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成了第一個參透國師遺言的人。從這一點來講他是全書當之無愧的主角。
俶而,輕微的脆響似純凈的氫氣安靜燃燒。他看到上層的灰色板面凸出一塊正方形,它不斷向下移動,這時落花生才看清它居然是一個廂式電梯。電梯落到這一層,門被推開,李圣豪從里面走了出來。
這是個什么鬼才設計啊,妙啊。不過它安全嗎?
落花生剛想要問關于國師的那兩句話的事情,李圣豪卻打斷了他的思路。
“我剛才去忙交接的一些事情了,現在我解答你的一部分疑惑。我們畢竟是骨肉相連的親兄弟,那些真相還是要告訴你的。”
落花生總覺得骨肉相連這個詞有點香,有點不正常。但還是閃著星星眼問:“什么真相啊?”
CCTV科教頻道,每晚七點三十分,《大真探》為您揭秘。
李圣豪用順敘的表達手法從頭開始說:“你知道那個龍是咋回事嗎?”
“你能不能不要用設問句?你這是明不知故問啊。”
“我沒用設問句,那是疑問句。我給你說,那個龍的來源其實星河城的科研人員也一知半解。但是我們馴化了它,它很聰明(比網上那些識字的狗還聰明),懂人話。其實我一直覺得它早已被人馴化過了,不是我們的功勞。”李圣豪說。
“被人馴過了?那些人啥家庭啊?馴龍啊?”
“它called烏龍by我們,一個原因是它黑,還有就是那個拿錢不干事的科研組喜歡喝烏龍茶。”
“那理論上你們還有鐵觀龍、冰紅龍、茉莉綠龍、安吉白龍這些個名字可以使用。”落花生按這個思維繼續說下去。他已經完全忘了那個魔法分布的構想。
“可是事情似乎不正常,我們本來打算讓這個龍馱著你飛上來的,它有這個能力。可是我們在地面上的接應員發現烏龍被不知道什么人埋伏了一手,差點死在那。就算跑出來了,也已經精疲力盡。我們臨時改變計劃,讓接應者制止了烏龍,等它休息好了再帶你上來。”
“那個金色的聲音是什么?”落花生有點不能接受那個幾乎想要殺他的家伙是善意的,但他也不敢質疑。
“那是……垂徑定理。”不知為何,李圣豪的兩眼的余光里分別充滿了憤怒和敬畏。
落花生早在學生時期就有所耳聞這個傳說中的垂徑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徑平分弦且平分這條弦所對的兩條弧。
這條直徑平分了一切,甚至比三線合一中的角平分線更甚。如果真的使用出來,一定很絢麗吧!
可惜自己明明聽到了聲音,卻沒能看見那個場面。
等等,一個接應員怎么能掌握這種九階最高峰的幾何定理?再聯想到李圣豪眼中的敬意,他貌似懂了什么。
一個可以寫三千集的宮斗劇在他腦子里徐徐展開……
emm……想多了。落花生不再想這個奇怪的接應員,也沒有考慮到自己是怎么毫無知覺地趴在烏龍背上飛上來而不掉下去的。他更想搞明白上面那層是什么。
是李圣豪口中的科研人員的辦公室嗎?可是這層來來往往的這些人貌似就是搞科研的——雖然不知道他們研究什么。是落花生猜想的發動機系統嗎?但根據他剛剛說的,他似乎在上面辦公?上面一層也是辦公室?
太迷茫了。
落花生終于要問:“這個飛船是憑借什么飛行的?”
“憑借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方向。”
“你這不是白說嗎!我還說憑借強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萬有引力和電磁力呢……”
李圣豪聽不太懂,只好敷衍過去:“喲,學得不錯啊。你猜星河城是怎么飛起來的?”
“這……是個疑問句?”落花生被這個語氣問得有點慌。
“嗯,是半個疑問句。我們能搞懂它的大概原理。如果你愿意聽,我可以說半章。”
“太妙了!作者不正想水字數嗎?快來告訴我它的原理!”
