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斷案(一)
第二十三章斷案(一)
“這是縣里來的吳局長”。汪治文趕忙向紀(jì)效國介紹道。
“吳局長,你好你好”。紀(jì)效國連忙上前握手。
吳先鋒是縣里教育的負(fù)責(zé)人,根據(jù)有關(guān)人員的反映情況。吳先鋒特地從華武縣城來到了華集公社,調(diào)查情況。說道吳先鋒,這個人的童年可是在劉家灣度過的,他的爺爺和已經(jīng)死去的劉家灣村支書劉富才的爺爺一樣,那個時候都是劉家灣村里的釀酒郎。
吳先鋒的爺爺叫做吳天正,是小時候跟著他父親逃荒來到了劉家灣。也正是劉富才的爺爺劉文昌的父親給了他們一家點糧食,才讓他們一家躲過了一劫。
這樣一來,吳天正的父親一家人便在劉家灣安了家,立了戶。這其中劉文昌的父親可幫了不少忙哩。于是,吳天正和劉文昌在小時候自然而然地變成了無話不談,形影不離的朋友。
說道吳天正,我有必要和各位分享一下吳天正的事跡。
吳天正和劉文昌一樣,都是村里老一輩人手把手教出來的釀酒的好手。
可以說每年的酒日頭,村里人都是看著這幾位優(yōu)秀的釀酒郎的身影之中度過的。超過一半的釀酒郎也多半都是喜愛喝酒的。
而吳先鋒的爺爺出事情的前天晚上,也正好是吳天正剛剛喝完酒回到家的夜里。
“咳咳”,半夜吳天正又咳嗽了起來?!八览项^子,早晚有一天喝死你”。天正媳婦兒一邊說著,一邊從摸索著床沿,尋到了鞋穿上。
直奔著茶桌走去。
只聽的“噗”的一聲,一根火柴在天正媳婦兒的手中劃過。屋里頓時出現(xiàn)了淺淺的暗光火苗。
只見天正媳婦兒將那只被點燃的火柴向著蠟燭輕輕地靠過去,那剛剛?cè)计鸬陌倒饣鹈珙D時變得強(qiáng)烈了起來。
淡黃色的火球在吳天正的眼睛里不斷地?fù)u曳著,吳天正麻利地披上了外衣。
“大晚上的,你干啥去?”天正媳婦兒轉(zhuǎn)過身不耐煩地問著。
“半夜輪我的班,你記性咋還這么差。”吳天正順勢抖了抖身上披的衣服,徑直打開門朝著門外走去。
“死老頭子,你記性好?!碧煺眿D兒嘴里嘟囔著又關(guān)上了門。
吳天正出了門,抬頭一看,又白又亮的圓月懸掛在半空中。月明地一冒白。明天又是個晴天,吳天正心里自言自語地說道。
原來,村里生產(chǎn)隊在村東頭有一片菜園,長勢不錯??墒遣藞@里的菜最近老是被人莫名其妙地偷走上百顆。
生產(chǎn)隊長沒了辦法,尋不到人,便派幾個社員去看著,防止被偷。
這不,到了下半夜就輪到了吳天正看守菜園。
吳天正和村里的王老頭交接完了班,便獨自一個人躺坐在草席上。不只是白天掙工分勞累的緣故,還是上了年紀(jì)。一會兒,吳天正便在草席上呼呼睡著了。
“茬茬、茬茬”,吳天正被一陣鋒利的鐮刀聲驚醒了。
吳天正此時朝著草棚子外大喊了一聲“誰!”,吳天正迅速起了身,走到了草棚子外,向著草棚子對面的菜園定眼看了看。
此時,再也沒聽到那令人警覺的“茬茬”聲。皎潔的月光照耀著在青油油的綠葉上,四周靜悄悄的。
突然,一個人從地上爬起來,慌張地要從吳天正的附近跑過去。
“娘的,別跑,偷公家的東西”。吳天正趕忙伸手去拉他的衣服。
這時,一陣刺眼的鋒利映著那月光,從吳天正的肚子上瞬間劃過。腹部被深深地割了個大口子。
霎時間,吳天正感到天旋地轉(zhuǎn)。一陣刺痛,讓吳天正跪坐在地上,看著那個人穿著黑色的布鞋揚起一陣陣塵土。
吳天正艱難地望著月亮,眼前的景象變得越來越模糊,一些便的那么黯淡蒼白……
“嫂子,快開門,快開門”。
天兒朦朦亮,天正媳婦兒就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給驚醒了起來。
來了,來了。天正媳婦兒邊說便出去開門。
但是,眼前的這一幕,差點讓天正媳婦兒跌坐在地上。吳天正躺在草席上,被村里的幾個后生抬著。草席上全是紅色的血漬,有的干了,有的還順著流干的痕跡艱難地流動著。
幾個人在天正媳婦兒的哭聲中將吳天正放在屋里的床上。吳天正全身浮腫,聽到了天正媳婦兒的哭聲仿佛是有了點意識,頭開始晃動了起來,干裂的嘴唇張了張,似乎是想要說些什么。
天正媳婦兒嗚咽著,對著吳天正喊著:“老頭子,你說啊”。吳天正吃力地抬起顫抖的手對著茶桌指了指。
又像一個孩子般地緊緊地拽住天正媳婦兒的手,像是看中了什么東西,央求著天正媳婦兒。
天正媳婦兒望向茶桌,那個銅質(zhì)的酒壺依舊靜靜地站立在茶桌上。就像是每次吳天正放工回來,翹首期盼地等待著吳天正將它輕輕地拿起。
吳天正死后,葬在了一片玉米高粱地的旁邊。聽天正媳婦兒說:“吳天正生前最愛玉米和高粱”。每過秋收,吳天正的墳旁,伴著幾聲蟋蟀的叫聲,總是有那一片片令人思念的高粱紅……
黃土地上刮著那高粱醇香的微風(fēng),葉子像那釀酒郎一樣熱烈地?fù)u晃著。云霞的紅暈點點留影,映著魂牽夢繞的一抹高粱紅。
雖說,人死后什么都沒了。但是,吳天正的兒子吳心元卻是他最不能割舍的。
到了吳天正的兒子吳心元這一代,家里的光景便漸漸好了起來。吳心元從下就喜愛讀書寫字,為此吳心元在村里可是逢人便夸。
這樣一來,劉文君的父親劉慶和吳心元在村子里可是稱的上兩個成績優(yōu)異的學(xué)生。
雖說,在村里有的人說著吳心元,說什么“沒人要的孩子等等”。但是,在村子里每個人的眼中吳心元都是十分努力的。
到了吳心元中年的時候,不知什么原因便從劉灣村搬走了。
那個時候劉家灣的村民可是十分的疑惑。
他們?yōu)槭裁窗嶙吡四兀?p> 有的村民還打聽著吳心元帶著妻兒搬到哪里呢?居然還出現(xiàn)版本十分不一致的大量的猜測。
也有的村民。破口大罵。說著:“當(dāng)初他們逃荒就不應(yīng)該進(jìn)劉家灣。換句話來說,就是不應(yīng)該讓他們在劉家灣安這個家,落這個戶”。
吳心元這次的全家搬離事件,在當(dāng)時的劉家灣村民手里被看成了是一個極其丟臉的事情。
“吳局長,你先坐”。紀(jì)效國趕忙拉著吳先鋒的手,扶著他坐到了紀(jì)效國的辦公座位上。
“不了,我先到考生家里了解了解情況“。吳先鋒看了看手里的表,對著紀(jì)效國擺了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