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了我姐一頓揍的孩子,往往都會去老師那里告狀。可偏偏都是不能得逞。
老師要找家長進行教育探討,家長不在家的怎么辦?涼拌。
有時候,還真想著:如果闖了禍,家里就會回來一個人,倒也會抱著試試的心態。但是一直以來,媽媽都告訴我們,對人要有禮貌,但井水不犯河水。好言道好言,壞人唾千里。
我們并不知道在親戚眼中,甚至在隔了很多村落的路人眼中,有多么可憐。能知道的,就是按時上學,能夠中午跑快些回家拿磚頭塊壘個“灶”生火做飯。傍晚回家后,去河對岸撿一些被沖上岸曬干的小木棍,一人一小背簍。如果手上還能順帶拿幾根那就更好了。
洗鍋是沒有洗潔精的,也不能用洗衣粉,這對我們來說太貴了。洗鍋洗碗常用的,就是拿到河邊,用干凈的細沙使勁揉搓,等到搓的差不多的時候,放在河里一沖。
一切都干凈了。
彷佛什么都沒有。
開春的時候,山上有很多的草藥,山田坎上也生了很多魚腥草,有的地方叫折耳根,我們叫它“臭兒根”。
有人覺得它味道很沖,超級難聞。實際上種在土里,不湊近是幾乎聞不出來它的味道的。
“貓耳朵”一般生在長了青苔的大石頭上,而“鬼劍草”則長在山林中更多一些。“臭兒根”是比較容易挖到的寶藏。
可以賣錢,換來的錢,可以拿去買鉛筆和寫字本。
灰頭土臉,遍山坡的挖了一大籮筐;目的,僅此而已。
以往過家家的玩意兒,倒是真成了生活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