李圣豪站起身,即使剛才就是站著的。他透過棱柱的寬得不行的罅隙向天外眺望。
“星河城分為三層,最底下一層是……”
“提問:為什么是三層?”落花生及時打開好奇寶寶模式。
“寓意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不要打斷我說話……最底下一層是普通人員工作區和休息室,第二層是一些機密檔案的封存室和領導階層的區域。對了,那些檔案也是煩人,誰都不能碰,留著考古嗎?咱也不知道……最上面一層就是飛行動力系統了。”
“動力系統方圓不超過十平方米,但是產生的力很不少。自從第二層向上的電梯徹底焊死之后,未復有能與其奇者。沒見過它,你絕對想象不到它上面鐫刻了多少定理和公設……我曾經看到過一次,那東西呈橢球型,像被拍了的柿餅。”
“我看到它的顏色是亮黑的,鏤空設計,空隙是各種幾何圖形構成的——甚至有些懸浮的圖形。這個柿餅順時針旋轉,透過空隙,可以隱約看到里面是一層逆向旋轉的鏤空設計……”
落花生沒敢再提問,但他真的很想問這個柿餅是不是俄羅斯套娃。
“里面看不清有多少層,但十分精密,像一件只有藝術價值而沒有歷史價值卻能賣出1.22億高價的文物一樣精致。”
今天也是精致的豬豬柿餅……
“知道幾何點猜想嗎?那是青方一個名叫林青弦的學者提出的物理學最基層構架之一。”
“林青弦!”落花生好像聽說過這個名字。可是他萬萬想不到李圣豪把他捧得這么高。
“所謂幾何點猜想,就是說,宇宙大爆炸中產生了大量幾何點,這種東西是虛擬的,不受各種力的作用。它們在宇宙中分布不均勻。林青弦的理論認為,幾何點可以轉化為能量。”
“怎么轉化?用柿餅嗎?”
“其實釋放幾何技能就是一種轉化。越高級的技能,轉化效率就越高。所以雖然同樣是幾何定理,也有高下之分。當然,就像風力發電和水力發電不同一樣,不同幾何技能轉化能源的方式也各不相同,這就造成了技能分為防御類、攻擊類和應用類這三大類。”
“目前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幾何點可以以任何方式生成,似乎它是不可再生能源。所以我們使用的幾何技能越多,造成的浪費就越多。按照這個說法,柿餅動力機械其實就是一個能夠收集幾何點并以極高效率轉化動能的裝置。”
“那,幾何紙和幾何石是不是也消耗幾何點?”落花生很聰明,很快漸入佳境,開始舉一反三。
李圣豪一拍巴掌:“對!所謂幾何紙,就是用一種緩慢化學反應鎖住幾何點,再通過短時間內劇烈反應一舉釋放。這是有大量損耗的,這也是導致幾何紙很難起到關鍵作用的原因:貯存幾何點易流失。”
“而幾何石就復雜得多。它們的原料長久以來就埋在地底,充分浸泡在幾何點的海洋之中,每一個分子間隙之中藏匿的幾何點都可能轉化能量。而通過尺規作圖篆刻它們,本質就是給予能量一個引導方向,讓它們不以熱量溢出,而是造成大規模的殺傷力。”
“這也是幾何石質地決定威力上限的原因:它只能儲存那么多幾何點。有些高級的幾何石可以由數學家充能,這是宏觀上幾何點的轉移。這實際上也會造成損失——損失無處不在,百分之百轉化能量的永動機理論上就不可能存在。”
落花生發現李圣豪說的一席話和自己剛才的假設差不多,他就提出了自己的猜想:“那照這個說法,終有一日世界上的幾何點會被用得差不多……”
“實際上,現在已經用得差不多了。星河城在二十年來五次改變航線,就是為了尋找沒有被破壞的幾何點豐富區。你們國家不靠海,可能不太了解很多海盜現在都富甲一方。因為海洋深處的孤島環境非常適合制造幾何紙和幾何石。盡管林青弦的理論十分符合現有狀況,但真正認同的人寥寥無幾……”
“有人認為,公眾希望環境得以保護,人類的存續得以實現。還認為那些為了這類崇高目標而奮斗的理想主義者會得到公眾的愛戴,這種想法都是錯的。實際上,公眾所期望的只有一件事:他們自己過上安逸舒適的生活。”
“沒有人愿意放棄幾何帶給人的便利,很難想象如果沒有這種看似取之不盡的東西,我們全大陸擺脫農業桎梏,大力發展工業需要多久。沒有幾何技能就沒有工業革命,放棄幾何就相當于放棄第二次甚至更多次工業革命。”
“隨遇而安的公眾絕不會改掉這一毀壞環境的陋習,他們只會努力地研究如何生成新的幾何點。否則學者就將放棄學習了一生的知識,強權統治者就失去了控制極權的利器。這就是社會啊,這就是人性啊……”
落花生沒想到李圣豪會談到人性的境界,他沉默了半晌,最終道出一句話:
“真,真他媽的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