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鈴鈴!”早上八點電話準時響起。
下連之后林夕被分到了通信站,又成了最快上機的新兵,這一切都可以歸功于每天訓練之余抓緊一切時間背號碼的勁頭,仿佛她又重溫了一遍高中在路燈底下看書的時光。
“您好,35副班,請問您要哪里?”那時的林夕掛著微笑用著溫柔而程式化的問候語。
其實一開始,她的聲音沒這么甜,報班也沒這么熟練,在班長把林夕扔在機房門口讓她重復了一個下午問候語之后,所有問題都解決了。
“您好!”對面的聲音不需要分辨林夕就聽了出來,是歐陽,可是他用的是連隊的電話,應該是有什么事情吧。
“我要查一個電話!”他在對面一本正經地說著。
這個熟悉到骨子里的聲音讓林夕的小心臟如小鹿亂撞...
那時的她聽到少年的聲音會沒來由的歡喜...
“請講!”在班長的監聽下林夕也是不敢造次的,但天知道她此刻多想痛扁這個假正經的男生。
“****……是誰的號?”他很認真地用連隊的電話來查他的號碼,他說這句話時良心一定沒有痛,正如他本人一樣,活蹦亂跳的。
“偵察營,戰士,歐陽!”這個號碼林夕沒有查過,因為她一直都記得,清清楚楚的。
“這個號碼你記得?”聽筒對面的人還神經質地問著。
“是的,”頓了一下林夕又說,“這是話務員的職責!”多么完美而又機智的回答。
“哦!”對面的人掛斷了電話。
“反應很迅速嘛!”班長夸著林夕。
直到這時小姑娘已跳到嗓子眼兒的心才放下了,她怕這個神經質的美少年又會給她帶來災難。
那以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他們失去了聯系。
后來,林夕被借調到了衛生隊,那時她才開始一本正經地學起了護理。
巡診是一項長期堅持的制度,因為戰士在正課時間受傷,又不想耽誤訓練,防止他們感染,軍醫總會帶著護士親自去車場轉一圈,給受傷的戰士處理傷口。
偵察營,作為訓練最扎實的地方,傷病也是最多的地方。
“那個軍醫呀,給她們這個小新兵看看。歐陽呀,快來!”他們班長熱絡地喊著。
“到!”一個渾身是泥的少年出現在林夕面前,已經完全看不出他本來的樣子,畢恭畢敬地站在他的班長身后。
在林夕記憶里,他從來都是“飛揚跋扈”的,很少有這么“低眉順目”的時候。
“哪里受傷了?”軍醫親切地問著。
“沒什么!”少年不好意思地撓撓頭。
“剛剛在訓練場攀巖,胳膊碰到了石頭,劃了個口子,給他消消毒就行,麻煩您了,軍醫!”他的班長還在客氣地說著。
“消毒啊,她就可以!”消毒這種小事,一般都是林夕來的,還有很多等著拿藥問診的人,于是,她的軍醫同志扔下林夕和一個藥箱,先行一步了。
“你挽起袖子來,我看看!”林夕面無表情地命令著歐陽,兇巴巴的樣子好像不太符合她白衣天使的身份。
歐陽愣了一下,還是乖乖地,小心翼翼地卷起了袖子……
林夕仔細看過去,這也太不當回事了吧,這么深的口子,處理不好,是要發炎的!
好像這一刻,她心里閃過一絲叫心疼的情緒...
這些人總是不在意傷病的,在他們眼里,只有一句話: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
林夕小心翼翼地用生理鹽水沖洗著,眼角的余光瞟到了皺著眉頭的少年,“忍著點!”
他撇了撇嘴角:“我可能要投訴你了,太兇!”
小姑娘看著他半帶著委屈模樣的黑乎乎的小臉忽然就很想笑。
“疼嗎?”
“嗯!”
“活該!”
這個少年的千言萬語都被林夕這句“活該”哽在了喉嚨里,不過,他吃癟的樣子很有趣。
“怎么在哪都能看到你!”對方憤憤地說著這句話時,林夕已經小心翼翼地把傷口包扎好了。
順手在藥箱里找著消炎藥,林夕正要合上藥箱時,對方搶先一步:“這個藥還有嗎?”
歐陽同學同志指著林夕隨手放進去的巧克力,她有低血糖的毛病,所以是應不時之需的。
“這個是收費的!進口藥。”林夕故意找個理由搪塞他。
“多少錢?要不我給你笑一個,就當是藥費了。”歐陽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又開始了。
“有多遠,滾多遠!”小姑娘雖這樣說著,但事情的結局仍舊是她心軟地把巧克力給了他。
那時的林夕對歐陽沒有一點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