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金翼王
大楚皇朝是人族最靠南方的一個皇朝,然而大楚皇朝的統(tǒng)治最南也只是到了天南城。
天南城再往南,就是南疆那無邊無際的群山,其占地之廣,甚至還要遠超大楚皇朝的疆域。
不過,正所謂窮山惡水,南疆群山占地雖廣,卻大都是荒山野嶺,難以生存的地方,就算偶有靈秀之地,也大都被一些強大的南疆妖族所占據(jù)。
因此,上古人族尚未分裂成如今的各大皇朝之時,疆域之所以只擴張到天南城便停止,并非是力有未逮,實在是因為南疆群山深處實在是不適合人族生存。
當然,這里所說的不適合人族生存,也只是限于普通的人族,對于修士來說,自然不會有這么多的限制,像人族最頂尖的修仙大派之一的天妖嶺的山門,便是坐落在南疆群山深處。
人族修仙界七大門派,造化道門,大悲寺,稷下學宮,百花谷,天妖嶺,圣魔宗,自在閣。
其中,造化道門為天下正統(tǒng),一向超然物外,不問世事,除非天下發(fā)生什么大事,否則造化道門中人幾乎不會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
盡管如此,從古至今造化道門的地位卻依舊沒有任何門派敢于挑釁,包括其余六大門派。
而除了造化道門之外,能在人族道統(tǒng)之爭中占據(jù)一席之地的就只有大悲寺和稷下學宮了。
造化道門雖然為天下正統(tǒng),但是因為太過超然,所以人族道統(tǒng)這塊大蛋糕其實造化道門是沒有占據(jù)多少的。
真正在人族道統(tǒng)中占據(jù)主流的其實是大悲寺和稷下學宮。
只是蛋糕雖好,如果分的人多了,自己的那份自然就少了。
所以大悲寺和稷下學宮盡管在道統(tǒng)之爭上多有沖突,但是在對外上卻是出奇的一致。
其余四大門派,除了百花谷因為完全是由一群女子組成,且一心經(jīng)商賺錢,與世無爭,沒有受到針對外,剩下的天妖嶺、圣魔宗以及自在閣,則是全被大悲寺和稷下學宮聯(lián)手排擠了出去。
在這種情況下,這三大門派就算不愿,也只能無奈退避,選擇另謀立足之地。
其中,天妖嶺選擇了前往南疆立足,并與南疆妖族結盟,因此長久以來依舊可以位列七大門派。
圣魔宗退居極西之地,勾搭上了西方的魔族,同樣維持了在七大門派中的地位。
自在閣則是遠遁海外,長久以來已經(jīng)罕有消息傳回修行界,只是因為這世間一直以來還未出現(xiàn)一個能與七大門派媲美的大派,所以便沒有把自在閣從七大門派中剔除。
換而言之,天妖嶺把山門立在南疆群山之中,也算是被逼無奈之下的選擇。
此番大楚皇朝皇位更迭,天妖嶺插手其中,未嘗沒有自覺實力大漲,想要借此機會重歸人族的意思。
而稷下學宮的弟子蘭若這個時候恰好出現(xiàn)在天南,雖然名為游學,但也未嘗沒有警告天妖嶺適可而止的成分在里面。
只是,不管是嘗試著對大楚皇朝下手的天妖嶺,還是準備警告、甚至是阻止天妖嶺的稷下學宮,都沒有想到荒獸潮會在這個時候爆發(fā)。
天妖嶺就算試圖想要通過控制大楚皇朝重回人族,但是他們依舊清楚的明白,他們的根基還是在南疆。
因此,一旦荒獸潮爆發(fā),他們就只能把精力放在荒獸潮上,無暇他顧。
至于稷下學宮,就算他們不想讓天妖嶺再染指人族的事情,但是在現(xiàn)在這種情況下也不會去拖天妖嶺的后腿,甚至于如果天妖嶺在抵抗荒獸潮的過程中力有未逮,稷下學宮也不介意去提供一些幫助。
先前蘭若在羋南議事時表示如果真的發(fā)生荒獸潮,他愿意盡一份綿薄之力,表達的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態(tài)度,同樣也是稷下學宮的態(tài)度。
畢竟,天妖嶺再怎么說也是人族修仙界的門派,而荒獸,那是外敵。
在大是大非面前,以德立學的稷下學宮還是能分得清的。
南疆群山深處。
天妖嶺山門。
按照當初天妖嶺和南疆妖族的盟約,天妖嶺山門所在,方圓十萬里皆為天妖嶺所有。
這倒不是因為南疆妖族有多大方,實在是南疆這個地方,不僅是真滴窮,而且地方也是真的大。
方圓十萬里的地盤放在南疆無盡的大山中,根本不算什么。
因此,天妖嶺在南疆群山中的生活雖然肯定是沒有大悲寺、稷下學宮那么滋潤,但其實還可以。
畢竟,就算南疆再怎么窮,地盤大了,總歸能找到一些好地方的。
不過現(xiàn)在,天妖嶺的情況好像不是太妙。
此刻天妖嶺的所有弟子都已經(jīng)被收攏到了山門主峰所在的方圓千里之內(nèi),與此同時一座龐大的陣法也是將這方圓千里完全籠罩在內(nèi)。
遠遠望去,以天妖嶺山門主峰為中心的方圓千里的范圍,全部都籠罩在一層紅色的煙霞下面。
與此同時,天妖嶺主峰之上,萬妖殿。
數(shù)道氣息強大的身影坐在大殿里。
如果沈歸看到這一幕就會發(fā)現(xiàn),大殿里的這些人,修為沒有一個是低于真仙境的。
目光在大殿中掃視了一圈,坐在主位上面的一名宮裝美婦道:“既然諸位都到齊了,有什么事妾身也就直說了。就在剛剛,妖族的金逸道友來到我宗,帶來了一些關于這次荒獸潮的消息。妾身覺得此事干系重大,所以就叫諸位過來商討一番。”
說完,宮裝美婦轉頭對著殿后道:“金逸道友,出來吧。”
聽到宮裝美婦這么說,大殿中眾人均是臉色一凝,看向了殿后。
隨即,一名穿著一身金色華服,看上去也就三四十歲的中年男子就從殿后走了出來。
走到大殿中間,中年男子對著大殿中的眾人拱了拱手,笑道:“諸位道友,好久不見。”
看到金袍男子,大殿中數(shù)人眼中均是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忌憚。
眼前的這名金袍男子,自然就是宮裝美婦口中的那位金逸道友。
然而,在南疆,這名金袍男子卻還有另外一個兇威赫赫的稱號——金翼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