅了楚國又如何呢?帶著對孟嬴一絲愧疚,對吳王的三分算計與伍家香火傳遞的六分執念,伍員請的媒人出門了。寡婦也就不用講什么父母之命了,媒人和月姬一說,月姬直接問媒人什么時候送大雁啊!送大雁是周禮中婚儀六禮的第一步,納采:即男方請媒人去女方家說媒,女方應允了,再送上大雁為禮物,并正式提親。第二步為問名:男方派使者在納采禮后詢問女方基本情況,比如一般秘不示人的女方的名字、排行、出生年月日時等,這一點與后世相似,問清狀況有利于占卜吉兇。然后還要問女方生母之名,以區別嫡庶(是不是正妻所生)。在這一步驟中,還是要送大雁為禮,然后女方設宴款待使者,女父親送使者離開等。第三步是納吉:男方拿著女方的基本情況去祖廟占卜,問祖先或天神婚姻吉兇,假如得到的結果是吉,則派使者拿著大雁(呃,又是大雁)去報喜,稱之為“納吉”,兇兆的話,婚事就吹了,大雁也省了……當然,行過納吉禮,前面所做的一切才有意義,婚姻也才算正式確定了。第四步是納征:也稱“納財”,看名字就知道,和今日“送彩禮”的習俗很像。即男方送聘禮去女家,雙方宣告訂婚。不過,周人比較質樸,禮儀上要求送的不是金銀珠寶等物,而是“玄纁束帛”和“儷皮”,前者是黑色(三匹)與紅色(兩匹)的五匹帛,后者是成對的鹿皮。第五步是請期:男方家占卜,選好一個吉日,然后派使者又帶著大雁(第四次出場)去征求女方的同意——同不同意只是意思意思,實際上這個日子的決定權在男方,只是禮節上需要知會女方一聲罷了,因此也有稱作“告期”的。以太宰的權勢來籌辦婚禮,在加上月姬的全力配合,不到三個月,就到了最激動人心的洞房花燭夜那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