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地球254萬光年的仙女座星系,星系邊緣有一顆名為阿里埃的恒星,在圍繞仙女座中心的黑洞旋轉。阿里埃的成型時間已經很久很久了,從最初的原子云團坍塌成為恒星后,有數十億年的時間它都在浩瀚的宇宙中游蕩,后來,在經過仙女座邊緣時被黑洞所吸引,它開始圍繞仙女座的黑洞旋轉。
阿里埃的質量并不大,它只有0.8個太陽質量,但這并不影響它俘虜那些小型的、四處飄蕩的行星,也不多,它的行星只有三個,而且距離它也很遠,最近的一顆也有三個天文單位。它們緩慢的圍繞著阿里埃旋轉,好像隨時都有可能離去,但還是接受著它的光芒。
其中的一顆行星叫做迪爾,迪爾行星表面溫度只有100開左右,所以它表面的液體因為極低的溫度而凝固。它擁有著和地球一樣的液態金屬核心,核心的運動使它產生了覆蓋全球的磁場,強力的磁場又保證了大氣層的穩定。只不過它的大氣層里氧氣含量太低了,而且它身上也沒有孕育出有機物,所以它的身上沒有任何生命特征,這并不影響它的大氣層放電現象,當閃電來臨時,它們瘋狂的電擊著陸地和冰層。迪爾行星上的閃電強度是地球的十萬倍還要多。
迪爾行星靠近赤道附近有一個迪爾莫伊峽谷,這里是經常被閃電光顧的地方,只因為在四面環山的谷中有一個金屬礦石堆積的磁山,磁山拉高了地電位,它就成了招蜂引蝶的罪魁禍首。閃電擊打在山峰上,金屬礦石內的自由電子很快的會將電流導入地底,再強大的閃電都未對山峰產生過影響。
直到有一天……
迪爾莫伊峽谷上空已經有很久沒有閃電了,氣流在迪爾莫伊峽谷上空洶涌翻騰,似乎在醞釀著巨大的陰謀。也不知多少個年月,它們終于有所行動了,一條粗大無比的,幾乎要灌滿整個峽谷的閃電降臨了,最先遭殃的就是電阻較小的礦石山,它在萬分之一秒的時間內被閃電直接轟成了原子云,閃電接著在峽谷內肆虐,越來越多的物質被轟擊到原子級別,這些原子在暫時失去鍵位連接的同時獲得了強大的動能,他們互相碰撞,原子與原子碰撞,原子與物質碰撞,整個迪爾莫伊峽谷成了一個巨大的沒有次序的粒子對撞機,它比人為的粒子對撞要精彩的多,重核因為碰撞產生裂變,期間釋放的能量將亂成一鍋粥的原子們再次加速,它們以極快的速度加入到粒子對撞中,迪爾莫伊峽谷中的物質就像水壺的開水似的炸開了鍋。
當閃電停歇時,原子又重組成物質,迪爾莫伊峽谷也就成了一個五花八門的物質場,各種不知名的元素和知名的元素連接成為千奇百怪的物質,其中最明顯的就是一條長長的金屬板。這條金屬板上層是鋅下層是銅。金屬板的一頭扎在閃電轟擊出來的地下冰中,一頭裸露在空氣中。
當阿里埃的光芒照射在迪爾莫伊峽谷時,裸露在空氣中的金屬板溫度上升了,可惜的是由于四面環山,光照時間每天也就那么幾分鐘。在地底冰層中的金屬板溫度并沒有變化。空氣端的金屬板溫度升高,其中的自由電子運動劇烈起來,但是這些運動劇烈的電子被金屬板的晶格吸引并不會跑出金屬板。它們左沖右突,只能跑向了冰層端。冰層端的自由電子增多使這一端開始帶負電,空氣端的核外電子數減少使它處于帶正電的狀態。整條金屬板成了一個巨大的溫差電池,但是因為銅和鋅材質不同造成了電勢差的不同的。這樣,銅和鋅接觸的位置形成了接觸電動勢,電動勢的不同又形成了微弱的電流。
正是這微弱的電流有趣的事情發生了!
肆虐的閃電不光造就了溫差電池,它還使其中某些新生物質擁有了電路屬性,它們擁有了與或非門單元,比人為電路更加高明的是,它們可以反向運算,只不過它們就像一個一個的細胞般散落在金屬板上,每個電路單元與其他之間并沒有連接。就像一支百萬人的部隊散落在世界各個角落。其實并沒有任何作用!就這樣時間過去了很久很久…
直到有一天阿里埃這顆主序星進入到了末期,它內層的氫元素已經燃燒殆盡,只剩下一層氫殼,進入了向紅巨星的演變過程。內核的氫元素大量聚變成氦元素的同時,它的體積縮小了,現在它的內核只剩氦元素,所以它們進入了收縮階段,強大的引力與電子簡并壓(電子被壓縮到一定狀態會向其他核外電子釋放一種張力)進入對抗期,阿里埃的質量決定了它的引力足夠強大,在不斷收縮的過程中,它的核心溫度達到了一億攝氏度,氦元素在極高的溫度下發生了爆發式的聚變反應,氦閃光在一瞬間發生了。阿里埃質量虧損造成的能量爆發以光的形式輻射出來。宇宙中的恒星在氦閃光的同時,因為聚變造成的爆發性能量它的簡并態也會迅速解除,解除兼并狀態的氦原子體積會迅速膨脹,這樣會將氦閃光時釋放的能量再次吸收。但是阿里埃不同,它的內核并未完全聚變,也正是有了這個意外才有了接下來的故事。
阿里埃氦閃光的同時迪爾莫伊峽谷受到了數十萬倍的光輻射,閃電轟擊時代存留在峽谷內的原子有一部分組成物質,但更多的卻是核外電子飽和的原子堆積在峽谷內。這些自由原子的核外電子吸收到光子,它們獲得了能量,產生了躍遷,它們脫離了原子核的束縛,于是,原子們再次進入帶正電的狀態,它們急于尋找其他原子核共用核外電子。這樣,迪爾莫伊峽谷的原子云再次進入重組……
阿里埃的氦閃持續了一萬年之久,與其他恒星氦閃光想比,它顯然吃了虧,因為它向外輻射了巨大能量。結束時,金屬板上散落的電路拼接完成,它的電路比人類制作的要復雜和精妙的多,簡直就是一顆金屬做成的大腦。可惜的是氦閃光將迪爾行星上的冰層蒸發殆盡,也幸好它離得遠,不然恐怕迪爾行星已經變成了阿里埃的環繞云,迪爾行星表面溫度極速升高,行星表面的冰層都被揮發進了空氣中,整條金屬板處于同一溫度之下,它也就失去了作用,金屬電腦也沒有了電能來源,變成一灘死物……
阿里埃的能量釋放完畢,正式進入紅巨星階段。此時迪爾行星距離阿里埃這顆膨脹的恒星只有兩個天文單位。他的表面溫度升高,被氦閃光揮發的冰層變成水分子進入了迪爾行星的大氣層,大氣層中保留的巨量水分子等溫度逐漸下降之后,開始了長達數萬年之久的降雨過程。
終有一天,云層變得稀薄,久違的陽光再次照射在這片大地上,也照射在迪爾莫伊峽谷那顆金屬大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