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孝出了門,春蘭小兩口也是各忙各的。最近大花食量大,春蘭想方設法給它多準備吃的,地里剛長出來的嫩草,拌上煮爛的紅薯干和水,一天兩頓??粗蠡ǖ畝親右惶焯齏篤饋恚@個月就要生了。這要是生個十來個小豬,拿什么喂養,家里也沒幾個紅薯干了,只吃草是肯定不行的。春蘭一時想不出好辦法,總不能又去打大那里的主意吧。
日頭偏西,春蘭割了一筐嫩草回來,李永孝已經回到了家。還買了一包豬頭肉帶回來,看起來心情不錯。兩家連豬加人六張嘴,春蘭每天忙的團團轉,這剛日頭偏西,就去給春生和大準備好晚飯?;丶以俳o李永孝父子做吃的,父子倆吃飯的時間,把大花喂了,自己吃幾口飯又得洗碗刷鍋。
今天李永孝買了豬頭肉,春蘭把家里結婚時沒喝完的酒給他們爺倆倒一壺,兩人喝著酒,各想心事。今天都沒怎么吃菜,等著春蘭,等春蘭喂好豬坐下來晚飯才算正式開始。
春蘭一邊吃飯把家里母豬生仔的事說了一下,主要還是以后這些豬是家里的一項大收入,只是拿什么喂養成了問題。爺倆也沒主意,春蘭又給他們加了一壺酒,李永孝又喝了幾盅,看了看春蘭和李闖,掏出十個大洋放在桌上,讓春蘭收起來。
春蘭這下定了心,吃飯洗碗也輕快好多。晚上小兩口躺在床上,春蘭還一個勁夸公爹,不過對于這錢要不要去買豆子玉米喂豬,春蘭犯了難,總覺得不劃算。夫妻倆盤算著用這錢做點什么。
第二天一大早,鄰村賣豆腐的老韓吆喝著“豆腐噢”,在村里叫賣。老韓快六十了,家里祖輩做豆腐,年輕時家里有手藝,娶了媳婦那叫一個俊,人又干凈利落,叫豆腐西施一點不為過。一個弟弟年輕時父母送去讀了幾年書,在縣府里做事,老韓兩個兒子十幾歲就跟著叔叔在縣里,聽說這幾年都經營的不錯。老二剛說了門親事,女方家在縣里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老韓賣豆腐要兩三天才來一趟村里,因為不是每家天天都吃得起豆腐,幾天來一趟剛好。今天春蘭高興,想割多幾斤塊豆腐,足夠兩家人吃的,放點白菜一燉,那叫一個鮮。白菜豆腐保平安,那個年代農村人吃不起肉,吃點豆腐,現在大家都知道是補充點植物蛋白。
春蘭嫁過來還是第一次光顧老韓豆腐挑子,生意人走街串巷,春蘭在幾個村有兒子人家,誰都認識她,能干,俊俏,會過日子。老韓當初都有心想讓小兒子回家娶了春蘭,經營他的豆腐坊。弟弟讓他把眼光看遠一點,畢竟弟弟讀書人,說的不會錯,這才打消這個年頭。
老韓招呼著春蘭,把稱給的高高的,春蘭嘴也甜?!按蟛畝垢齙木褪嗆貿裕@手藝可是要祖輩傳下去啊。”“可別提這個,我這手藝快失傳嘍?!貝禾m仔細一打聽,原來老韓兒子怕女方嫌棄自己家是賣豆腐的,讓父母去縣里住。這不手藝做不下去了,再說自己也老了,兒孫都進了城,誰還愿意學這吃苦受累的手藝。
春蘭聽了心思一動,自己要是和李闖學會這手藝,以后就算發不了家,那也餓不到人了。想到這春蘭試探著問:“哪大伯就沒有合適的人學你這手藝?”“有道是有,不過那些親戚朋友,你嬸一個看不上,她那個人愛干凈,眼里容不下幾個人?!薄澳譴蟛X得我怎么樣,我也是愛干凈,喜歡收拾家里。”“你到不錯,以前你沒嫁出去,你嬸還夸你,想把你娶回家做兒媳婦呢!”“我可沒那福氣,大伯家的哥哥都在城里做大事的,哪會看上我。我還是跟嬸好好學習做豆腐吧?!?p> 和老韓說好,春蘭拿了豆腐回家,晚上吃飯時一家三口商量著學做豆腐的事。李永孝對這些事也不上心,但是學歸學,自己那八塊大洋可不能再拿出來了,那是留著看小翠的。李闖春蘭本就一條心,而且做豆腐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大花未來一家十幾口子吃飯問題解決了,豆腐渣可是他們的美食。
生活有了新的方向,春蘭做了簡單的部署。這幾天,湯湯水水的兩家自己做,干的春蘭準備了三天的,自己要去老韓家學手藝。四個男人無一反對,連小白眼都在牛棚叫了幾聲,算是投了贊成票。
