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奇出行的一個半月時間,聽到了許多90后的故事,他們在“戰疫”期間,無私奉獻,讓現代社會對90后的年輕人敬佩不已。
在某醫院,身為護士的許媛(非真名,下同)22歲,身在疫區,每天戰斗在一線。這個年輕的小姑娘,對病人照顧有加,當得知有病人缺少生活用品,許媛利用空余時間,自掏腰包,為病患買來生活用品。
w市疫情期間,幾乎舉國閉戶,人們減少來往,確保防疫工作進展順利,而在農村,交通并不是特別的便利,不能外出購物,生活用品必定緊缺。而在項奇所在h市的一個小農村,村民外出購物要驅車十五公里的路程,為了減少大家出門的風險,24歲的程明和村委會商量,自愿成為村內代購員。每周出去一次,他提前挨家挨戶登記他們所需的物品,然后出去采購,程明說,鎮里的購物市場許多都未開業,他每次要跑到市里,每次往返路程又多了十五公里。可是身為一個剛畢業的90后大學生,程明的來去油費都是自己出錢。當然后來村委會得知后,也給了程明一定的補貼。
而作為00后,一個剛剛成年的潘曉峰自愿去往醫院當起了志愿者,他負責給進入醫院的人量體溫,疫情期間在那家醫院的門口總能看到他的身影,天天如此,風雨無阻。寒假期間,還是冬天,潘曉峰就站在醫院的門口,頂著寒風,戰斗在最前沿。
其實還有很多,很多,我們看到公路上,醫院里執勤的警察,有許多90后的同志,醫院護士中也總是有90后的年輕的身影。
他們是90后,他們并非如之前網絡上說的那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疫情當前,他們始終戰斗在最前沿,并不比80后,70后差。他們是民族的未來,他們是社會的榜樣,他們用青春書寫著無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