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林公的住處離開,一路上相安無事,珠玉公主也沒有再逛逛的意思,好像出來一趟就只是為了看一看林公,送送人參,打個招呼,而看看慶城完全就是為了順帶。
到了狀元樓,宋俊山等人明顯的松了口氣,
珠玉公主上樓歇息后,宋俊山召集李木黃景等人,
“李仙師,這一路上可曾看到什么異常,有沒有隱藏在人群之中的鬼物?”
李木扯了絲嘴角,他的關注點都在珠玉公主和林公的“故事”上了,真沒多看什么其他人。
李木“嚴肅”的說道,“宋大人,一路上皆沒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宋俊生點了點頭,看下黃景和大耳兩人,
大耳雙手合十,“阿彌陀佛,貧僧沒有發(fā)現(xiàn)異常?!?p> 黃景說道,“老道與大耳和李道友一樣。”
接著黃景笑了笑,“宋大人放心,想必宵小之輩見我防護森嚴,都被嚇跑了,哪里還敢過來送死啊。”
宋俊生輕輕的點點頭,
“希望如此吧.......諸位,盡管今日沒有任何異常,也不要放松警惕,切莫疏忽大意啊。”
李木黃景三人紛紛點了點,這里面除了李木絲毫不擔心大boss出事外,黃景和大耳都是提著心,真的盡心盡力。
宋俊山接著說道,“那就勞煩三位了,請多多檢查防范一下?!?p> 宋俊山既然讓檢查防范,三人自然不會推遲,
黃景大耳離開了狀元樓,防范外圍,李木留守樓中,
珠玉公主回來后,也不知道在干嘛,李木巡視的時候,沒從屋內聽到絲毫的聲響,當然也有可能是施展的術法,聲音傳不出來。
一上午相安無事,到了午間吃食的時候,李木聽到了有趣的消息,
兩個黑甲軍士一邊吃著飯,一邊細細的議論林公的事情,
聽了一陣后,李木了解了一些情況了,
林公,兩朝宰輔,在位期間,盛朝不說風調雨順,也能稱上國泰明安,是一位人間傳頌的好官,真正得萬民傘的人物。
除此之外,林公還是個大儒,比宋俊山還要厲害的多的大儒,宋俊山一喝能喝死鬼,而林公則是能喝死鬼神,哪怕是現(xiàn)在告老還鄉(xiāng),身上也背著一份祭酒的虛職。
林公早些年間窮苦人家出生,考了三次才考上秀才,后來當上了秀才公之后,就像是被開了敲,后面一品舉人,狀元及第,被老祭酒看上,收為入室門生,在老祭酒臨死前,還把他的女兒許配給了林公。
也正是有了老祭酒的關系,林公官路順暢,官居一品。
歷史小說里面都不敢寫的故事,就發(fā)生在林公的身上,到了現(xiàn)在,林公還是很多士子,書生的偶像。
李木了解了林公的情況后,有些驚奇了,
那么,問題來了,
林公是怎么跟大boss扯上關系的呢?
想想就覺的有些意思。
由于琉璃在玉佩中休息,李木在狀元樓內巡視的時候就顯得很是無聊,有時候他還會大著膽子跑到珠玉公主的門前溜達溜達,
嗯,珠玉公主這些天沒理他,他有點飄了!
相安無事的過了兩天,到了第三天,是個陰天,
按照原定計劃,珠玉公主將會在今天啟程離開,所以,不管是黑甲軍士,還是慶城的衙役捕快們,都特別的忙碌,誰都不想最后一天出現(xiàn)點什么事情。
黃景,李木,大耳三人在今天反而要閑上一些,前兩天已經(jīng)把該準備好的東西都準備好了,就等車馬出動,幾人隨行就好了。
到了午時,公主走出狀元樓,登上馬車,
出了慶城的路程多是山路,再坐轎子就有些不合適。
隨著為首的羅城在馬上的一聲呼喊,
“起駕~”
軍士,車馬,開始出發(fā),
李木黃景三人登上了公主馬車后的一輛馬車,
李木進來后,發(fā)現(xiàn)車廂內,前后都貼上了三張符紙,笑問道,
“黃景道友,這些符紙,怕是你的手段吧?”
黃景擺了擺手,“哪里,都是路上道友貼的符,老道只是進行些修補?!?p> 自皇城到慶城一路上不可能只有慶城一座城池,肯定也有別的城池的人進行過護送。
此時,隊伍走上了慶城主官路,路邊的行人在高呼著
“拜見公主~”
聲音連綿不絕,體現(xiàn)出皇室出行的絕對逼格。
忽然,馬車中的黃景拱了拱鼻子,喃喃道,
“好重的鬼氣啊~”
大耳皺著眉頭,急忙掀開車簾,看向天邊,
只見慶城城門外,黑云翻涌,如遮天的幕布,正快速的向慶城蓋了過來。
軍士坐下的戰(zhàn)馬開始嘶鳴,
跪拜的居民開始議論紛紛,
宋俊山眉頭皺到了一起,大喊,
“所有居民,全部回到家中,不要出來,”
“所有居民,全部回到家中,不要出來,”
羅城知道有情況發(fā)生了,他抽腰上的樸刀,大聲喊著,
“所有人,戒備,靠近公主者,殺無赦!”
黑甲軍士作風如他們“鎮(zhèn)南三千騎”一樣有力,整齊劃一的下馬,成多環(huán)裝隊伍,把中間的公主坐車,保護的嚴嚴實實的。
李木下了車,看著如同電影大片一樣的場景,心里不禁有些震撼,
這是什么力量?
雖然有衙役和捕快主持著秩序,居民們還是有些慌亂,有幾個人亂跑跑到了黑甲軍陣面前,直接被黑甲軍士亂刀砍死,
絲毫不留情面。
時間在這個時候顯得很是珍貴,居民們還未散開,黑云壓過慶城,光線瞬間暗下去了十幾度~
場面有那么一瞬間的安靜。
接著,自城門方向傳來陣陣的行走聲,嬉笑聲,求饒聲,嘶嘶囈語聲,
“咚~”
“陰人借到,陽人回避”
“咚~”
“陰人借到,陽人回避”
“咚~”
“陰人借到,陽人回避”
三聲呼喊,三聲鑼聲,
嗩吶聲,琵琶聲,琴聲,各式的樂器聲響起,吹奏著亡者的樂曲。
黃景不知何時換上了一身的道袍,一手法劍,一手法器葫蘆,滿臉嚴峻,聲音有顫抖著,
“怎......么會......”
大耳披著袈裟,兩個耳朵散發(fā)著金光,他接過黃景的話,
“黃泉過境,萬鬼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