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章
艾瑞克上了丹尼爾的車,“兄弟,你們最近怎么樣?”
丹尼爾:“好極了,上帝!”
艾瑞克不解:“怎么就好極了呢?”
丹尼爾:“說實話,老板是個不懂技術的人,但是老板對互聯網、科技、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想象!”
艾瑞克大吃一驚:“F**K!老板不懂技術?”
丹尼爾:“EASY,EASY,一開始我也覺得一個不懂技術的老板估計是個傻叉!”
“雖然面試的時候有個懂技術的人,但是那個PM并沒有讓我覺得有吸引力。”
“真正有吸引力的人是老板,你和他聊天就知道了,他對產品的要求很高,而且對應用的場景要求也高,關鍵是,踏馬的老板是個踏馬的特別有想象力的人!”
“踏馬的他只是給我們目標,并不關心我們怎么做。”
“最瘋狂的是,他說:只要你能給我成果,我不管你是拿槍出去搶還是炸了白宮,只要能給我成果。”
“只要能給成果,就算我們說炸了國會山就行,他踏馬的說,那就炸了它!”
艾瑞克感覺來錯了地方:“聽起來是個瘋狂的資本家。”
丹尼爾:“對我們技術人員來說,能尊重技術的,就是好老板,管他是什么人?”
艾瑞克聽了,點點頭。
“如果真能給我們一個展現自己對技術的施展空間,不為了賺錢而對產品指手畫腳,試試未嘗不可。”
何韜蘇坐在之間的辦公室里,說是辦公室,其實就是個大展廳,背后是玻璃組合而成的墻壁,而房間挑高有7米,面積倒是不大,也就是四十來平,放了一張辦公桌、電腦、老板椅、幾張椅子而已。
老板的辦公室所有人都可以直接看到,何韜蘇也沒弄什么裝修,自己平時也不在,這邊是給產品經理或者說,CEO的位置,工程師之間還是不要整太多的階層分化什么的。
辦公室在整個辦公樓的北面,不用擔心日曬,左右兩側都是走廊,中間是中庭,下面就是綠植和一堆沙發、卡座、以及一些形式各異的辦公區域。
說是辦公樓,感覺更像是一個游樂場。
技術類公司就不要搞幺蛾子了,那些程序員也不會懂這些東西,還不如大家都省事一點。
那個跳脫的丹尼爾說今天有個大牛要來公司參觀一下,順便想和他聊聊天,何韜蘇有點納悶:我又不懂技術,對產品也只是有個概念,只知道自己想要一個什么樣的產品而已。
你一個技術大牛和我有什么好聊的?
張嘉欣和林霜雪帶著李寒煙在辦公區亂逛,這里他們都是第一次正式進來,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走走看看坐坐停停。
艾瑞克進來后先遇到了這三個女人,愣了一下,丹尼爾沒當回事,直接帶著艾瑞克往二樓的老板辦公室走去。
艾瑞克給三個人點頭致意了一下,繼續走自己的路。
李寒煙看著艾瑞克:“這人是咱們中國人吧?看著有點怪怪的。”
張嘉欣說:“可能是移民過來的,應該有些年頭了,身上的中國味兒有點淡,但是合眾國的味兒也沒那么濃。”
林霜雪點點頭,她全世界跑著開學術會議,見的人多了,以前是不善交際,現在是變得開朗了,就會更主動的表達自己的觀念。
何韜蘇沒和艾瑞克客氣,見面沒像兩個中國人一樣寒暄半天有的沒的,而是直接了當的談自己的想法:
“艾瑞克,我并不是個技術人員,我只是對產品有很嚴格的要求,所以你要是想和人談技術的話,那么你肯定會失望的。”
艾瑞克:“說實話確實有點失望,不過咱們中國人有句話說的好,來都來了。”
后面用的是漢語。
何韜蘇笑了起來,也用漢語:“來都來了,我不妨給你講講我對這個視頻會議軟件的要求吧?”
艾瑞克:“洗耳恭聽。”
“會議是企業生產的核心環節,也是拉低公司運轉效能的重災區。傳統的開會模式往往是一個人講,參會者聽。為了一場會議花費了多少時間制作文檔?會議的時間分配會不會被意外打亂?頭腦風暴環節很多時候是不是成為了一場拉鋸戰?”
