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頑猴拜師,猴王悟空
時值盛夏,白日當空,天地間沒有一絲風,集市上來往的行人在那咒罵著老天爺,不遠處乃是一條浩蕩的長河。
江水滔滔,百舸爭流,只是苦了那拉船的纖夫。岸邊生長著的垂柳為烈日下的人兒提供一片陰涼。哨子一停,繃直的纜繩瞬間癱倒在炙熱的河岸上,十幾個纖夫在船主人的呵罵聲中罵罵咧咧的聚在一處茶攤前。一個銅板,三碗涼茶,灌他個透心涼,笑瞇瞇的老翁收著銅板和熟客打趣;來往的行客咒罵著大太陽;不怕熱的娃們你追我趕的在哪大呼小叫;柳枝上的知了拼命的叫著……大唐長安,安定繁華。
忽然,“啪”的一聲清響,老翁纖夫住了口,往來的行客駐了腳,咋呼的稚童屏了息,幾個差役端著酒碗往人群里擠,更甚者樹上的知了也收了神通!人們或蹲或坐,一齊望向了穿白色長衫的說書先生。
只見他掃了眼人群,抿茶清喉,手中折扇開合,提著渾厚的嗓音,口吐珠璣,字正腔圓。
:話說那猴頭聽了老猿之語,心慕長生大道,便去出海尋仙。西行萬里,歷盡千幸萬苦,終于拜在菩提門下,菩提給他取了個法名喚作悟空。最后似乎拂了菩提的面子,被須菩提敲了三下腦袋,自是不提。
是夜,月明風清,已是夜里二更時分。須菩提正在后堂靜坐,忽然,須菩提睜開雙眼,幽深的目光看向身前的一盞油燈,油燈的燈芯散發出暉黃的光圈,一個比蠶豆大不了多少的小人盤坐在火焰前,慈祥的臉上噙著微笑。
這個小人看著須菩提,說:“須菩提,那石猴就是你定的人選,我觀他生性頑劣,不知尊卑又是一根筋,莫要節外生枝啊!”須菩提道。“如果是換一個知尊卑的如何敢反天。生性頑劣才會犯錯,一根筋才便于掌控,更何況不入六界五行的混世四猿只有他自大無知而又心存善念,還有一點小滑頭,這才是不二人選。”燭光小人兒笑著說:“你心中有數便行可千萬不要耽誤了世尊大計。”須菩提道:“我自省的。”
接著,二人便是一番長談敲定了前期的一些細節。長談結束后,須菩提徐徐吐出一口氣心中的信念似乎堅定了不少,接著須菩提又道:“燃燈,你如今已是何等境界?不知那正果當真可證?”那燭光小人笑著說。:“我已是定光如來,待到事成之后,積下無量功德的你,佛佗必成,如來可期!”
燃燈見須菩提不做任何表示,旋即正色道:“菩提,世尊恐你難定那猴頭心猿,特賜仙丹定心猿,日后你傳法時,一定要讓他服下。”須菩提道:“定遵法旨。”燃燈聞言遁入燭焰,返回靈山。
夜色深沉,須菩提目光如深潭,不見一絲波瀾。他看著天上遙遠的星空,沉默良久,自嘲般的笑道:“菩提啊菩提,難怪你苦修幾千年,依然證不了大道。”似乎內心的想法更加堅定。
夜半,三更。靜謐的夜空傳來一陣輕微的響聲。一只身穿道袍的猴子眼里閃著狡黠,探頭縮腦的向后堂慢慢的潛來,須菩提見狀嘴角一勾,輕輕的笑了。后來直到猴子離去,也未服下一顆靈丹。
正是那: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啪!”驚堂木響,可周圍的人群卻無一離去,似乎仍沉浸在故事的世界中無法自拔。這大先生也不催促,只是端著茶杯潤著喉嚨。
良久,周圍的看官摸出一枚枚銅錢拋到說書先生備好的箱子里,這才回味著故事一一散去。
―――――――――――――――
新手報道,但有不足,還請諸位看官多多包涵。那啥,推薦票可否打賞則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