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可以一天天看看小說,讀讀書。都被這突如其來的事情,讓我陷入一種思維地獄。
這是一座很可怕的地方,大多人沒走出來,最后跳樓了。
那些天,我幻想著要是……如果……
但夢必須得醒來,因為現(xiàn)在才高二,還有一年就要畢業(yè),明年就要沖刺考試,去尋找心中的夢。
吸了一口煙,我竟然將疼痛帶到了六十五年后,看著電腦屏幕上的字,感嘆曾經(jīng)的年少輕狂。
我為什么就那么慫呢!竟然沒有一拳打在兩人的臉上。當那時自己并不是現(xiàn)在的自己,現(xiàn)在的自己是曾經(jīng)成長后的自己。
她倆真的很甜蜜,每天吵吵鬧鬧,我在一旁做好自己的小丑。和班里的女生開著無聊的玩笑。
我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這么下流,不管是什么,只要想到,馬上就說出口。
我成了流氓,成了小丑,我想變壞,我更想變強,我恨自己的不思進取,整天渾渾噩噩。
小丑就小丑吧!
時間還在繼續(xù),生活還在繼續(xù),只是感受到了一種不屬于這個年紀疼痛。是一種在思維上摧毀你痛覺,來自看到或者聽到。
在不知不覺中,時間已經(jīng)悄然過完了一個學期。假期里我去了很多地方散散心,在偶然的機會中,發(fā)現(xiàn)了一只能麻痹神經(jīng)的東西——酒,化學名字叫乙醇。
它能讓你進入一種似真非真,似對非對的幻想中,也可以提高你的膽量,卻有很大的后遺癥——容易忘記一切。
這就是我需要的,忘記一切,做回自己,從頭開始。
假期里,我偶然間聽到蘇開外講,馬娟和柴斌一起去玩,開派對。聽到的時候,臉上并沒有多少變化,但心里卻是……
左思右想之下,我加大了油門,想快速了卻這一段,因為實在太痛苦了。但自己卻是不斷的安慰自己,說這些都是假的。
但事情又有幾件事真的呢!回到家里,整個人跟丟了魂似的,找不到目標和方向,沉浸在痛苦之中。
我有一次給她發(fā)消息,說句實話,我都看不起自己。
“你有病吧!”
“對,我有病!”
消息提示,對方與你未加好友。
看到這里,我突然明白,我不能在這樣作賤自己,收起所有的思念,刪除所有聯(lián)系方式,除了微信。
但微信也在不久后的一次中,被我刪得一干二凈,我想沒有必要了。單相思是沒有結(jié)果的,對牛彈琴而已。
我有些不甘,但大多是釋然,放過自己,這是對自己說,任何事情本來是沒有意義的,只有你覺得有意義之后才會覺得有意義,意義是被賦予的,如同節(jié)日一樣。
應該說,寫到這里,故事差不多應該結(jié)束了,但畢竟高中三年的時光才過去兩年,我怎么舍得結(jié)束。
十五天假期,我我又回到了學校。這時我們已經(jīng)高三,還有三百多天,我們就要走上決定命運的考場。
但我發(fā)現(xiàn)決定命運的不是那一刻,而是曾經(jīng)的每一刻,現(xiàn)在的每一刻。未來不是未來,只是現(xiàn)在決定之后結(jié)果。
通如同你每天記一個單詞,十天后你才會十個單詞一樣。如果現(xiàn)在不去做,十天后,你依舊還是你,時間已過,來到你認為的未來,不過只是時間消逝,自己的代謝。
記憶之中,高三的生活,并沒有像自己所想象那樣。原本自己的想象是每天記單詞,背古文。
但現(xiàn)實卻是,被班風影響,只能說自己心不夠堅定。剛開始時,還能認認真真的學習,在月考時,提升自己成績。
但到后面時,各種因素的影響,生活又變得一團糟。學習不在狀態(tài)是常態(tài),更多的是自己竟然不知道想要什么,我真的為自己感到悲哀。
一到高三,整天復習,一模二模……各種測試匆匆而來,但我卻不慌不忙的種了一顆藤條。
這藤條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已經(jīng)遍布教室,大家也漸漸的習慣藤條的存在。
班里也慢慢變的浮躁起來,每次考試就像一次打擊,崩潰、放棄、失去信心。這些都成了常態(tài),每天都有人站在陽臺上,看著無比熟悉的校園,不知道在看些什么。
也有堅持不懈的同學,我特佩服他們,他們的想法簡單而真實,不像我們這樣的人,整天為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傷神費腦。
時間還沒過半個學期,馬娟和柴斌分手,雖然在意料之中,但沒想到卻是這么快。
我突然覺得這是一種機會,但我明白這是舔狗行為,偏偏要硬著臉皮上。理智戰(zhàn)勝了情感,雖然他倆分手,對我卻沒有半點影響,只能說我太痛苦了。
后來,一次偶然的機會聽說,李玄芳和老朱都追過馬娟,她當初給他們的回復是,高中她不想談戀愛。
我聽到這里時,竟然笑了,原來我真的是小丑。
“什么眼光啊!竟然會看上柴斌那種人,真的想不通……”李玄芳一臉嘲諷的道。
我并沒有說話,因為自己就是小丑,在有就是我不喜歡在背后說別人壞話,那樣真的沒意思,你說說又不能改變和解決什么。
我以為時間線會這樣一直下去,后來發(fā)生的事情真的打破了我的認知,有些喜歡的人藏在心里一只遲遲不敢說。
后來調(diào)座位時,我遇到了楊萬玉,一個大大咧咧的女孩。這個女孩,我最初的印象還在剛開始分班的時候。
那時候她二話不說,主動承擔各種任務,一個人在教室里忙來忙去。當初給她評價就是一個吃苦耐勞、勤奮好學,是一個不錯的女孩。
可以說我倆的交集應該是從高三的時候開始的,我整天窩在桌子上看小說,突然覺得有人在背后戳了下,我轉(zhuǎn)過身去。
“你要吃蘋果嗎?”她拿著削好的蘋果,問我道。
和她坐在一起的是,我以前的同桌劉菲,由于劉菲和我比較熟,很快我們熟悉了彼此。
忘記說了,我現(xiàn)在的同桌是蘇雨,大概一米八的身高,動不動就是要拿拳頭招呼你,沒少吃了她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