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長寧是偷溜回去的,那次踏青回來后,沈第卿日日都來纏著她。
江館的戲,青果的茶,上逾小吃一條街,每天變著法地挽留她。剛開始還叫上丹禹和蔣勛,后來干脆就不帶了,就他們兩個人。
孟長寧幾次三番提出要回去,沈第卿就拿軟軟的眼神看著她,也不言語。令孟長寧生出始亂終棄了他的負罪感。這個時候,他再甜甜一笑:“還望道長留下來,讓我略盡地主之誼,不然別人該說我禮數不周了。”
孟長寧“……”
禮數,沈家公子最講禮數,整個上逾城都知道。這個理由簡直無可挑剔。
孟長寧縱然知道沈第卿在誆她,也只能仰天長嘆,這地主之誼什么時候能盡完啊?
拉扯數日,孟長寧終于等來了一個機會。
四月初七,沈第卿受封翰林學士,翌日上朝謝恩。
這下可由不得他了。
天剛蒙蒙亮,沈府就忙活起來了,今日丫環小廝們手腳格外麻利,個個臉上帶笑。這可是他們公子第一次上朝,沈府上下既高興又緊張。
沈府門前站著丹禹,蔣勛和孟長寧,三人今日都是來送沈第卿的。
天邊一抹魚肚白的時候,沈第卿自門內而出,一身緋紅朝袍,映的云霞無光。
平時里眉目溫文,今日又增幾分意氣風發,少年朝氣似陽,兩袖挽風而來,神采照人。
丹禹和蔣勛立刻圍了上去,七嘴八舌地將他從頭到腳夸了一遍。
孟長寧卻怎么也移不動步子,她就站在那看著沈第卿笑,打心眼兒里為他高興。
沈第卿向她走來:“孟道長,你等我回來,一起去江館聽書。”
孟長寧笑著點了點頭。沈第卿得了應諾,樂彎了眼,翻身上馬,快鞭而出。
日出東方,大道其光。
孟長寧看著沈第卿策馬離去的背影,嘴角的笑慢慢凝滯。
她深知這才是沈第卿,鮮衣怒馬的沈第卿,有家國抱負的沈第卿。而她所求不過是保住槐清觀。他們終究不是一路人,她向沈第卿走的每一步,都不作數。
她將喉頭的苦咽了下去,轉身,離開。
日子又恢復如常,過的無憂無喜,亦無滋無味。
這些天,她曾抱頭悔恨,不該貪一時歡愛,亂了心緒。也曾望著飛鳥怔怔出神,心窩子里都是沈第卿比從前的日子折磨多了。
罷了。這山里的生活總歸得過下去。
孟長寧便每日去后山打紫珠花,一竿又一竿,都用竹簍背下來。洗凈晾干,揉進面里做成糕點,封進壇里釀成酒。
“新出爐的紫酥餅呦~”孟長寧像是喊著誰,一路喊著穿過長廊,跳進大殿,把手中的盤子往供桌上一擱:“天尊!嘗嘗我做的酥餅!”
神像石雕,又哪里解風情。她的興致沖沖像往常一樣落了空,心中閃過一絲落寞。凡事開了頭,就得自己收尾。情緒也是一樣。
孟長寧默默拿出香,點燃,插進香爐,又把盤果端端正正擺好。規規矩矩地按上供那一套流程走。
然后自己跪在蒲團上,行三叩三拜之禮。
禮畢起身時忽而一陣恍惚。她已無事可做。
案上的香緩緩燃燒,盤子里的紫酥餅一個都沒少。都是靜悄悄的。
孟長寧終于將心中的苦水吐出來:“天尊,你說我是不是自作自受啊。明知不可為,卻還貪戀沈第卿的情意,到頭來傷己傷人。”
說完,她便難過的抱頭低泣。
此時案上的香已悄無聲息的熄滅,余煙消散在衣袖拂過帶起的風中,一只從白袍下伸出的大手想要摸摸她的頭,卻又猶豫一下,停在半空中,而后縮了回去。
這天陽光晴好,孟長寧帶上新做的糕點,下山給師父掃墓。以此讓自己堅定心性,謹修道法。
回來的路上遇到了樊嬸子,樊嬸子拉住她道:“九道長!你一個人住在山里還不知道吧?聽說邊陲又爆發了魔疫,哎呦~那叫一個血流成河,死尸遍野啊!”
