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遇見你是在記者節活動的前一天,那天是彩排日,你作為活動的主持人出現在了彩排現場。后來我才知道,你和林澈是高中同學兼室友,又考上了同一所大學,只是不在同一個專業,林澈主修的是廣播電視編導,而你是播音主持專業。你在大二時留任了攝影部,成為了攝影部部長,而攝影記者又是新聞記者采集編寫新聞的一個得力助手,自然而然地你們攝影部和林澈的記者團合力組成了每年記者節的主辦方。本來今年你應該將主持的工作留給新入干事專心幕后的,但因實在找不到合適人選,你只好又一次擔任了記者節的主持。雖然我們學校和你們學校有合作排練的節目,但你很少去監督和陪練,而你和另外一位女主持的主持練習一般是私下單獨進行,所以這一個月下來,我在兩個學校之間來來回回,卻從未遇見你。
我以為我這幾年的變化足夠大,但你的改變更讓我驚訝。記憶中的你干凈又明朗、陽光又靦腆、笑容很溫暖,像極了小說純情的初戀對象,但現在的你眼神略帶輕佻、笑容略顯輕浮、舉行略有曖昧,一瞬間讓我不禁懷疑我是不是認錯了人,但明明還是那對眉眼、那個側顏、那和朋友嬉鬧時熟悉的笑聲,還有之前一直納悶的林澈的熟悉的名字和見面時陌生的臉,原來高中在你寢室門上貼著的成員名單中曾經看到過這兩個字……這一切都在向我證明你就是那個我暗戀了將近四年的男孩,姜遠兮。
記者節活動當晚,除了精彩有趣的節目之外,微信上墻也是一大看點,觀眾可以關注活動的公眾號,發送彈幕為自己喜歡的節目或者人應援,舞臺上方有一個小屏幕,后臺會在眾多彈幕中選擇適量放于屏幕上,稱之為“上墻”。那晚上墻次數最多的大概就是你的名字了,“淪陷在姜遠兮的聲音中無法自拔,男神活動結束后跟我去約會吧!”“下次想跟遠兮學長一起去外拍學技術,學長一定要記得帶著我哦”,“姜遠兮撩妹技能十足啊,上一屆的學姐這一屆的學妹都拜倒在他的牛仔褲下”……等等諸如此類的應援語一直到活動結束才停止出現在我的視線里。不管是在高中還是在大學,你身邊最不缺少的就是女生了吧。
一連串的節目過后,晚會氣氛達到高潮,記者節的highlight——頒獎典禮也適時展開,典禮不僅只是頒獎,還包括作品的現場評選。因為剛加入部門的小干事們還沒有多少實踐機會能夠產出好的作品,所以按照慣例,參與評選的是上一屆的作品,為了公平起見,觀眾在投票時是不知道作品的作者的,單純根據攝影風格或寫作水平或個人喜好來進行投票,這樣也就適當避免了人氣對投票結果的影響。
在攝影作品評選的這一部分,我把票投給了“我自己”。因為在瀏覽參賽作品時,我驚訝的發現有一張作品的主人公竟然是我。雖然只是一個背影看不到臉,但那件連帽的卡其色衛衣我是記得的,買之后我只穿了那一次,之后連續的降溫我也沒有機會再穿了,連南伊都不知道我有這么一件衣服,所以幾乎沒有人知道這個背影是我。
我一直有個愿望:漫無目的地坐公交環游城市,那天冷不防地就去做了。在公交從一座大橋上經過時,我被一片在太陽照射下波光粼粼的湖面吸引,毅然決定在下一站下車,然后原路返回在大橋公路的人行道上走走停停、欣賞湖景。照片大概就是在這時候拍下的吧,秋日暖陽照耀著湖面,微風輕撫著我的秀發,公路上的車輛紛紛擾擾,我一個人的腳步孤單卻堅定。
投票結果出來后對優秀的作品和作者進行頒獎時我才知道,這張照片是你的作品,榮獲第一名。你在介紹作品時說這張照片是你某一天外出找靈感時偶然拍下的,你自己也不知道這女孩是誰,但你希望所有女孩都像照片中的女孩一樣堅定勇敢地走自己的路,不為身旁喧囂所影響,所以你給作品取名為“你已亭亭,無憂亦無懼”。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你在說這話時臺下的女孩一陣歡呼激動,但你的視線卻在,我這邊?
我想我是被你撩到了,晚會的后續部分我也沒多注意看,迷迷糊糊聽到主持人宣布晚會結束,請主辦方全體人員上臺合影留念。兩個學校的四個部門人數眾多,上臺合影時一片混亂,推推拉拉中我也不知何時你就站在了我身邊,你一臉燦爛,微笑著對我說你好,我也禮貌性地點了點頭。這句你好我等了多少年,但卻只是兩個陌生人之間的問好;你的微笑在我夢中出現了多少次,但此時卻只是兩個陌生人之間的曖昧。
攝影師喊一二三拍照時,我似乎聽到你在旁邊說,“多虧了你我的作品才能得獎”?我疑惑地轉頭看你,明明你在臺上說你也不知道那女孩是誰。就在這時“咔嚓”一聲,攝影師記錄下了這一刻,照片中的我剛好轉頭看著你。
拍照一結束你就離開了,我到最后也沒來得及問你為什么那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