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呂奉先森然的目光,劉秀成嘴里發(fā)苦,很想表示自己不是漢人。
但沒辦法,劉秀成的容貌發(fā)束、盔甲兵器,怎么看都是個漢人。
無奈之下,劉秀成梗著脖子大喊一句:“燕人劉秀成在此,還不速來受死!”
呂奉先歪著頭,頗感疑惑的說道:“你是閹人?你是太監(jiān)?”
劉秀成氣得直想吐血:“某乃河北猛將劉秀成,特來與你廝殺!”
河北猛將?
呂奉先嘴角勾起一絲冷笑。
當(dāng)年有不少人自稱是河北猛將的,似乎其中有顏良文丑之流。
讀史書的時候,呂奉先記得這些人都死了。
劉秀成既然已通姓名,呂奉先催馬上前,掄起方天畫戟朝劉秀成橫掃過來。
猛將單挑,橫掃雖然不如直刺的殺傷力強(qiáng),但攻擊范圍卻大很多。
呂奉先騎術(shù)精湛,他馬快,出招的速度更快,劉秀成來不及反擊,只來得及將大槍舉起來擋在自己身前。
方天畫戟與劉秀成手中的大槍一碰,劉秀成只覺得腦袋瓜子“嗡”的一下,整個人在恍惚中向后飛了出去。
劉秀成騰云駕霧一般向后飛出兩丈多遠(yuǎn),魁梧的身軀轟然摔在泥土之中。
遠(yuǎn)處的元軍看到劉秀成又是一招敗北,不禁齊聲驚呼起來。
阿術(shù)元帥更是臉色鐵青,陰沉的隨時可能卷起一場暴風(fēng)雨。
劉秀成勉力爬起來,他只覺得雙臂酸痛,不禁驚駭欲絕:對方手中的方天畫戟,竟然如此沉重!
呂奉先斜持大戟緩緩上前,他用槍刃指著劉秀成冷冷說道:“狗漢奸,受死吧!”
“漢奸”這個詞,是呂奉先多次提到的,所以,如今這個詞在元軍中也流傳開了。
劉秀成聽到“漢奸”兩個字,頓時臉紅脖子的怒吼道:“漢奸?!金國覆滅之時,你們這些狗官棄我們?nèi)绫致?,有何資格說我們是漢奸?”
說著,劉秀成一咕嚕從地上爬起來:“你們大宋的狗官一個個投降了蒙古人,難道就不許我們這些廝殺漢給蒙古人賣命?”
呂奉先默然凝視劉秀成,目光冷厲。
如果劉秀成說的不是實情,這時候早已人頭落地。
可偏偏劉秀成所說的,是一個殘酷的現(xiàn)實!
大宋對蒙古的戰(zhàn)爭持續(xù)四十年,一開始大宋內(nèi)外死戰(zhàn)不屈者頗多,尤其以川中戰(zhàn)事最為慘烈。
后來蒙哥身死,忽必烈經(jīng)過一番血腥角逐之后稱帝,取國號為元,定鼎大都。
所謂元,即取“大哉乾元”之意。
僅僅從這個國號來說,元朝就是不折不扣的傳統(tǒng)華夏帝制國家。
所以從忽必烈建立的這個“大元”開始,與大宋爭奪天下的,就不再僅僅是那個野蠻的蒙古人,而是蒙古人、色目人、契丹人、女真人、奚人、高麗人、北地漢人等各族混合而成的朝廷。
更何況,忽必烈建立的大元,不論是禮制還是官制,還是日常的各種政務(wù),都與漢人朝廷一脈相承。
蒙元朝廷不禁止?jié)h人衣冠,不禁止?jié)h語漢字,許多人為了茍活下來,便選擇了歸順。
更有一些無恥文人和漢奸,便將這個外族人建立的皇朝,吹捧成“天命所歸”,將偏安江南的大宋,貶斥為“氣數(shù)已盡”。
所以,自從忽必烈建立元朝以來,大宋境內(nèi)投降者猶如過江之鯽,一個個恬不知恥而又理直氣壯。
雖說蒙古人迅速被漢文化所融合,但這個過程中,大量漢奸敗類的無恥,亦令人為止嘔吐。
呂奉先聽到劉秀成的話,他皺著眉頭思索片刻,這才寒聲說道:“昏君奸相置爾等于不顧,爾等可以安心務(wù)農(nóng)或者避世隱居,若干年后,自有王師北定中原之日。像你這般投身韃子軍中,大肆屠戮自家漢人同胞的,將來有何面目去見列祖列宗?”
劉秀成啞口無言。
“今日我饒你一命!”呂奉先收回畫戟,他擺擺手說道:“若是再讓本將軍在戰(zhàn)場上看到你,定斬不饒!”
死里逃生的劉秀成又驚又喜又慚愧,他牽過戰(zhàn)馬,連滾帶爬的掩面而去。
沒等劉秀成靠近元軍陣列,阿術(shù)元帥一聲令下,數(shù)百支羽箭朝劉秀成飛了過去,頓時把劉秀成射的如同刺猬一般。
劉秀成在馬上瞪大眼睛看著前方,他的尸體斜倚在馬上,鮮血滴滴答答的朝地上灑落。
劉秀成在漢軍之中素有威望,眼看他被亂箭射死,元軍左翼的漢軍頓時鼓噪起來。
阿術(shù)元帥大怒,他用馬鞭一指漢軍那邊:“阿赫,帶人過去彈壓那些奴才,若有人不停號令,全部屠了!”
千夫長阿赫答應(yīng)一聲,帶著近百名鐵勒武士前去漢軍那邊鎮(zhèn)壓。
阿赫才跑出幾十步,只聽遠(yuǎn)處一聲弓弦響,阿赫脖子上扎著一支顫巍巍的羽箭,應(yīng)聲落馬!
阿術(shù)元帥吃了一驚,他放眼望去,只見那員宋軍小將縱馬如飛,手中的鐵胎弓上搭著一支羽箭,方向正對著他這邊。
阿術(shù)元帥周圍的元軍連忙舉著盾牌過來,護(hù)在阿術(shù)元帥面前。
縱馬疾馳的呂奉先松開弓弦,又是一名元軍百夫長中箭落馬。
阿術(shù)元帥氣得暴跳如雷,他指著呂奉先怒吼道:“有斬殺此人者,賞黃金千兩!”
阿術(shù)元帥一聲令下,數(shù)百名元軍勇士舉著彎刀嗷嗷叫著殺了出去。
呂奉先策馬返回,同時持弓轉(zhuǎn)身,朝著背后的元軍連連發(fā)箭。
呂奉先每發(fā)一箭,就有一名元軍摔落馬下!
元軍盡皆膽寒,那些鼓噪的漢軍更加來了底氣,他們憤怒的拔出刀劍,質(zhì)問那些蒙古人為什么擅殺軍中大將?
將元軍陣列中出現(xiàn)混亂,呂奉先高高舉起畫戟。
見少將軍發(fā)出進(jìn)攻的命令,早已摩拳擦掌的岳琳興高采烈的提起龍膽槍,飛也似的沖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