邊陲?魔疫?陸遠棠此時不正在邊陲平亂么?
想到陸遠棠,她趕緊問道:“那陸將軍呢?朝廷沒有派援軍去嗎?”
“哎呦!”樊嬸子一拍大腿,也急了:“誰還敢去啊!邊陲已成魔窟,沒有活人能逃的出來!”
魔疫……
好熟悉的名字,孟長寧思索片刻,便想起從前師父提起過這種疫病。魔疫不同于人間的疫病,不僅人會得,魔也會染上。而魔疫正是由于魔在人間濫殺無辜引起的,魔軍在邊陲殺人如麻,尸骨堆積成山,又經過連綿陰雨,滋生了魔疫。魔疫一出,魔軍大損,可謂是報應不爽,可邊陲百姓何其無辜。
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孟長寧拔腿便往山上觀里跑。
身后樊嬸子還在大聲叮囑她道:“九道長!這魔疫已經傳開了,你自己小心些!”
“知道了!”孟長寧沖身后揮了揮手,一個勁往觀里跑去,著急的頭也沒回。
數百年前魔族不斷侵擾人間,殺戮,流血,疾病,死亡,凡間生靈涂炭,一片水深火熱。
滄霽天尊親自領兵絞殺,逼的魔族退出了人間。而他的仙官弟子則留下來幫助百姓休養生息,恢復耕種。
凡間重回太平后,百姓自發修建了槐清觀,感恩滄霽天尊再生之德。雖后世太平,槐清觀的香火也是絡繹不絕,一代代流傳至今。
魔族最大規模的殺戮就發生在那個時候,而師父提過的魔疫也定是那次剿魔爆發的。既然治好過一次,那這法子必然是記錄在冊的。
孟長寧有了頭緒,回來就鉆進了藏書閣,擼起袖子,開始翻閱典籍,查找良方。
一待就是幾個時辰。
夜梟飛過屋頂,月光打在長廊上,朱欄雕窗皆像是沾了層銀霜。
“找到了!”
子時,屋內傳出一聲歡呼,同時有書本被嘩嘩扔出去的聲音。緊接著藏書閣的門被“砰”的一聲打開,驚起幾只宿在樹上的夜梟。
孟長寧出來了,臉上幾道墨痕,像只花臉的貓。一對眼珠清凌凌的,藏不住的喜色。
腳下像是踩著風,直奔大殿而去。滄霽神像前,她將那張紙高高舉過頭頂,上面密密麻麻的字,大聲道:“天尊,我找到了,治魔疫的藥方!”
她一臉求表揚的神情,面前的神像也好似真的點了一下頭。
孟長寧高興極了,半天才緩過神來,那神像明明是不會動的!她立刻探過頭去死死盯著滄霽,此時也一動不動。
罷了,孟長寧搖搖頭,感嘆自己什么時候得了這眼花的毛病。
可不知為何,她每每靠近大殿,靠近神像,總會覺得有一個人在陪伴她,也是這里最讓她心安。
藥方找到了,該怎樣送到邊陲去呢?一個問題解決了,另一個問題緊隨其后而來。
孟長寧想起自她回到山上后,沈第卿經常差人來送大大小小的帖子,什么春獵,江館說了段新書,連丹禹病了,蔣勛議親這種理由都能編采上,無非是為了將她誆下山。
既是知道錯了,也已在祖師面前立下重誓,她自然是不會赴約的。
可沈第卿近日送來的一個帖子,關于百家道會的,她當時隨手放在了一旁,現在想來或許可以派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