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麗當時找蘇予是怎么說的呢。
那幾天蘇言總是單獨帶著蘇予出門,回來后蘇予臉上的表情總是帶著困惑,彭麗作為旁觀者,對于他們二人的感情可以說是看得最明白的一個。
在蘇言讓蘇予閉關結丹的那天,彭麗就先找了蘇予。
她把蘇予單獨叫到她的辦公室,“小予,你是不是喜歡言言?”
“我當然喜歡言言!”
“那你的喜歡是不是可以保持一輩子呢?是不是不再喜歡其他女孩子的那種喜歡呢?是不是不愿意言言以后跟其他男孩子結婚生子那種喜歡呢?是不是想永遠占有言言的那種喜歡呢?”
彭麗幾連問將蘇予問楞在原地,前面說過彭麗不是個拖泥帶水的人,再三觀察確定了蘇予對蘇言的感情以后,彭麗打算給蘇予提個醒。
蘇予呢,在聽到彭麗的問題后先是愣住,然后設想了一些彭麗問題中的場景,發現不管是哪一種,他都不能接受。
于是聰明又虛心的蘇予立刻問彭麗自己應該怎么做。
育幼園的孩子早熟不是這個時代才有的事,就像是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育幼園的孩子雖說日子過得很好,但心智終究是比那些家庭幸福父母雙全的孩子更為成熟。
彭麗的問題拋出來后,蘇予就立刻明白彭麗是在給他傳授經驗。
于是在接受完彭麗的一同教育后,蘇予在結丹的時候就不斷在想,彭麗不知道,只看得到表面的蘇言,學習成績優異,情趣愛好上也拿過很多獎。
反觀蘇予,蘇予可能像學霸,但蘇言卻像是學神,蘇予最多算是個天才,蘇言卻已經上了神壇。
哪怕只看表面,蘇予配蘇言還是差了一點的,所以彭麗給蘇予灌輸的都是要努力強大起來,要配得上蘇言。
但是蘇言給蘇予的沖擊有多大呢,大概就是讓蘇予認清了現實,明白也許自己永遠也比不上蘇言的現實。
他閉關期間一直在想,到底自己有哪些地方可以吸引到蘇言留下為他駐足呢,想著想著,就將他自有記憶以來倆人之間的相處全部過了一遍腦海。
這才發現原來言言從來不覺得自己配不上她,更是在很多方面把他顧得很好,然后想到這些的蘇予一開心,就順利結丹了。
“言言,麗媽媽告訴我,如果我想要和你在一起,我一定要加倍努力才可以,
但是我想,就算如今的我還不足以達到你的高度,就算我一輩子也無法與你比肩,
但我喜歡你卻是認真的,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是我不斷問自己以后得到的答案,
就算是一輩子都配不上你,我也要喜歡你一輩子,
因為喜歡,本來就應該是一件嚴肅、認真的事。
我喜歡你,不懼時光的流逝,不懼世人的流言蜚語,
我喜歡你,喜歡到這一輩子,這個世間除了你,我無法再讓其他人進入我的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