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赤裸裸地倒向趙國,這對秦國確實是一個打擊!秦國在與李牧的對峙當中連連失利,好幾次的進攻都被李牧逼退。如今韓國又給趙國增添了兩萬大軍,雖然不多,但是錦上添花。當秦王得知此事的時候,一下子將桌子翻了個底朝天。
“韓國鼠輩,安敢欺我!我勢必踏平韓國,活捉韓安!”秦王咬牙切齒。
滿朝文武皆撲通跪地!李斯趴在地上戰戰兢兢!李斯從韓國回來之時可是拍著胸脯對秦王說,“韓必棄趙投秦”,而且還興奮得把韓非的文章呈送給秦王。
秦王早就對韓非的軹城變法表示欽佩,接過韓非之書便把自己鎖進了屋里兩天兩夜,出來之后秦王立即召見群臣。
“韓非大才,寡人得見與之游,死不恨矣!”秦王眼冒星光地看著大臣們,“李斯助寡人得韓非之書,立一大功,寡人記下了!”
“此乃王上之福,大秦之福!”李斯雖為法家志士,文章寫得也是極好,可拍馬屁的功夫也是一流!見王上如此歡心,李斯心里也是美滋滋的。隨后秦王便下令撤回南陽的軍隊,專心地對付李牧。
誰知這韓國卻突然發生這等變故,韓非答應李斯勸韓棄趙歸秦,卻變成了連趙抗秦!陰晴不定的秦王大為惱火,李斯趕緊跪伏于地。
“臣李斯死罪,李斯輕易聽信韓非的花言巧語,以致韓趙聯合!臣請再次入韓,定逼韓歸秦!”李斯趴在地上,腦袋碰著地,絲毫不敢動彈一下。
“廷尉快快請起,寡人沒有怪罪于你之意!”秦王馬上收回臉色,“廷尉幫寡人分析一下,依廷尉之見,韓國此舉乃韓非之陰險狡詐之故,還是韓王不識時務的一意孤行?韓非與韓王的關系如何?你與韓非同窗,你暢所欲言,寡人恕你無罪!”秦王有些疑惑地看著李斯。
“以臣之見,此乃韓王的一意孤行!”李斯緩緩地起身,他再一次被秦王的英明所折服!秦王在如此氣憤之時,仍能很快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并且冷靜地分析問題。反倒是自己剛剛由于驚嚇過度說出“韓非的花言巧語”,將責任推在了韓非身上,實在是膽小懦弱之舉!李斯對自己剛剛的行為愧疚不已!現在秦王如此冷靜地問自己,自己也應當冷靜地分析原因,說出自己的真實見解,如此才算忠于王上。“韓非法家之士,韓非之書已盡顯韓非之志,天下一統才能實現法家的消除戰爭和平安定的愿望!所以韓非必然知道天下一統韓必須要亡,韓非定然不會違逆于天下大勢,所以韓非所說勸韓歸秦,盡量減少戰爭給百姓帶來的苦難,此心不假!李斯愿用性命擔保韓非之心!”李斯堅定地看著秦王,一改剛剛的懦弱之態。
“那韓非與韓王的關系如何?”秦王再問。
“韓非久居韓國,一心要在韓國推行變法強國之策。可是韓國兩代君王均是昏庸無能之主,不懂得重用韓非,韓非在韓郁郁不得志爾!如果王上能以上卿之禮厚邀韓非入秦,那秦國一統天下將如虎添翼,事半功倍!”李斯篤定地說。
“好,寡人正有此意!”嬴政興奮起來,“可是韓國如今鐵了心要與寡人作對,韓王能夠同意韓非入秦嗎?”秦王馬上又眉頭緊皺。
“這個王上不用擔心,韓安如今是狐假虎威!長期以來對我大秦是又恨又怕,可是迫于六國都是烏合之眾,沒有一個靠得住的靠山,所以就只能屈服于我大秦。可我大秦的遠交近攻之策,又必須對韓逐步的蠶食。所以韓國一直是心有怨恨而不敢言!如今趙國出現了一個軍事天才李牧,打退了我大秦的幾次進攻,韓國自以為找到了救命的靠山,要和趙國聯合抗秦。韓安此舉只能說勇氣可嘉,我們只要略施小計定能將韓安打回原形!”李斯自信地說。
“廷尉快說說,你有何計策?”秦王嬴政兩眼放光地看著李斯。
“兩國交戰打得是國力,如今李牧就算打退了我們一百次進攻,也動搖不了我大秦的國本。可是對于趙國來說,每一次的戰爭對于趙國的國家和百姓來說都是沉重的負擔,他們在人力和物力上嚴重不足,所以求和是趙國的心愿!因此戰或和的主動權全在我們大秦!如果我們派人與趙國講和,停止戰爭,趙國必定歡心不已,然后我們再帥大軍直撲南陽,趙國必不敢率軍支持南陽。到時候韓趙的聯盟會瞬間土崩瓦解,韓安還得灰頭土臉地向我們祈和!”李斯胸有成竹地向秦王分析。
“哈哈哈......好,好!”秦王拍手叫好,“姚賈,與趙講和就看你這三寸不爛之舌了,要錢有錢,要人有人,隨你調度!”秦王隨即轉向姚賈。
“姚賈定不辱使命!”姚賈興奮地說。
