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后,周婷駕著車朝著城中村駛去。
她對馬亮的第一印象并不好,因為他是一個不知廉恥的連續盜竊案犯罪分子。
但在這場案件被偵破后,馬亮落網后,隨著案情的推進,重重迷霧被警方一一撥開,但卻出現了更多令人唏噓的隱情。
譬如馬亮的身世,譬如他犯罪的動機,譬如贓物和贓款的走向,再譬如那個小男孩軒軒......
一切的一切都在向周婷宣告著,這一樁案件的與眾不同,它并不只是一樁簡簡單單的盜竊案,而是兩個事實孤兒的悲慘往事。
事實孤兒,另一種意義上的孤兒,不是孤兒但勝似孤兒,有親屬但卻更為痛苦。
馬亮是,軒軒也是,兩人都在幼年時期就失去了母親,甚至親眼目睹了母親的離開,緊接著便又失去了父親的陪伴,他們的童年沒有父母,也沒有生活費。
也許就是因為這出奇的一致的經歷,讓這一對困境兒童陰差陽錯的走到了一起。
隨著線索的浮現,周婷的感受愈發復雜起來,她已經大概了解了所有案情,也知道馬亮和軒軒在這場案件中各自扮演了什么樣的一個角色。
馬亮是一個徹徹底底的竊賊,然后將偷來的贓物交由軒軒出面銷贓,周婷原以為馬亮是個利用小孩子的禽獸,可他們二人卻又是以兄弟相稱。
而且周婷可以確定,他們之間的關系是真情實感,馬亮并沒有絲毫利用弟弟的想法,因為他們得到的贓款幾乎全部都花費在了軒軒的身上。
弟弟愛吃的零食、愛喝的飲料、天冷了給弟弟買保暖內衣、給沒上過學的弟弟買一些書本教材......反倒是馬亮自己經常吃不飽穿不暖,所以才會在大雪天里露出馬腳。
這個看似邋遢又自閉的大男孩,盜竊的目的有時候過分的單純——有時候只是因為弟弟餓了,或是弟弟著涼了。
他們躺在破舊的門板上,蓋著臟臟的已是不怎么暖和的破舊棉被,就這么生活在那枯枝爛葉之中,馬亮每天晚上都給弟弟講故事、唱歌,兄弟倆一起數星星......兩人就這么苦中作樂著。
所以,即便露宿荒野,即便蚊蟲狂舞亦或是天寒地凍,軒軒都愿意離開沒有什么感情的家,跟著這個非親非故的馬亮哥哥一起生活。
周婷將車停在了一個小學附近,一眼就看到了那個最醒目的軒軒。
在警方的共同努力下,附近有一家小學愿意接納軒軒,并免去了他的學雜費伙食費等等。但由于軒軒從未上過學,所以已經八九歲的他只好去一年級做一個插班生。
他被安排在最有經驗的王老師手下。
“周警官!”班主任很快就發現了周婷的身影,沖她打了聲招呼。
“王老師好,軒軒最近怎么樣?”應了一聲,周婷問道,她很擔心軒軒無法適應學校的生活,或是與其他小朋友起沖突。
“挺好的,就是交流方面比較少,不太跟其他同學玩得來。”班主任話是這么說,但看那神情顯然是為這熊孩子操碎了心:“他今天還特地跑過來跟我說,他爸爸要回來了,特別高興。”
“哦?”
“他肯定是覺得他爸爸回來是一件大事,所以才特地來跟我講這么個事。”
“嗯。”微微點了點頭,周婷陷入了沉思。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