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詩作賦,是一種閑情雅致,更是一種體現(xiàn)你知識(shí)淵博的方式方法。
我知道唐代很多詩人,從李白到溫庭筠,從白居易到魚玄機(jī),再從李商隱到劉禹錫。
他們的詩,一首首仿佛就在眼前,回味無窮。
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常常看書,既能提升寫文的水平,也能讓平常的生活更加充滿樂趣。
從三歲的牙牙學(xué)語,到現(xiàn)在的話語連篇,其中用了十幾年的光陰。
一個(gè)人的成長(zhǎng),是要經(jīng)歷很多很多事情的。
唐詩三百首,從“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到“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再從“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shí)”,到“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
一首又一首的詩,吟誦了多少千古名事,訴盡了多少繾綣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