姚賈原本魏國人,和李斯一樣出身低微,但是也同樣是智慧過人!他看清了當前戰國的形勢,果斷選擇了秦國。為了得到秦王的重用,姚賈直接上書給秦王。由于秦國法治健全,政治通明,姚賈的上書很快便被秦王看到了!姚賈的上書非常簡單,就是十二個字“臣有計破六國,可抵百萬大軍”,秦王一向重視這些奇人謀士,馬上召見姚賈。
“姚賈,你口出狂言,說有計策破六國,能抵百萬大軍?你姑且說說,你若不說出個道理來,這些將軍們可是不會饒恕你的!”秦王嚴肅地看著姚賈。秦王的旁邊站著王翦、蒙武、蒙恬,還有其他的一些武將。這些武將怒目圓睜地看著姚賈。
“兵法有云‘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姚賈淡定自若,娓娓道來,“如果能不通過武力或減少武力的征伐,而使他國投降,此乃上上之策。兵力依托者國力也,國力依托者法治也,法治依托者政治清明也,政治清明依托者明君也。君不明致政不清,政不清致法不行,法不行致國力弱,國力弱致軍力弱。此國家興衰存亡之道,不可悖也!因此兵力之征伐,乃伐之末也。姚賈以為伐其君,攻其政,使其法治不行,國力疲弱,從而軍力疲弱,此乃伐之源也。源末結合,定能使他國速亡,事半功倍也。原本需要百萬大軍的攻城掠地,如果能使其內部腐朽瓦解,或許不用動一兵一卒,即可將城池納入囊中!因此姚賈說能抵百萬大軍!”姚賈說完依然淡定地看著秦王和諸位武將。
“哪個傻蛋君王能任你擺布!”少年蒙恬第一站出來質疑。
“姚賈不才,如王上能舍得錢財任姚賈驅使,姚賈定能攪地六國廟堂混亂,政治頹廢,忠臣被貶,將士見疑!從而使將士們無心戀戰,為列位將軍攻城掠地大大地減輕阻力!”姚賈胸有成竹地說。
“哈哈哈......好,我大秦就是錢多,我大秦的錢在國庫,而六國的錢在貴族。所以拼錢,寡人最高興了。只要你能建功,我大秦的錢隨你驅使!”嬴政拍手叫好。
秦王雖然拍手叫好,可列位武將卻面面相覷,都覺得這個姚賈在吹牛。王上雖然讓姚賈進宮議政聽政,只是拜為普通的客卿,并沒有重用,更沒有派他帶金出使他國。如今王上突然派自己出使趙國講和,姚賈大為振奮,覺得建功立業的機會來了。
“姚賈,你此次出使可有何良策說服趙王與我講和?”秦王看看姚賈。
“王上,說服趙王之事姚賈不會做,說服趙王乃趙國丞相郭開之事!姚賈只會花重金與郭開成為好友!”姚賈故弄玄虛地說。
“郭開?就是那個逼走廉頗的佞臣郭開?此人奸詐無比,心胸狹窄,你怎么能與此人結為好友呢?”丞相王綰大皺眉頭地看著姚賈。秦王也有點不理解,看著姚賈。
“丞相差矣,姚賈就是要結交各國的佞臣。他國的佞臣乃我大秦的功臣,丞相以為何如?”姚賈老謀深算地對丞相王綰說。
“話雖如此,可不是正道之所為,老臣不以為然!”丞相王綰搖頭撇嘴。
“哈哈哈......一統天下的滅國之戰,當無所不用其極,做法雖然拙劣,只要奏效就行,寡人支持你!”秦王嬴政興奮地對姚賈說。
“姚賈定攪得趙國雞犬不寧!”姚賈胸有成竹。
秦王一邊派姚賈出使趙國,一邊派人叫趙國邊境的大軍停止進攻,按兵不動。同時馬上讓王翦從藍田大營調出五萬大軍到南陽城下駐扎待命。
一切就緒之后,不到兩個月姚賈便派人從邯鄲回來向秦王稟報情況。趙王立刻同意兩國停止交戰,并且欣喜不已,但是趙將李牧表示強烈的反對!李牧表示要立刻派兵前往南陽支援,唇亡齒寒,而且韓國與趙國已經簽訂聯合抗秦的盟約,韓國也曾經派兵支援趙國,韓國有難我們不支援,等于背信棄義,為列國所不齒。李牧態度強硬,讓趙王猶豫不決!這時郭開便向趙王進言,說趙國連年征戰百姓不堪重負,如今秦國有意停戰,趙國應當借此機會修養整頓!而且郭開還向趙王說李牧憑借自己抗秦有功藐視趙王,欲在列國之中建立威信,使列國輕視趙王,列國眼中只有李牧而無趙王。趙王聽信郭開之言,立刻拒絕了李牧支援韓國的請求!李牧憤憤不已,只能作罷!
“哈哈哈......好個姚賈,果然沒讓寡人失望!”秦王高興無比,“李斯,寡人派你再次入韓,這一次務必將韓非給我帶回秦國!”
“李斯定不辱使命!”李斯雖然向秦王保證,可是李斯也憂心忡忡,因為不讓韓非入秦的并不是韓王,而是蘭兒!如何過蘭兒這一關便是個難題。
李斯突然心生一計,要不這次就不見韓非和蘭兒了,就直接向韓王要人!如今趙國背盟,我大軍又已經駐守在南陽城下,相信韓王定會樂意拿韓非換得一時的安定的。李斯打定主意,便欣然往韓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