“我希望我們的這個產品是一款與眾不同的視頻會議產品。”
“首先:我們在會議開始的時候,應該是已經把會議的主題全部分發到了參會人員手中,大家一開始都是在用手機或者電腦靜默閱讀,理解會議的核心。”
艾瑞克點點頭。
“等大家都讀完了,就進入到討論環節。這時候,會議的發起人才會開始主持會議,有條不紊地跟著文檔,一一討論和解決備注里大伙兒提出的質疑、意見。”
艾瑞克聽到這里眉毛挑了挑,有點意思。
“會議過程中,如果遇到某個項目或者流程并非是主持人主管,有些問題并不能馬上回答,想要請教相關同事有時又會特別麻煩的時候,就可以直接在我們的軟件里呼叫相關同事,即便相關同事此時并不在會議現場,也能夠快速收到軟件的提醒,并且回復這個問題。”
艾瑞克直接坐直了,表情變得非常嚴肅和認真。
“我對這款軟件最大的要求就是視頻在丟包率40%的時候畫面依然清晰流暢,丟包70%的時候畫面依然清晰”
艾瑞克皺起了眉頭,開口打斷:“這似乎很不容易。”
何韜蘇笑著說:“如果很容易的話,我為什么要來合眾國做這件事?”
艾瑞克繼續沉默,不過沒有一開始那么輕松了,不斷地在咬自己嘴唇。
何韜蘇接著說:“對音頻的要求也是一樣!甚至為了確保質量,我可以考慮公司分成兩個業務部,一個專門處理視頻,一個專門處理音頻。”
“兩個業務部一個在列克星敦,一個在硅谷,當我們的產品初步研發成功以后,業務部門之間將采用我們自己的產品來實現溝通。”
艾瑞克驚呆了。
“這樣才能讓我們的人在使用的過程中,自己找到問題,進而完善自己的產品。”
何韜蘇斬釘截鐵的說:“研發人員如果連自己研發出來的產品都不使用的話,那不是開玩笑嗎?”
艾瑞克緩緩點了點頭,這個老板可真夠狠的,但是這才符合他的理念!
“當然,對于現在已經有的這些視頻會議軟件,我們也不能一概視而不見,我們前期的產品應該是在綜合了WEBEX這些產品的基礎上,拿出我們的東西,然后不斷地優化。”
何韜蘇說:“先在他們的基礎上拿出一個半成品,然后兩個團隊之間互相競賽,最后產品在小團隊內部不斷地迭代。”
“等小團隊內部的迭代完成之后,會拿來在國內我的整個公司內部使用,同時,魔都的一家大型地產商也有興趣使用我們的軟件,幫我們測試產品。”
艾瑞克愣了一下。
何韜蘇繼續說:“這個軟件前期應該沒有比地產行業更加適合的測試場景了,不論是視頻還是音頻的丟包,在地產商的會議中遇到的頻率會很大,所以地產商的支持,對我們來說也是個產品升級的過程。”
“我要我們的產品從一上市開始,就是成熟的,后期只要不斷的提升服務品質,不斷地加入一些新功能進去就好。”
艾瑞克還是有點呆,這個老板這么牛呢?產品還是個概念,就有地產商直接預定了,您和地產商是什么關系?
看出來艾瑞克的不解,何韜蘇笑了笑,“我在國內是做電商的,而這個地產商在魔都是非常有實力的,同時也是我夫人娘家。”
艾瑞克一聽,放心了。
這就是典型的有錢,不怕后期沒錢搞研發,加上本身就是做電商的,對互聯網也是有了解的,就算不夠專業,但是想糊弄是不可能的。
何韜蘇:“我希望半成品能夠在12個月以內投入使用,小團隊內部迭代的速度能夠控制在6個月以內。”
“聽丹尼爾說你之前就負責的WEBEX,怎么樣,對那款產品如今的評價,你覺得如何?我先說我的,不好用,很不好用。”
艾瑞克本來也想說這個,一看被對面的人先說了,只好點頭附和。
“我也覺得不好用,應該有更好用的產品出來,更加簡單、方便、易用。”
“不過,異地辦公是不是有點,太冒險了?”
何韜蘇仰靠在椅背上:“異地辦公確實在現在來說有點冒險,但是不冒險的話,能不能很快的催成產品呢?這件事在某種程度上也會促成一種企業文化,就是對自己產品的‘信仰’!進而形成形成我們公司的技術風格:較勁!——如果自己開著會都出了問題,那么到時候提高改進的動力才是最大的!”
艾瑞克在心里過了一遍:“較勁!”
何韜蘇繼續說:“我雖然不是個技術人員,但是我希望我們拿出來的每一款產品,都是較勁出來的!產品至上就是我對這家公司的期望,如果不能提供足夠優秀的產品,那么這家公司做出來的將一文不值!”
“產品的技術含量、服務質量、消費者的認可度,這將是我對這家公司的評判標準!”
艾瑞克聽了有點燃,不過還是問了一句:“那么您不考慮收益或者利益嗎?”
何韜蘇擺擺手:“產品是工具,工具好用就行了,好用的工具本身也許不值錢,但是工具本身能給人創造更大的價值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