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昆也沒有隱瞞,也沒有瞎扯淡,而是直接說到。“我今天不是買了套房嗎?這些家具和家電我都準備換新的。不過我一個大老爺們兒對于這些也不太懂。
想著牛姐溫柔賢惠,看著就是一個居家過日子的好女人,一定對這些東西非常明白吧。”
“哦,就是找我去當苦力唄。”牛青怡笑著開了一句玩笑。
說起來牛青怡還真的比李昆大了好幾歲,如今也是二十六的老姑娘了。
不過當了炮死機的業務員,每天享受著推銷出去的炮死機刷卡提成,她是高不成低不就的。
你說掙錢吧,縣城競爭大,擁有信用卡的人也不多,而且各自有著炮死機門路。
你說不掙錢吧,她也推銷出去了二十幾個。
而且只要她的客戶們每天每個月都保持著刷卡,她就有分潤。
這種不需要上班打卡,不需要體力勞動,只要廢點吐沫就能夠掙錢的工作她能不干嘛?
可是干了這個,要是普通的男人想要追她,她還得挑挑撿撿。
掙得不多的不要,長得丑的不要,家里沒錢的不要。
而人家家里當官的,想的是娶個大官的女兒,家里經商的想的是娶個大老板或者銀行的女兒。
總之她想要的男人,好像到現在還沒有出現呢。
而李昆卻很符合,這也是他愿意答應的理由。
李昆不敢承認,也不能不說話,只能尷尬的轉移話題。“我這個房子的裝修風格屬于北歐風那種簡約的,但是我也不知道這種裝修風格配什么樣的家具家電,明天可就麻煩牛姐了,買完了以后我請你吃大餐。”
“那行,明天非要好好吃你一頓。”實際上牛青怡也不太懂裝修和家具。
但是她不好意思說不懂。
可是這個買家具也不是說瞎買的,自己要是不懂的話買完了以后不搭配,人家心里肯定不愿意,自己也沒法和人家交代。
所以答應了李昆之后,牛清怡有給自己的一個同學打電話。“趙采捷,明天周五你有課嗎?”
“怎么了青怡”?第二中學的教師宿舍里,同樣二十六歲的初一美術老師趙采捷回復著牛青怡的信息。
牛青怡把自己的事說了出來。“是這樣,我不是最近在搞POS機的推銷嗎?有一個顧客,他今天買了一套三居室。裝修是現成的,不過他有點潔癖吧,想著采購一套全新的家具和家電。
因為我倆最近聯系的比較勤,所以他找到了我,畢竟他是我的顧客,我也沒有辦法拒絕他。”
“然后你還挑選不好,所以找到了我?”性格溫柔恬靜,心地善良的趙采捷揶揄的說著。
不過她倒是沒有生氣,畢竟朋友能夠想到你,也是因為你在朋友心中有地位。
牛青怡大大咧咧的,性格非常的直爽,大方。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兒,性格外向的牛清怡竟然和有些內向的趙采捷成了最好的朋友。
聽到自己的好同學這么說,牛清怡知道她這是答應了。“好采捷,你可一定要來啊,要不然我這邊丟了面子,也不讓你好受。”
“行行行,我一定過去。”趙采捷還真是拿牛青怡沒辦法。
畢竟在學校里的時候,牛青怡就是有些假小子性格,后來高中畢業沒有考上大學的她,一直在縣里混到現在,可以說鍛煉的更加不要臉了。
而趙采捷不同,高中畢業后的她進入了美術學院。
22歲大學畢業,考了研究生。
如今二十六歲了,回到了老家,擔任第二中學的初中美術老師,同時還在學校外邊兒開了一家私人的美術培訓畫室。
不過對于牛清怡現在的炮死機推銷業務,她是看不上的。
但是看得上看不上,兩個人也是好朋友,好閨蜜,更是同學。
同學有邀請,還是逛街這種女人最喜歡的事,她怎么能不去呢?
第二天早上,大家約的時間是早上九點鐘。
不過趙采捷得化妝吧,于是七點多就起來了,然后各種化妝用具都拿了出來。
什么粉底液,眉筆,眼線筆,睫毛膏,腮紅,高光亂七八糟的東西,瓶瓶罐罐的一大堆。
等她花完了,時間也差不多九點了。
而外出的衣服也和平時上課教學不一樣,是白色的絲綢襯衣,外面橙色針織衫搭陪黑色的短裙,下面是一條肉色絲襪搭配高跟鞋。
遠遠看去,有些風情萬種。
這時候,李昆已經在路上接到了牛青怡,相比有時間去打理自己的趙采捷來說,牛青怡就簡單多了。
雖然說是去幫忙采購,但是她隨時都要去工作的,所以穿著一身牛仔褲和小白鞋,上身則是一件衛衣。
“先去一趟二中教師樓,我有個閨蜜也過來幫你挑選,畢竟我不太買家具”。牛青怡有些尷尬的說著。
畢竟是自己說的,在城里有啥事都可以找自己。
李昆倒是沒在意。“二中啊,教啥的”?
雖然高中沒有畢業,但是李昆還是知道二中的,都是二中女人多,四中有錢多,一中學霸多。
想到后來,自家這么多年輕人只有二叔的侄女上了四中,大姐家了兩個孩子上了四小就可以看出來,沒錢是真的去不了。
上來就是幾萬塊的擇校費,然后住宿在那里,每天吃飯就得三十塊,你還得零花吧?兩個星期回趟家,坐車來回就得二十。
不過聽說二中美女很多的,而且還是高中生,說不得自己能用個蘋果手機換一炮。
別以為高中都是學霸,很多人都是混進去的,更何況現在誘惑這么多,有的高三女生都是十八歲甚至十九歲了。
在農村的話,基本就算的上是能結婚了。
想到這里,李昆不由得想要對那個二中老師有一些好好交往的心態。
坐在副駕駛,兩條腿疊加起來,不留一絲縫隙給人偷看的牛青怡說到。“教美術的,咋的,家里有親戚在二中啊。”
“我妹妹倒是上高中的年紀,不過也不念了,但是認識幾個老師還是好的,畢竟家里那么多親戚朋友呢,沒準哪個家里的孩子就去二中上了。”李昆說的,也是大部分家長想的。
到了后來,每一個老師建個微信群,隔三差五的就有人發紅包。
甚至有的會拍馬屁的,家里又不差錢的更是在微信群里提議給老師買輛車,讓他在路上快點,給老師買房,讓他離學校近點。
就差給老師找個老婆,給他找個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