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天地又是從哪里來的?眾神都認為,是從歸墟來的。傳說歸墟之下有通靈之地,是萬物的終結、歸宿。歸墟又在哪里呢?眾神都想知道,但沒有幾位神真正知曉。知曉的幾位當中,就包括精衛的生母,當年炎帝的次妻,務相與神女的女兒,也是素女的養女,罪人鯀的門徒——鹽神。
鹽神又是從哪里得知歸墟之秘的?是從罪人鯀那里。
鯀為什么知道歸墟呢?話說鯀當年沒能得到天庫良種,反因白馬生人,受王母重責,無奈之下,鯀化身為白馬逃竄。逃到大地西南,為了在無邊洪水中尋出一條路,甩掉天兵天將追蹤,鯀咬牙冒險,把手里的所有息壤都投入西海,結果使西海矗立,竟變成了昆侖丘。在這個滄海桑田的巨變過程中,鯀發現海底先是噴出熱燙的液體,繼而液體變冷,凝固為高聳的山丘。山頂白雪皚皚,消融時化為河流,向東奔流。所到之處,良田萬里,充滿生機。原來無法解決的眾生生計問題,竟然神奇地解決了。
鯀覺得所有的神奇都來自海底,也就是現在的昆侖丘。他膜拜這個神奇的地方,于是棲身在此,并創立了天極教。有一天,鯀登壇做法,突然感覺自己仿佛坐在蒸籠上,滿鍋滾燙的漿水在他的座下噴涌,冷卻后又流下鍋身。這似乎是滄海變桑田的過程,但又有所差異。在幻覺中,鯀問自己,這鍋漿水究竟是從哪里來的呢?為什么會向上噴涌呢?既向上噴涌,為什么又會流下來呢?整個噴涌回流過程,為什么好像在蒸籠一樣的球體上發生呢?
鯀想了又想,覺得天地上下,似乎各有極點,而二者之間似乎有相互吸引相互對應的關系。他想起玄武大帝大殿中的太極圖,突然若有所悟,覺得就自己所見的巨變,滄海與桑田之間似乎就如同太極的黑白兩翼。而兩翼之間,似乎不像圖示中幾乎對等的關系。不對等,才能運動,才能相互輪轉。是否是這樣的呢?鯀沒處找人求教,只能在心里打悶葫蘆。但這并不妨礙他認為自己求得了正道所生出的極樂。
鯀急于分享他的極樂。他對門徒們講,海中有大壑,也就是無底之谷,是眾水匯聚之處,此處是無的起點,也是有的終點,名曰“歸虛“。門徒們不太懂鯀所說的話。他們問,師父,您在講大海與陸地之間的關系嗎?如果說海中有大壑,這個大壑是海水,還是陸地?海中的這個大壑又在哪里呢?我們是看到海中涌出熱流,變成了陸地,但陸地上又流出河流,最后又流到了海里。那么,究竟是先有海水,還是先有陸地?鯀回答不了孩子們的問題,惱羞成怒,覺得孩子們是糾纏于大海或陸地這樣形而下的問題,才無法討論形而上的玄學問題。“你們真沒有想象力,”他恨恨地說,“你們只能理解眼見的東西,境界太低。”他的境界倒是高,無奈沒辦法用人話解釋自己深奧理論的妙處,因此既沮喪,又委屈。
直到遇到鹽神,鯀才覺得沮喪和委屈得到了紓解。從這個意義上說,鹽神不只是他的學生,更是他的知己。那時候鯀已被天庭緝拿,拘押在鹽水水牢牢底。水牢按罪愆大小分配層次,罪愆越嚴重,所處的層次越深。鯀起始很委屈,覺得自己并非十惡不赦,何以被關押在最深處?后來不知怎么虛榮心爆棚,又自思并非一般罪犯,才受這般重視。一邊這樣自我安慰,鯀一邊想,這算不算精神勝利法?再狠點說,這算不算犯賤呢?!
水牢底層關押的是所謂四惡。當日素女要在培養鹽神的方案中增加黑暗料理,把四惡都先后提出來,讓他們教育和提點鹽神。鯀就是在這種情勢下被帶到小女孩面前。沒等鯀開口,小女孩先道:“我沒看出你有哪里可以算得上極惡,居然可以列入四惡。想來其中必有特殊原因。你若能告訴我這個特別之處,我就奉你為師,讓你以我為榮。若連你也不知道自己有何特別,那也不必浪費我們彼此的時間和感情,就請回到牢底,就當我們從沒有見過。”
這開場白真是別開生面。鯀也是曾有過千萬門徒的人,從未見過這樣來拜師的孩子。也好,這孩子年齡雖小,底氣見識卻都非常人可比,似有一身真氣,全無俗骨。鯀安心考考這個丫頭,就把自己經歷的滄海桑田之變乃至有關歸墟的感悟一股腦倒給鹽神,等著看她的反應。只見鹽神眼神變得極為明亮,似乎能照亮整個牢底,她上前拉上鯀的手,拽他道:“跟我走,我請師父看看我的歸墟。”鯀驚得幾乎打跌,這個丫頭,真能理解自己的理論?!她竟然還說,她有一個自己的歸墟?!
跟著鹽神,兩人來到一個放滿瓶瓶罐罐的房間。鹽神說,她自小就疑惑,為什么相鄰如此之近,鹽水與素水之間卻有著如此巨大的差異。“是數字比例不同,才造成了這種差異。”她對鯀說:“你看,我按不同比例配伍了兩種水,每種混合水中,都植入了相同之物,果然,生長狀態都不同。”“你的意思是說,比例數字不同,能量就不同?”鯀試探著跟鹽神討論。小丫頭大喜過望:“你果然是個大宗師,一說就明白。我可是好久才想到能量這個問題。告訴其他人,他們卻都聽不懂。”鯀不由大笑:“你這丫頭!究竟我是你的師父,還是你想當我的師父?別沒大沒小,擺出這副孺子可教的高傲姿態來。”鹽神也笑。兩人雖然初見,卻能腦回路相通。這種相得之樂,使二人頓忘世俗之禮,但仍能相互尊重。
受鹽神啟發,鯀逐漸悟到,歸墟的深處,或許就是能量之源。大喜之下,他對鹽神這樣描述:“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中。”鹽神大樂,道:“師父真是促狹!怎么會想象天地之間有一個大風箱呢?不過真是妙!海底大壑如果還不能算天地間能量的總根源,那么虛空中的大壑應該算是這個總根源了。不僅是個大壑,還是個永動的虛空,可不正是個大風箱嗎?”鯀沒想到鹽神的悟性這么高,把他的理論闡釋發揮得如此完美,直感動得想要跪下磕頭,感謝所有曾逼迫或關押自己的神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