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晨龍后些才知道,雷陽中學雖然面向全縣招生,但絕大數的生源仍舊來自為附屬子弟小學,這些學生經過小學六年的朝夕相處,早已熟絡彼此。剩下的少數來自縣城其他街道和各個鄉村小學,人數頂多占比五分之一。趙晨龍小學時學習成績突出,村民都是贊許有加,他也享受其中,然而第一次讓他心里受挫的,是第一堂英語課。這是他第一次接觸英語,此前的他連26個英文字母都背不下來,而在老師課堂詢問調研后,他發現只有他和個別幾個人舉手表示沒有基礎,那幾個人也是來自各村屬小學,其他的同學都已經在小學階段進行了三年的學習。這讓他感到憤怒,感到不公,也讓他逐漸認識到他和大家是有區別的,盡管此時并沒有認識到這是鄉村教育和縣城教育條件懸殊的差距,他想到的只是自己和他人能力上有差距,而且差距是那么的巨大和明顯。他現在看到那個喳喳咧咧,胖胖乎乎的英語課代表甚是不順眼,“我一定要把他比下去,尤其是英語課程!”他心里暗自命令自己。
一個月過去了,他和好多同學也慢慢的都熟絡了起來,他發現這些子弟學生家境都很富裕,穿著漂亮,文具也多樣,還經常討論著一些他之前聞所未聞的事物,這讓他感到自卑而又敏感,甚至有人在課間肆無忌憚的打鬧大笑,他都認為是有人在嘲笑他。好在,月考成績出來了,他取得了班級第六名的成績。這讓他感到些許安慰,并不是他滿足于這個成績,而是因為班主任說過,可以按考試排名,讓前十名的同學自由選擇座位。他終于可以離開這個特別的位置了,等輪到他挑選座位時,他選擇坐到了英語課代表的旁邊,成為了英語課代表的同桌。雖然他的英語有一定的進步,但是他并沒有感覺到入門,只憑著死記硬背才勉強及格,如果可以再多考三十分,那全班第一的位置應該就是他的。在他心里,具體坐在那里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挨著那個驕傲的英語課代表,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這是他從電視劇里學到的法則。
這個胖乎乎的英語課代表叫張隆隆,看到趙晨龍的到來,他表現出了應有的微笑和禮貌,雖然每天進出教室都路過趙晨龍的座位,但他們還并不太熟。張隆隆在英語單科最高分成績的帶動下,總分剛好排在趙晨龍前面,他選擇了靠近講桌的第一排。張隆隆也發現,他這個新同桌除了英語成績外,其他每門功課都很棒,而且較為平均,沒有偏科,盡管都不是單科最高分,他頓時明白了趙晨龍坐在他旁邊的原因,這讓他感到一種被崇拜和被需要的感覺,這種感覺很享受很奇妙。同時他也覺得這個趙晨龍很可愛,看見他那可憐的分數,“我得拉他一把,讓大家知道跟我坐同桌是絕對正確的選擇!”張隆隆對自己這個想法感到十分得意。而張隆隆絕對不會想到,讓趙晨龍在多年后還能想起他的原因并不是因為他幫助趙晨龍提高了英語成績,而是因為他在無意中開了趙晨龍和另一個女同學的玩笑。而這個玩笑,引起了今后一個長久的故事,故事的開頭卻是趙晨龍對這個女生的無視和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