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中午十二點到一點半是午休時間,顧安笙吃完下去時間才十二點半,她也沒有休息,又開始坐在電腦桌面前,聚精會神的工作起來。
“安笙”,有著精致大波浪的同事倚靠在電腦前,“白胖子說這個星期六聚餐,你去不”。
顧安笙停下敲鍵盤的手,“周六呀,這周周末我應(yīng)該有事情,去不了”。
“你不去呀”,大波浪有些失望。
“你不去都不好玩了”。
顧安笙勾了下嘴角,“都一樣,麗麗你到時候給我直播一下你們干嘛,我是真去不了”。
他們部門相處還算融洽,聚餐也算愉快,只是這聚餐的次數(shù)一多就有些煩了,顧安笙在作息上面有一定的強(qiáng)迫癥,十一點睡覺,最晚不能超過十二點,要不然會煩躁。
只是出去玩,怎么可能那個時間點就回去,所以顧安笙不是很喜歡頻繁的聚餐。
而且這周的確是有事情。
“行吧,到時候絕對發(fā)照片來給你看”,麗麗有些失望的走了。
今天工作效率不低,顧安笙在下班之前將工作處理完了,回家路上買了半只甜皮鴨犒勞了一下自己,又去買了些東西便回去了。
周六一大早,顧安笙就起了床,可能因為她睡得早,說以起得也不會太晚,一般八點多就能自然醒,所以她也沒調(diào)個鬧鐘。
云君山是s省一個小景點,那里不算多又名,但是去的人卻不少,而且去的多是本地人。
在無信仰人占據(jù)多數(shù)的現(xiàn)在,云君山以云君寺吸引到這么多的人流量實數(shù)罕見。
要說這云君寺,本地人都知道,以前出過那么幾出靈異事件,都是云君寺解決的,所以本地人對云君寺非常的信任。
不過顧安笙可不是去云君寺的。
顧安笙倒了兩次車,好歹在十二點之前到了山腳下,她穿著身運動裝,背著個帆布包,望著這不算多高但也絕不算矮的云君山,內(nèi)心些許復(fù)雜流淌。
云君山是完全沒有纜車客車這些東西的,要上山只能自己行過石階,上到山頂。
那石階上,上上下下也有不少人,山腳下還有人賣著香燭,大多生意都還不錯,不少要還愿的人都會到這里來買些香蠟錢紙,所以憑這一個云君寺就養(yǎng)活了不少人。
顧安笙穿過各個大大小小不同的香燭攤點,爬上石階。
石階兩旁都是遮天蔽日的樹木,將陽光遮擋的嚴(yán)嚴(yán)實實,一進(jìn)入石階,便涼快了不少。
石階不寬,路上行人速度都不快,顧安笙便也只能跟著放慢步伐。
顧安笙爬了半天,行至半山間時,旁邊分了條小路,說是小路,不過是雜草淺些的泥濘小路。
這條路上的行人很少,四周有高大的樹木遮擋,將陽光遮的一絲不剩,讓這條小路看起來有些嚇人。
顧安笙膽子不小,而且這條路已經(jīng)很熟了,走上去毫無顧忌。
又爬了約半個小時,周邊的樹木終于不再遮天蔽日的時候,顧安笙看到了一個房子尖,終于到了,顧安笙用紙巾擦了擦額頭上的汗。
云君山除了眾所周知的云君寺外,還有一個云君道觀,道觀里人不多,只有二個人。
道觀也不大,小小的道觀里面只供奉著三清。
這道觀又偏又小,來這里的人非常少。
顧安笙卻是從小從這里長大。顧安笙來到主觀,對著三清拜了拜,才穿過主觀,來到后院。
后院是平時道士居住的地方,中間有一個不大不小的院子。
現(xiàn)在一般的道觀和寺廟都會用大量的石磚鋪砌地面,這個道觀不,只是較為平整的泥土地面,上面還種了不少蔬菜。
要說種菜是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傳統(tǒng)美德,種菜很正常,可惜在院子周邊還種著一棵梧桐木,梧桐木不算多大,周圍卻是空了一大片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