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你聽話,就站在此地不要走動,我去化個緣就來。”老和尚輕撫著小和尚的腦袋,臉上帶著慈祥的笑容。
那名叫“丫丫”的孩子哪能答應,當即就揪住了老和尚的衣角撒嬌,稚嫩的聲音像一汪清泉。
“不嘛不嘛,師父,我也要去,我也要去嘛。”
這是她第一次下山。
老和尚俯下身子輕輕捏了捏小和尚粉嫩的小圓臉,哄著:“乖,聽話,一會我去化點俗緣給你買糖葫蘆吃。”
小和尚聽到糖葫蘆,有些猶豫了,抓著老和尚衣角的手也不自覺松了。
老和尚一看有戲,幽幽伸出一只手掰著小和尚抓住自己的手指。
這一扒拉,小和尚忽的反應過來:“不要不要,我不要糖葫蘆,我就要和師傅一起去嘛。”
“丫丫別鬧,下山的時候你可是答應師傅了。”
小和尚安靜了,癟著嘴低下了頭,老和尚說過很多次,出家人不能言而無信。
“這才像樣嘛,一會我給你買糖葫蘆吃,”老和尚俯下身子摸了摸小和尚的小光頭,臉上浮現了欣慰的笑容,“就站在這顆槐樹下面等,我很快就回來。”
小和尚聞言看了一眼街口的槐樹。
正直六月上,槐樹的枝葉濃密青翠,零零散散開著幾串白色的花。若是仔細去看的話,枝葉之間偶爾能看到一些青蟲蠕動著。
小和尚轉回頭看了看老和尚,眼底有些不情愿。
老和尚又摸了摸小和尚的腦袋,安慰了幾句,便直起身子轉身走開了。
身影很快就融進了街上,在略微熙攘的行人中消散了身影。
小和尚看了看槐樹下嬉鬧的孩童,有些羨慕地嘆了口氣,遠遠站在了槐樹旁的另一端。
有個男人站在她身邊不遠處,一個人倚著樹站著,乘著涼。
小和尚悄悄走近了幾步,盯著瞧了一會。
是個陌生人,好像不是村里的,面容在槐樹的陰影下不是很清晰。
小和尚忍不住問了一句:“你是從哪來的啊?”
等了一會,那人好像沒有要回答小和尚的意思,還是懶懶地站在樹下。
小和尚癟起了嘴,有點生悶氣的意味,朝一另邊跳了兩步,背對著那個陌生人。
天忽然暗了一下,一朵云不知道什么時候蓋住了太陽。
路邊的螞蟻排成一了一排長長的隊伍,有序地行進著。
小和尚畢竟還小,很快就被螞蟻們吸引了注意,蹲在路邊津津有味地看著。
正看得出神的時候,一只手伸到了她面前,擋住了她看螞蟻的視線。
小和尚回過頭一看,老和尚肩上扛著一個不大不小的袋子,另一只手上拿著糖葫蘆。
老和尚臉上笑嘻嘻地揮了揮手上的糖葫蘆,看著小和尚跟著糖葫蘆晃來晃去的腦袋,倒是和小貓一樣。
“要走了。”老和尚把糖葫蘆遞給了她。
小和尚急急接過了糖葫蘆,一口咬下了一顆鼓在嘴里,含糊著應了一聲。
老和尚聳了聳扛著袋子的半邊肩膀,握起了小和尚的空閑的那只手,沿著下山的小路慢悠悠走了起來。
遮在太陽前的云彩散去了,天又亮了幾分。
小和尚晃了晃被老和尚握住的手,問道:“師父,那個人是誰啊?”
老和尚說道:“哪個人?”
“就是站在那棵樹下面的人,我都沒有看見過。”
老和尚回頭看了看小和尚之前蹲著的槐樹下,只有幾個孩子在樹底下打鬧著,并沒有小和尚說的什么人。
“想來應該是村里人吧,你下山少,村里人沒有認全也正常。”
兩人緩緩走了一會兒,并沒有走出多遠。
天又幽幽暗了一下,另一朵云飄過來遮住了太陽。
小和尚呡著剩下的木簽,回過頭看了一眼槐樹下。
……
那人還是懶懶地站著,好像從剛才開始就沒有換過姿勢。
一旁的孩子們被大人們領回了家,新來了一個提著藤椅的大爺,悠然躺在槐樹的陰影底下搖著蒲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