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昆侖山
洪荒地域太大,昆侖山距離不周山雖然不遠,但也有千萬里之遙,丁鵬乘坐火龍輦也花了十數日的時間才到達。
不過這點時間對洪荒修行者來說根本不算什么,隨便打個盹的功夫說不定就過去了,倒是有點累壞了拉輦的火龍真君。
即使是大羅真仙的火龍真君,在洪荒中要做到日行百萬里,那也是一件要老命的事,怎怪丁鵬催得急,火龍真君也只能拼了命趕,不敢有絲毫懈怠。
浩瀚昆侖山,不管是在洪荒還是在后世都是一個充滿神話色彩的地方,在后世更號稱是萬山之祖。
此地也當的是人杰地靈,不僅是一處靈氣濃郁的仙家圣境,更是出了不少神話中有名的大能,其中又尤以三清和西王母最為出名。
遠遠望去,昆侖山到處都是靈光仙韻,而在那昆侖山主峰上,更是有仙氣沖霄,結成厚重靈云,端的是圣境非凡。
這昆侖山主峰,便是那三清道人的道場,也是丁鵬此來的目的地。
而就在丁鵬火龍輦還未抵達昆侖主峰的時候,正在道場中修行的三清道人便感知到了丁鵬的到來。
道場中,太清道人睜開雙眼,對玉清道人和上清道人道:“有貴客到來,不可怠慢,吾等當親自前往迎接!”
“善!”
“善!”
玉清道人和上清道人微微頷首,起身同太清道人一起出了道場,迎接丁鵬到來,這倒不是三清懼怕丁鵬,僅僅只是出于禮節。
畢竟不管是丁鵬的實力,還是身份,都足以令現如今的三清道人重視,尤其是三清中最為好戰的上清道人,更是對丁鵬頗有好奇。
丁鵬的戰績,早已傳遍了洪荒,饒是一向宅在昆侖山中修行的三清那也是有所耳聞的,就連自持盤古正宗,內心高傲的玉清道人,也對丁鵬這個以后天生靈之身,比肩他們這些先天大神的鵬皇感到服氣。
火龍輦上的丁鵬卻是萬萬沒想到,后世的三位圣人竟然因為他的到來,一起出道場迎接他,光是這等規格,就足夠他吹一輩子了。
半空中火龍徐飛,緩緩降落在昆侖山巔,丁鵬走下火龍輦,當即就迎面見到在此迎接他的三清道人。
丁鵬一眼就辨認出了三清道人分別是哪位,這倒不是丁鵬眼力好,主要是三清道人太好認了。
三清道人中的太清道人,是一位鶴發童顏的老年人模樣,面容慈祥和善;玉清道人則是中年人模樣,相貌威嚴大氣;最后的上清道人,則是一青年模樣,劍眉星目,顧盼之間隱隱給人凌厲之感。
丁鵬大笑見禮道:“哈哈,丁鵬見過三位道兄,能勞三位道兄親迎,實在是令丁鵬受寵若驚啊!”
見丁鵬施禮,三清也連忙回禮道:“太清/玉清/上清見過鵬皇道友!”
四人見禮完畢后,太清道人笑邀道:“呵呵,鵬皇道友客氣了,還請雖吾兄弟三人進道場一敘!”
“請!”
.......
進入道場后,丁鵬才發現,現今的三清道人還是好的三位一體,整個道場中只有一座古樸的昆侖道宮作為三人修行所用,后世有名的八景宮,玉虛宮和碧游宮都還不存在。
而且整個昆侖道宮中,除了三清道人外,居然連一個隨侍的童子都沒有,這倒是令丁鵬對三清道人的宅更加刮目相看了。
怪不得他曾好奇向東皇太一打聽三清道人的信息時,東皇太一對三清道人都是頗為稱贊,稱他們是真正的有道苦修之輩。
不過三清道人雖很少涉足洪荒,但三清道人的修為實力卻是洪荒修行者們論定的真正頂尖強者,就說此時,三清道人的修為境界每一個都比丁鵬要強,三人都已經達到了大羅金仙之境。
與三清道人走在一起,丁鵬甚至都隱隱感覺到了壓力,心中更是暗下決心,等這次回去南域后,一定要趕快突破到大羅金仙境界。
一路閑談著,丁鵬跟著三清道人走進道宮中,這道宮也是空曠,除了地上的三張蒲團,也沒有其他擺設,不知道的,還以為透著一個濃濃的窮字。
只見太清道人隨手一揮,一個蒲團便出現在地上,丁鵬也不客氣,直接盤膝坐到蒲團上,這才向太清道人道:“不瞞道兄,此次吾前來,實則是有事相求,還希望道兄能夠成全!”
聽到丁鵬的話,太清道人沒有立馬答應,而是詳問道:“不知鵬皇道友所求何事?”
丁鵬也沒想過太清道人會立馬答應,很直接地回答道:“吾聽聞道兄有一件至寶,名喚天地玲瓏玄黃塔(亦稱天地玄黃玲瓏塔),乃是盤古大神開天后,先天玄黃之氣融合無量開天功德所化而成,吾此來,是為向道兄求取一縷先天玄黃之氣!”
“這......”
若是丁鵬求取其他不重要的東西,太清道人還不會有多少猶豫,但天地玲瓏玄黃塔乃是他的護身至寶,關系重大,雖然丁鵬求取的只是一縷先天玄黃之氣,但對天地玲瓏玄黃塔還是會有損傷的,要想彌補回來,至少也需要一個元會的時間蘊養。
丁鵬見太清道人猶豫,立馬又道:“太清道兄放心,吾也不會平白讓道兄吃虧,吾愿意以一縷先天陰陽二氣與道兄交換,道兄可看可行!”
分離出一縷先天陰陽二氣對丁鵬的本源同樣有損,但他修行有陰陽本源經,只要根基不失,不需一個元會那么長,千年時間就能修回來。
不過太清道人可不知道,聽到丁鵬愿意以先天陰陽二氣交換,當下就有點動了心,畢竟他修行的陰陽之道,要是能得到一縷先天陰陽二氣參悟,對自身修為會有不小的幫助。
這時候旁邊的上清道人卻是開口勸道:“兄長何必猶豫,吾看這交易可成!”
玉清道人看出了自家大哥動了心,也是點頭給了臺階勸道:“三弟說得不錯,鵬皇道友如此誠意,兄長還是不要拒絕了!”
有上清道人相幫,又有玉清道人給的臺階下,太清道人也不猶豫了,當即點頭同意道:“罷了!就依道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