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是上海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這30十年來,見證的是上海浦東新區的創世奇跡。
近日,上海市浦東新區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上指出,2020 年浦東地區生產總值仍將保持 7%左右的增長,并力爭實現“萬億平臺、千億增量”的目標。
浦東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新區。
浦東新區的成立,與1980年建立的5個經濟特區、1984年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一起,形成了我國沿海經濟開放帶,為中國參與全球合作與競爭奠定了基礎。
2019年,浦東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穩定在萬億規模,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穩定增長,有效發揮全市經濟發展穩定器、壓艙石、動力源的作用。
此外,浦東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在工業投資有力拉動下,達到2100億元左右,預計實到外資86億美元,外貿進出口總額保持在2萬億元以上。
據悉,2018年浦東新區生產總值首度超過1萬億元。
上海浦東開發是哪一年
在***以及各階層領導的積極推動下,1990年4月18日,國務院正式宣布開發開放浦東,在浦東實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某些經濟特區的政策。
1992年10月,國務院批復設立上海市浦東新區。2005年6月,國務院辦公會議批準浦東新區為中國大陸第一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2009年又批準撤銷上海市南匯區,整體并入浦東新區,使浦東新區面積增加一倍。
上海浦東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
上海浦東新區發展歷程
2013年9月,代表開放新高地的上海自貿區掛牌以來,浦東的改革開放按下快進鍵。
2015年4月,自貿區擴區啟動運行,實施范圍從28.78平方公里擴展到了120.72平方公里,2.0版誕生。
到2020年,3.0版上海自貿區要建成綜合改革試驗區、開放型經濟體系的風險壓力測試區和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先行區。
2017年,浦東全區高新技術企業已累計達到了1711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55件,經認定的孵化器和眾創空間達到了134家。
喜馬拉雅、寒武紀、滬江網校、Wifi萬能鑰匙等也扎根浦東,成為了12家獨角獸企業中的一員。
浦東新區是上海市的一個市轄區,是中國全國文明城市、第一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
浦東新區前身為川沙縣,1992年10月11日由國務院批復,撤縣設區。
其因地處黃浦江東而得名,與奉賢區、閔行區兩區接壤。
面積共1210平方千米,地勢呈東南高、西北低,下轄12個街道、24個鎮。
浦東新區是上海市的一個市轄區,浦東南面與奉賢區、閔行區兩區接壤,西面與徐匯區、黃浦區、虹口區、楊浦區、寶山區五區隔黃浦江相望,北與崇明島隔長江相望。
全區面積1210.41平方公里,2012年常住人口518.72萬人,是上海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區。
2016年,浦東新區完成國內生產總值8731.84億元,比上年增長8.2%,占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的31.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4.39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167.3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6540.14億元。
全年稅收3281.01億元,比上年增長23.43%。其中中央級稅收1633.88億元,市級稅收693億元,區級稅收954.13億元。
2016年,浦東新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1825.74億元,比上年增長2.98%。
其中第二產業投入297.69億元,第三產業投入1527.22億元。
新增固定資產739.6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