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略顯驚色,嘴角的痔搐的與裂唇平齊,兩行參差不齊的雜眉也擰成一團,薅了薅如雜草般的亂發,皸裂的糙臉滿是不解:
“汝這小輩,怎識得俺的大名?莫非來自延綏鎮?俺在延綏鎮做過幾年邊兵,鎮上小民無人不知。”
雍元驚的下巴都快合不上了,沒想到江口沉銀的張獻忠居然是個五大三粗的糙漢子,這不修邊幅的落魄模樣任誰也不會想到將來便是農民起義軍的組織者,屠殺川人,劫富濟貧眾說紛談的人物?
雍元定了定神,回想起《大明朝》小抄的內容搖頭晃腦背誦道:
“張獻忠,柳樹澗堡人士,?少時曾讀書,后參軍,當過延安府捕快,因事革職,便至延綏鎮從軍。生性剛烈,愛打抱不平,后因犯法當斬,主將陳洪范觀其狀貌奇異,為之求情于總兵王威,重打一百軍棍除名,從此便流落鄉間。敢問我說的是與不是?”
張獻忠被雍元說了個正著,在心里默默揣測來人究竟是敵是友,捋了捋稀疏的一寸二長胡須說道:
“汝究竟是何人?何以對俺之身世如此清楚?今日若不說明白,休想從俺境過的關去!”
雍元哈哈一笑,說道:
“我就是人稱京畿千手的定命閻羅!前知當下,后知五百年的雍元是也,汝的前世今生都在我的掌握之中。平常人家若想尋我占卦,那必須是千兩黃金,千里白銀,千貫銅錢,缺一不可!今日你我有緣,就不收你的銀兩了!”
張獻忠一臉鄙夷,訓斥道:
“汝這廝奸賊,尋常百姓哪得此多銀兩,分明是狡詐雌黃之徒!”
雍元攔了攔手,繼續戲耍道:
“這個你有所不知啊,在下得這許多錢財均有路數,這千貫銅錢就贈與鄉親百姓,千兩白銀賑災救民,千兩黃金呢就加固城池以擋遼金女真入侵。我也是從富商手中賺取得來,不像汝等這般傷天害理!”
張獻忠撓了撓頭,將一把磨的發亮的柴刀別在腰后,俯身作揖道:
“如此說來,倒也與俺意氣相投,兄臺如若不棄,肯不肯上得山來與俺暢飲幾杯?!今夜俺差人把官道大路巨石挪開,兄臺與眾侍衛吃飽喝足明日再行不遲啊!”
雍元略微沉默,轉頭看了看奔波一路的兵士們,大多也狼狽不堪,有的甚至拿刀的力氣都有些吃不準,從胸口掏出兩錠五十兩的白銀扔給張獻忠,說道:
“好,那我就隨你走一趟,不過我這些弟兄得勞煩兄弟買些豬羊回來做一頓大餐。實不相瞞,在下這一路顛簸不曾吃口熱乎的。”
張獻忠接過銀子吩咐手下的弟兄們去置辦些酒水牛羊,浩浩蕩蕩帶領著一行人上了山去。
土匪窩,說白了就是地勢陡峭險象環生之地易守難攻罷了。每個洞穴之間相互都有羈絆效應,一方面受天災人禍的影響,明朝的起義軍數量日益增多,老百姓紛紛揭竿而起造起反來,導致山頭上的流寇頭子也多了起來,為了防止老巢被別的土匪搶占,不得不選擇一個占領絕對優勢的地形作為大本營。另一方面朝廷的正規軍也不會放任流寇禍亂鄉民,就算為了皇帝的死任務與個人的業績也要派人出兵征剿。單論雙方戰斗力來說肯定是朝廷校場訓練出來的軍隊技高一籌,所以更得把老巢建的堅不可摧才能有與官府對抗的資格。這也是明朝末年官府對土匪流寇的安撫與圍剿并用的政策。打的過就徹底剿滅,打不過就給些糧食勸著消停兩天。
張獻忠占領的這個山確實有些獨到的布置,山口的陷阱足以讓圍剿的官兵吃個啞巴夸,如果僥幸過得關來,那么緊接著的巨石陣也夠喝一壺的,更別提還有竹尖埋伏,沙網、刀斧陣、滾油等,兩邊山洞串聯成排,陰你兩支弩箭也是猝不及防的。這就能看得出張獻忠的軍事領導才能還是中上等的。
酒過三巡自然話也多了,一邊稱兄道弟一邊大碗飲酒作樂,居然還有妹子跳舞,只不過個個眼角有淚,甚至臉上還有些許淤青。
有個甜美的姑娘映入眼簾,看的雍元眼神直勾勾的隨著女孩的舞姿擺動而晃動,張獻忠看在眼里,不在乎的說道:
“這些都是今日下山擄獲的女子,都是些富戶家里的小妾女兒什么的,好日子過久了就他娘的邁不動腿,兩鞭子就老實了!雍兄弟挑一個晚上俺送你暖被窩咋樣!”
這女子姿色倒也平常,不過有種說不出的氣質,眉心有個米粒大的紅痣,皮膚白嫩,大概十八九歲,熱淚在眼眶里打轉,但還是緊咬著紅唇忍了回去,這姿色在眾多女子里顯得格外亮眼。
雍元心生憐憫,也確實對美貌垂憐三尺,不過一夜夫妻畢竟還是太短暫,如果長久的話……
雍元想了想,決定對張獻忠施展一出看家本領,舉著碗里的濁酒與張獻忠干了一碗說道:
“張老哥有何打算?莫不是死守此山做一輩子快活皇帝?統治這么幾十個不堪一擊的小啰啰?”
張獻忠咕咚咕咚喝下一碗酒,臂膀子在嘴上一擦,回道:
“目前俺倒是沒有啥打算,不過將來俺這匪窩肯定不止這么幾號手下,俺們要殺進知府衙門,殺了那些狗官,搶了他狗日的!”
雍元搖了搖頭,嘴角微微上揚。帶一絲輕蔑的意味看著張獻忠,指著正在飲酒作樂的御林軍眾將士們,說道:
“你這幾十號慫包卵蛋恐怕連我這二十人的整編小隊都干不贏!”
張獻忠顯然被雍元這狂妄又太過自信的言語給激怒了,這正好達到了雍元的目的,隨身抽出刀來在雍元眼前晃悠,怒斥道:
“俺好心當你是兄弟,怎奈富戶就是富戶,怎會跟俺們這些人交朋友,竟也看不起俺們!你就該和大道上的富戶一個下場!”
雍元趕忙擺擺手,拉著怒火燒心的張獻忠坐下,緩緩道:
“京畿之地哪個不識我雍元?張老哥遇到我就好比那劉玄德得了諸葛亮,朱元璋有了劉伯溫,如今韓信站在你面前,張老哥不請教于我可是要后悔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