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歸正傳,書接上文。
上回說到,那云臺妖王言稱邀請眾妖王一同去探索一處上古妖庭妖神洞府遺址,其余妖王已是答應(yīng),就等覆海道人的答復(fù)了。
那覆海道人略略沉思了一番,便也答應(yīng)了下來。
云臺妖王大喜,又言及各人且略略準(zhǔn)備上一番,待得十日后準(zhǔn)備妥當(dāng),便一同啟程前往,跟著又是拉著眾妖很是宴飲作樂了一番。
這一番準(zhǔn)備又是十余日過去,待得準(zhǔn)備妥當(dāng)了,便自一同出發(fā)前往。
眾妖隱蔽行蹤,并不張揚,這般行有月余,已是到了一處煙霧繚繞的山谷谷口。據(jù)云臺妖王所言,此處便是那上古妖庭妖神洞府遺址的入口,故而眾妖在此略做停留修整,恢復(fù)狀態(tài)。
此回來的卻并不只是幾位妖王——除了覆海道人孤家寡人之外,其余妖王各自帶了十余名手下妖將一同前來。由于此前云臺妖王已是大略的說了一番洞府遺址的情況,故而覆海道人知曉這些妖將來此乃是必須,面上無有露出任何異樣,只是心下暗暗加緊了布置。
過得三日,修整已是完畢,眾妖俱是精神飽滿,狀態(tài)上佳。故而也不做耽擱,互相招呼一聲,便一同進(jìn)入山谷。
這山谷在外頭看來就如同一個尋常的山谷一般,平平無奇,看不出任何異常。但此時覆海道人一步邁入,卻是突然一陣天旋地轉(zhuǎn)。
待得回過神來,哪里還有什么山谷,分明是一處星空——而出現(xiàn)在他眼前的,不是其余,正是一顆緩緩轉(zhuǎn)動的明亮大星。
覆海道人并不驚慌,這場景云臺妖王之前已有提及。這并不是真的到了星空,眼前一切乃是陣法所化場景,而覆海道人更是知曉,這極有可能是借了星辰之力布置而來的陣法場景。
覆海道人在星辰之外站立不動,凝神觀察。待得星辰轉(zhuǎn)過一面,便可以看到星辰地表之上有一處宮殿建筑,這建筑即便是站在星外都是清晰可辨,可見其大。
見到這處宮殿,覆海道人便不再猶豫,一頭沖了過去。
一路無事地來到大殿,大殿門戶緊閉,門口此時有兩座石制的妖獸雕像在覆海道人走近之時開始震動,渾身石粉簌簌飄落,仿佛下一刻就要醒來,擇人而噬。
覆海道人見狀忙喝一聲,放出身上的血脈氣息。
這氣息一出,兩頭妖獸雕像的動作戛然而止。覆海道人走上前去,一拳一個打成粉碎,之后便自不管不顧,一把推開門戶走了進(jìn)去。
這大殿大則大矣,里頭卻是空蕩蕩只有正中有一座石碑,除此之外,別無一物。
覆海道人對此并不意外,此處畢竟乃是陣法所幻化的場景,并非真實所在。沒有幻化出其余點綴的東西,說明這陣法歷經(jīng)多年,已是破損頗多,力量不足了,此乃意料之中的事。
覆海道人入得大殿之后,不管其余,直奔那座石碑。待見的那座石碑上“識地”兩個血色妖文后,不由得微微一笑,運起全身法力盡數(shù)往里灌入,不一片刻便把整座石碑練化了。
這石碑乃是此處陣眼,待得練化之后,覆海道人便喝一聲:“開!”法力運轉(zhuǎn)之間整座石碑“轟”地一聲完全破碎,整顆星辰宛如失去動力一般轟隆隆地停止了轉(zhuǎn)動,受此影響,整顆星辰板塊漂移,大地裂開,山崩海嘯,火山噴發(fā),烏壓壓的黑煙籠罩住整個星空,一副末日來臨的場景。
覆海道人知此不過是幻景,臉上無有一絲動容之色。這般變化不過是說明了此處陣眼已是被他停下了,果不其然,待得一切塵埃落定,原先大殿正中石碑所在之處,已是沒有了石碑,只剩下一道亮晃晃的光門。
這道光門能通往下處陣眼,按照約定此時他應(yīng)該去往下一處陣眼處再次停下法陣,不過此刻他卻是一動不動,在原地等待了起來。
過了一陣,那光門便如水波般來開始微微晃動,顯然對面有東西想要過來。只是一陣,一個羊頭人身的妖怪便擠了過來,這妖怪覆海道人卻是記得,乃是那招搖妖王座下妖將中的一名。
見得來妖,覆海道人不驚反喜,拍手笑道:“道友終是來了?”
