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上偶遇的兩人,在沒有相互留下微信方式的狀態下,各自下了車。雖然他給了她一張名片,但是他們都選擇了把主動的機會,留給下一次的見面。
其實對于現代人來說,添加陌生人的微信早已不是稀奇的事情,但是往往,有那么幾個人的微信,你總是希望是由對方提出的好友申請。
想象總是美好的,現實總顯得有那么一點矯情。至少Bonnie是覺得自己不會有主動打名片上電話的一天一樣。即便她知道可能只需要搜索一下,就會立刻出現對方名字。
“林經理,車子在這邊。”
Bonnie剛下高鐵,走到出站口就看見了當地銷售的小劉,劉楊。
“現在什么情況?”
“這批貨已經到碼頭,需要報關的時候,發現客戶無法接收。”
“為什么?”
“這批貨需要低溫保存,但是客戶表示暫時沒有這樣的條件可以保存他們。”
“你在開玩笑嗎?”Bonnie突然停下了腳步。
“我...”小劉顯得有點心虛。
“這么重要的問題,你們事先都不跟客戶確認的嗎?你們還能干好什么?”
“之前測試的時候比較急,原廠直接寄了樣品給到客戶,客戶又立即測試了樣品,他們并沒有提到這個問題。我們也就都以為...”
“這種事情還能靠想象和猜測的嗎?你們經理呢?銷售部經理去哪里了?”
“正在跟對方協商中。”
“協商什么?”
“看看是不是要臨時租一個冷凍庫。如果實在不行的話,只能把貨退回去了。”
“呵。雖說這系列產品是我從國外帶進公司的,這個客戶雖然是新的,一開始也是我當初聯系的。但是你們營業部賺錢的時候,也沒想過跟我市場部匯報,出事了,倒是第一時間想到我。”
“我們經理也是覺得,也許客戶會賣您的面子...他實在是跟對方溝通不了。”
Bonnie單手拿著包,另一只手拉著行李。小劉幾次想伸手去幫她,都被拒絕了。
“沒有什么溝通不了的。無非就是誰給錢租個倉庫的問題,你們協調不了,就讓老趙掏錢租個倉庫,沒什么大不了的。”
Bonnie突然變得相當冷靜。
“這...”小劉不敢回嘴。
“怎么?還有什么問題嗎?”
“趙經理說,如果客戶不愿意付,就讓我來支付這筆費用。他說是我的責任。”
小劉一個一米八的高個大男孩突然一臉委屈的樣子,讓Bonnie也是有些于心不忍。
“別哭,你越哭我越心煩。把眼淚給我塞回去,這么大一個人了。”
“林姐,你也知道我多少錢一個月,要是真的要我承擔這筆費用的話,抵上好幾個月的工資呢。我用什么來生活?這不是要逼死我嗎?”
“別說死不死的,為了幾萬塊要死要活的,至于嗎?以后怎么做大事?”
“我這不...”
“放心吧,如果這次的交易真的有問題,這么大一家公司難道還需要你一個小朋友負責嗎?要負責也是老趙負責。說起負責,你還沒那個資格。”
“真的嗎?林姐,你別騙我。”
“不然讓他當這個銷售部經理當假的嗎?有事情只會躲,只會推卸責任的話,還怎么讓他下面的人能信服他?”
“林姐,你也知道,我們這也是...”
小劉低低頭,有些欲言又止。
“行了,我比你更了解他。這邊交給我處理吧,你現在先去聯系倉庫的事情。要是這批貨的品質出現什么問題的話,才是真正的大問題。”
“我知道了,我已經在聯系當中,等一下把你送到客戶那里后,我就馬上去跟進。”
小劉快速打開了車門,把Bonnie迎上了車。
“要不,先送你去酒店?”
“不用了,就這樣去吧,抓緊時間。”
Bonnie剛坐上車,就打開了隨身的筆記本。
“這邊開過去大概要30分鐘,林姐你先睡一會兒吧?”
“你叫我Bonnie就好。”
其實Bonnie一點也不覺得自己年紀會比小劉大很多,最多也就是大個幾歲吧?老是被人叫姐,總覺得顯得很老。
“林姐,我們那里大幾歲都叫姐,您別介意。”
小劉畢竟是做銷售的,馬上就聽出了不滿。
“我就不明白了,為什么一定要叫姐?你們就那么肯定對方一定比自己大?有時候走在路上,看見那些喊姐的,真不想搭理他。”
“林姐,這個還真的沒辦法。就好像韓國一樣,到哪里都是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一樣,這個文化本來也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嘛。人家也是想跟你親近點才叫你姐的啊,總不能叫你妹妹吧?顯得更突兀。”
“什么意思?”
“啊啊!我不是說叫你妹妹突兀。”
小劉嚇得手都開始有點發抖。
“哈?”
“也不對,應該說,在路上隨便叫誰妹妹,應該都會被誤會吧?還是叫哥哥姐姐好。對吧,林姐。”
“我年輕那會兒...不對!我二十多歲那會兒,我覺得管別人叫姐,都是相當大年齡差距的。算了,我還是喜歡別人叫我英文名,既親切又不會顯老。”
“但是老實說,內地跑業務,你要是介紹自己英文名,大家反而不會覺得親切呢。”
“會嗎?”
“當然,因為真的沒有這個文化習慣。”
Bonnie突然又想起什么,關上了電腦。
“我怎么覺得80后和90后,也就差個幾歲,我們之間的文化鴻溝就已經相當深了。到底是什么問題呢?”
“你們是最后一代接受傳統教育的人,我們是最初接受第一代革新教育的人。”
“哎喲?看不出來你還挺有想法。”
“其實我覺得都沒差,只是日子越來越好了,就好像我們父母那輩看來,也覺得30歲的我們不像樣,但是不能比較不是嗎?”
“日子是過得比我們好多了,我身邊現在的很多當了父母的朋友,深怕少給孩子點什么,好像自己的童年過得多么悲慘似的。”
“林姐,你真幽默。”
“不是嗎?阿姨帶出去廣場散散步又怕曬著;爺爺奶奶在家看著又怕摔著;一到周六節假日一定會規劃好陪著孩子去哪里玩,音樂會,博物館,游樂場,圖書館等等,每一次都要換個地方。我們小的時候就是天天在外面瞎跑。”
“對對,我們那時候也是。”
“當然了,我也可以理解他們想給自己的小孩最好的教育和記憶,不過我總覺得少了磨難,哪里知道很多東西其實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到的。”
“所以很多年輕人長大后就很容易受傷,受不了苦,我現在也看不慣00后的。很要強,得不到就心里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