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次回來待多久?”朱蓮笑問道。
蘇木打了個哈哈,說道:“不打算出去啦,打算在家創業呢?!?p> 朱蓮有些意外,隨后很是贊同地點點頭:“創業好啊,大石也想創業來著,然后就才建了這個豬場?!?p> “現在養豬的前景好嗎?”蘇木有些好奇。
如果能處理好污染問題,養豬也不失是一個不錯的產業,完全可以向著村內集約化養殖的方向發展。
畢竟像豬肉這些每日吞吐量巨大的消耗品,銷路幾乎不用愁的。
讓蘇木挺意外的是,從朱蓮口中得知,他們養的是土雜豬,而不是市場常見的商品豬。
要說兩者的區別,實屬巨大。
土雜豬可以理解是以前農村自家養的土豬,出了名的長得慢。
相比起市場上半年出欄的商品豬,土豬起碼得養殖上一年上下才能出欄,就周期而言差了一倍時間。
再有就是瘦肉肥肉的比例,商品豬都是經過兩種或三種外來品種雜交育成的瘦肉型豬種。
而土雜豬有無法忽略的一點是肥肉占比很大。
然后吧,土豬的肉質雖然更香更細膩,可就養殖周期和成品,所產生的經濟效益確實萬萬及不上商品豬。
“怎么會像養殖土雜豬?”蘇木挑了挑眉頭。
在他以為,這完全就是費力不討好的事情,而且還是已經被市場淘汰掉的養殖方式。
朱蓮笑了笑,也不是什么不能說的。
但解釋起原因,總有點兒讓人哭笑不得的理由,“你大石哥非要養,還說什么現在買的豬肉都沒豬肉味,就非要養土豬。”
“……”蘇木無語,他都不知道蘇大石還會耍性子的啊。
“他那人性子來了,就拗不過他?!?p> 朱蓮嘴上抱怨著,臉上笑容卻絲毫不減,還說道:“現在看起來還好啦,前幾天鎮子上一個村子辦村宴,特意過來拉走了三頭?!?p> 蘇木隨著朱蓮在兩座豬欄轉了一圈,這些豬還是純糧食喂養的,這一點從豬糞味道就聞得出來,沒有飼料豬的那種腥臭。
豬場要說大當然算不上大,但要說小也不算太小。
左右兩個豬欄,總計養著兩頭本地母豬,二十頭左右半大小豬,還有是十來頭可以出欄的大豬,目測應該一百六七十斤的樣子。
“養得好,說不定能打一下精品土豬肉的路子?!边@句話朱蓮沒敢說出口,太遙遠了。
蘇木對生豬市場不算太了解,也不好多說什么。參觀完一圈以后,便說了有番薯藤的事,朱蓮亦是開心的應了。
都是上好的青料。
番薯藤可以直接丟到豬欄喂豬,南瓜藤稍微剪掉老藤老葉也能喂豬。番薯和南瓜也是豬愛吃的,直接扔給豬慢慢啃,或是打碎了混在豬食里面投喂。
朱蓮從木屋里抽了根扁擔,想要親自過去拿。
蘇木連連阻止,這不是耽誤人喂豬么,而且就自己院子那一大堆,用扁擔背過去得要走多少次啊。
饒是他用摩托也運送了三次。
最后又是連連拒絕掉朱蓮的道謝,眼看太陽已經完全下山,他馬不停蹄地又把蘇小丫送回家,跟著去蘇二毛家還車。
遠遠的就看到蘇二毛在魚塘邊,拿著大抄網在撈魚。
“有魚嗎?二毛叔。”
蘇木把嘉陵停到二毛家門口,下車走過去。
此時,魚塘邊上已經圍了幾個看熱鬧的人,“魚毛都沒有,老二他這是閑的?!庇袀€大嗓門回應,蘇木認得這是蘇二毛隔壁家的老七,五十來歲年紀,每天都會往鎮子里跑泥水工。
“什么沒有,多著呢?!?p> 蘇二老一手拿著長桿抄網,不服氣地反駁。其后才熱情地跟蘇木打了個招呼,“阿木,等二叔撈到魚給你帶兩條回去啊?!?p> 蘇木聽著心動,晚飯還沒著落呢。家里能吃的就剩石螺了,中午飯還是就著昨晚剩下的紫蘇小河魚吃的。
“行啊,那我等著啦。”
蘇木也不客氣,跟旁邊幾個長輩問了個好,便滿懷期待地蹲在魚塘邊上等待。
但是小半個時辰過去,蘇木無語了,就如老七一開始說的,連魚毛影子都沒見著。虧得蘇二毛還一直信誓旦旦說絕對有大草魚。
“我信你個鬼?!?p> 蘇木扭頭就走,怪自己太抱希望,就一個不到兩分地的小塘,而且還是人工開辟的,連接著邊上一條溪流。
塘里繁殖了不少荷葉荷花,看著好看是好看。
但也就剩個好看。
仔細一想,這就是個山溪水的冷水塘啊,有魚也難長得大,所以怎么可能會有大草魚。
“真的有!”
蘇二毛還在掙扎。
蘇木說什么都不信了,不過他也沒空手回去,魚塘邊上蘇二毛媳婦開辟了個小菜園,油菜心長勢不錯,他鉆進去順了一摟。
話說家里院子的清理工作要加急才行,在村里要是連個菜園子都沒有,根本沒法活??刹皇谴蟪鞘?,出門尋摸個超市就能買到五花八門的瓜果蔬菜。
現在的村子連個賣豬肉的都找不到,也就是外面跑過寨的豬肉佬會隔三兩天來一趟。
夜色降臨。
蘇木煲了粥,炒了個紫蘇石螺,再煮了個蒜蓉油菜心。
搬一張小飯桌到天井邊上,就著夜風和星光,喝一口小粥,吸兩只石螺,再來根香噴噴綠油油的油菜心,也是美滋滋。
吃著吃著,他不由想到蘇大石家的豬場,忍不住上網搜了搜土雜豬的市場前景。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有些打著品牌的農家土豬肉標價到六七十塊一斤,比商品豬足足高了五六倍。
不過行情是不是真這樣就不好說了。
但就是瞅的這一眼,卻是讓蘇木靈光一閃,有了不少思路。其實自己有系統的幫助,大可以研究下精品路線。
比如特種養殖。
而且自己一個人想破腦袋也是有點蠢,信息大時代完全可以集思廣益,混下論壇什么資訊沒有呢?
他隨即想到一款軟件——
B乎!
而且這地兒他本身也算熟悉,上一輩子,曾動過回家創業的念頭,抱著學習的心態,混跡在鄉村版塊有好一段時間。
登錄上B乎,蘇木稍微想了想,迅速打了一個標題——手頭有八百萬閑錢,在農村里有山有水有地,最近有什么好項目嗎?在線等,挺急的。
八百萬蘇木當然沒有的,但這確實是B乎的正確打開方式。
有一句話不是這么說來著,“我們B乎人均985百萬年薪,你來問我修電腦修電飯煲這些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