那妖怪有些木木愣愣,也不吭聲回話,覆海道人也不為已甚,走了上前一把殺了。便要取了血脈練法。
過不一陣,又是一頭妖怪過來,此次卻是那云臺妖王麾下的妖將,覆海道人同樣上前去殺了了事。
這一番變故看來有些無頭無腦,實則里頭有些緣由,列位看官老爺且聽我一一道來。
卻原來,要進(jìn)這妖神洞府遺址的第一關(guān)就是這守護(hù)門戶的陣法。這陣法恰恰以七十二地煞妖獸相關(guān),有七十二處陣眼,每多上一處陣眼自然變化就多上一重,變化無窮。
但這陣法的破法也是明明白白,就是一一將每處陣眼盡數(shù)鎮(zhèn)住,這陣法就好像蛇給捏住七寸一般再也變化不得,自然就破了。尤其這里頭有個取巧法子,每處陣眼處都有守護(hù)陣眼的妖獸雕像,各不相同,對應(yīng)七十二中地煞妖獸血脈,入陣之妖只要是身俱這類血脈,便會在入陣時被這陣法第一時間接應(yīng)過去對應(yīng)的陣眼。
而那陣眼大殿外的妖獸雕像十分難纏,但若是你身俱血脈,卻可憑借這血脈氣息輕而易舉的壓制住這妖獸雕像,入了大殿去練化陣眼,從而將這處的陣眼停了,同時開啟通向其他處陣眼的通道。
這陣法為何如此云臺妖王也是不知道,只是在講述之時猜測可能原先每個陣眼應(yīng)該有對應(yīng)的地煞妖獸作為鎮(zhèn)守?,F(xiàn)在這地方成了遺址,法陣年久失修,自然也沒有地煞妖獸在內(nèi)鎮(zhèn)守,這等特性反倒是成了取巧破陣的機(jī)會。
這次洞府實則最開始招搖云臺二位妖王已是來過,后來又邀請金甲黑熊二位妖王來過一次,俱被這陣法擋住路途,去不得里間。后來諸般查探之下,摸索出用地煞妖獸破陣的方法,便各自回山搜尋培養(yǎng)出一些身俱地煞血脈的妖將。
本來雖每位妖王手下都有十?dāng)?shù)個合用的妖將,但仍是未能集齊七十二種。此次卻不想那覆海道人自家送上門來,第一時間就被招搖妖王手上一件得自這處妖神洞府的法器識破身兼多種地煞妖獸血脈,正好補全上不足缺口,哪里還會放他走。故而先好言穩(wěn)住,借口結(jié)交道友將他帶至云臺妖王處,屆時四妖王俱在,你這覆海道人不管內(nèi)心答不答應(yīng),都要跟著走上一遭的,絕不是像云臺妖王所說“愿則同往,不愿自去”那般輕松。
而且這番探索,四位妖王已是達(dá)成共識,利用這覆海道人破了陣法,開了門戶之后便把他排擠在外,里頭的好東西是輪不到他的。至于覆海道人內(nèi)心愿是不愿,有四位妖王在此,自然是無關(guān)緊要的。
而這覆海道人又豈是善茬?!
他起初只是起意散散心罷了,見的招搖妖王后由于這妖王完全化作人形,身上的氣息也是半點不漏,覆海道人不知他的跟腳,一時也沒多想。
待得見了招搖妖王手下妖將之后,見多是地煞妖獸,哪里還不知曉這是送上嘴邊的肥肉?
故而借得幾番接觸之后已是暗中做了手腳,只是忌憚那招搖妖王一時沒有下手收割。又因那招搖妖王過于殷勤,似有些謀算,令他心中起疑,故而以退為進(jìn)提出告辭試探了一番。果不其然,這招搖妖王就按耐不住地要帶了自家“結(jié)識朋友”去了。
覆海道人此時仍是沉住了氣,打算看看這妖王葫蘆里賣什么藥?回頭再收拾他手下妖將。
待得云臺妖王分說了因由,邀請覆海道人一同探索洞府之時,他哪里還不知道一個天大的機(jī)會就在眼前,故而裝模作樣一番后,當(dāng)場答應(yīng)了下來,回頭又尋得幾位妖王手下的妖將暗中做了幾分手腳,只待入陣便要發(fā)作。
卻說覆海道人做的何等手腳?各位妖王有無發(fā)覺?覆海道人在陣法中為何止步不前?那兩個送上門來的妖怪又是何跟腳,緣由?此番一行又該如何收場?更多精彩內(nèi)容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