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現實中失敗是什么
高考隨即而至,沈雨涵成績平平,自那些沉浸在網絡歲月里的日子后,她的心思也并不在課業上,年少時期不懂未來的壓力,在她早期的日子里,時間有大把,朋友們都在為未來努力的歲月中,她選擇了荒廢,執著認為那些虛擬世界里的人可以陪伴一生。
大家彼此之間不再聯系,實際上是他們都在為自己的生活和未來努力和奮斗著,唯有混沌之中的沈雨涵還沉浸在執念中。
簡直是笑話!
高考結束后,結果可想而知,不怨人,怨自己。
沈雨涵的成績勉強只能壓著分數線上個大專,傻眼的還不止這一樁事。
那些個中學階段枉費付出過一份不屬于自己的感情,最后也在多年后看出了一廂情愿的悲劇。
遇到錯的人,經歷過錯的事情,在錯的選擇中執著了一年又一年,年僅十七的她頓覺前途一片黑暗。
此時的沈雨涵再次陷入無助,因為學歷低,找不到穩定的工作,在那個虛擬世界里得到的,只不過是年少時的無腦慰藉,幾句好言語就讓她放棄了很多事情,甚至錯過良機。
成年后,沈雨涵在感情上不再有任何憧憬,也逐漸淡出曾經的圈子。
那么愛,是否還存在?
愛什么?愛人,還是愛養育自己的父母?還是誤解了愛的含義?把那些需要宣泄的能量投進一些未曾謀面甚至只是幾個符號的人設中。
有一日,她聽到了這樣一句話:“在我們交往的圈子里,你只不過是我認識的網友之一,放下網絡,你就是陌生人,我甚至不會再記得你。”
原來是這樣,如夢初醒的沈雨涵才明白:那些灰色頭像背后是什么—根本不在意。
也許生活中也是這樣呢!人情淡薄,自那以后,朋友這個詞在她的人生觀中變得沉重,不是人人都可以成為朋友,有的人,只是過客,僅僅是利益等同時期有交集的過客而已。
當你付出真心時,發現在對方眼里什么都不是的時候,有的是失望,帶著痛苦,但轉念一想,好過那些遭遇過背后捅刀的人。
是啊!在這之中,誰也不虧欠誰。
沒有金錢的牽絆就不算損失嗎?那些個以物質權衡的人,也未必能找到知己,不是嗎?
沈雨涵最后之所以痛苦,是因為她失去了時間和投入那些年無謂的感情,對于金錢來說,她更在意感情。二者不能夠相提并論。
用情過深,往往被傷得最深,到了最后仍舊沒人能理解沈雨涵做出的選擇。
有人問過她是否后悔,她只是言笑:“佛了而已,沒什么后悔不后悔,過去的事情就讓它翻篇。”
是真的已經放下了嗎?
佛性,并非人人都具備,也成為一段茶余飯后的流行詞語,看似簡單的兩個字,世人做到的大部分是無奈后的逃避,并不是真正的放下。
沈雨涵也一樣。
又過了好幾年,她仍舊沒有愛上任何人,也逐漸放棄了那些為之執著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