第二天雞還沒叫頭遍,春蘭急匆匆起床梳洗,換了一身干凈衣褲,雖然有點舊,但是干活穿剛剛好。頭發挽成一個髻,用包網系好。李闖也翻身起床,匆匆忙忙洗了臉,天太黑李闖不放心,一袋煙的工夫,兩人來到韓家。韓家院子里已經一片熱氣騰騰,兩個方形的木槽中,兩塊用白色紗布包著的豆腐已經成形。正在擠壓水份,水分少了,豆腐實惠,燉的時間長也不容忍爛。
春蘭一看來晚了,趕忙挽起袖子,去收拾鍋碗瓢盆,老韓媳婦看著春蘭一樣一樣有條不紊的從廚房到磨坊,把一晚上兩口子用過的東西清洗干凈,一一放好,又把地上打掃干凈。老韓媳婦看著春蘭做事,每做一件事都是自己想要做的,而且方法順序,都和自己想的一樣,看著收拾好的一切,心里別提有多舒坦。
老韓看著媳婦的眼神就知道,這個徒弟,老婆是一定要收了。韓大嬸這時叫春蘭出來歇會,春蘭應了一聲,看到春蘭鼻子上一層細汗。大嬸心疼到:“做豆腐是個辛苦活,一年360天,沒睡過一個好覺,這么俊的閨女,真讓人心疼?!貝禾m忙到不怕辛苦,這點苦自己吃的了。說著抬眼看了看嬸,快60的人了,兩鬢霜白,眉目中依稀可見年輕時是個多么俊俏的女人。
大嬸做飯,春蘭給她打下手,因為一夜勞累,加上老韓大伯還要挑著豆腐去叫賣,韓家的早餐還算豐富,新采的香椿葉炒雞蛋,辣椒炒蘿卜絲,豆漿里面放了點米,做好的餅子在鍋里蒸熱。
老韓吃的快,挑著豆腐挑子走了,留下春蘭和嬸,喂了家里的雞鴨,兩人說了會話,特別投緣。大嬸讓春蘭吃了晚飯就過來,晚上在她家睡會,不要跑來跑去。又讓春蘭把剩下的豆渣帶回去喂豬。
回到家里,四個男人都還省心,吃了早飯,還收拾一下才各自出門,春蘭喂了大花,又是一番洗涮。一天下來累的倒在床上就睡著了,現在還要學手藝。十六七歲就成兩家的掌舵人,以前的那些美好設想,不知要付出多少辛勤付出才能實現。
人忙碌起來,就不會想那么多。吃完晚飯,春蘭一個人去了韓家,韓嬸正準備泡發黃豆,每天準備五十斤豆腐,就要泡發十三斤黃豆。半夜時分,黃豆泡發,套上小毛驢磨。春蘭和韓嬸泡好黃豆就休息去了,老韓是下午回來吃了飯就睡下了。春蘭睡了一會就醒來,去看看豆子泡的怎么樣了,用手捏了一下,感覺硬硬的,又去睡,一連起了三次,每次都要用手捏一下。第三次,捏的時候,感覺已經軟爛,豆子大了將近一倍。
這時韓嬸也起來了,常年的作息習慣身體像裝了鬧鐘一樣準時。就算半夜時分,韓嬸一樣梳洗一番,整個人干凈利落。到驢棚用掃把把驢身上刷了一遍,牽到磨道,套好蒙上眼睛。春蘭一勺一勺的往磨眼里添著泡發的豆。韓嬸坐在一邊,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話。告訴春蘭今天起來看豆子是對的,因為一年四季,氣溫不同,豆子泡發時間不一樣,只有掌握了豆子要泡到什么樣最合適,才知道每個季節需要多長時間。倆人還聊到年輕時,自己磨豆,老韓一個人睡不著,就來陪她,被婆婆罵?,F在想想婆婆也對,老韓白天還要出去賣豆腐,不能把身體累垮了。
兩人一路閑聊,小毛驢也不知疲倦的轉著圈,豆子很快磨要完了。老韓也起來了,韓嬸讓春蘭跟著韓伯,自己磨剩下的豆子。春蘭學著過濾豆漿,白色的豆汁從兩根十字交叉的竹片撐起的紗布中濾出,奶汁一樣喜人。老韓燒了兩個大鍋,教春蘭做豆腐最重要的一環,點鹵??粗怪跀噭酉亂稽c一點的變成塊狀,最后舀出倒在墊了紗布的木槽中,多余的水流出,包好紗布,壓上重物,靜靜等著豆腐成型。
春蘭收拾剩下的活,韓嬸做飯,繁忙的一夜就這樣過去了。連續來了六天,春蘭掌握了做豆腐的手藝,特別是點鹵的關鍵技術。老韓宣布春蘭出師了,只是韓嬸有點舍不得讓春蘭走。春蘭表示現在不會馬上做豆腐,什么時候師傅去城里了,才開始,現在還是會經常來的,幾句話說的老兩口暖心暖肺,韓嬸說自己沒女兒,硬是想收春蘭做干女兒,春蘭只好應下,當場高興的給干娘干大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