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樂離開審訊室后,在臨時辦公室中打量著白板上的案發細節,摸著自己的下巴思考。
韋杰則在一旁覺得奇怪,證據如此明顯,難道滕樂還有未想通的事情。
“滕隊,您還在考慮什么呢?”
“我總覺得有些奇怪,至此,兇器還未找到,受害人要害處也未發現有武鄰的皮屑。”
“那里離邊緣近,或是武鄰將兇器拋出戰艦,兇器或許已經掉入海中。”
“是有這樣的可能,但如果將兇器拋出,應該能發現蛛絲馬跡。”
“你看,一來案發處至邊緣沒有武鄰的腳印,說明武鄰不是小心翼翼走到邊緣丟出兇器,那么只能拋了,如果是拋,武鄰是怎么做到不在拋出去的路線留下一點痕跡?”
“他或許提前準備好塑料袋,包裝好再丟出去。”
韋杰回答。
“這個方法確實可行,但你要知道,嫌疑人糯米手環并未有與六位受害人的通訊記錄,不能說明嫌疑人提前約好了他們到目的地,如果不是提前約好,武鄰怎么會知道帶一個塑料袋呢?”
“或許他們不是通過通訊手段通知的,而是私下的口頭通知。”
滕樂點點頭繼續道:“嗯,這或許說得通,還有個問題,六位受害人都是被一擊斃命的。”
“如果武鄰與他們已經存在沖突了,如何做到一擊斃命?”
“資料中六位受害人也是優秀的異能者,在有準備之下,不至于被一擊斃命。”
“除非武鄰深藏不露,實力遠超表面,實際上是個高手,或者,存在另一種可能,有高手忽然出現,在六位未反應之時,用極快的速度一擊斃命。”
說到這,韋杰也陷入沉思。
“但武鄰如果不是兇手,為何審訊時不說真相?還說自己睡著如此荒謬的事情。”
“并且最重要的是,現場并未其他人去過的痕跡。”
滕樂對這兩個問題也百思不得其解,對韋杰說:“我得去一趟現場,你現在有兩個任務,第一,詢問與武鄰熟悉的人,還有專家,特別是最近對武鄰進行評測的導師,看看武鄰是否隱藏實力。”
“其二,去找武鄰的跟隊老師詢問他對武鄰的印象。對了,不能聲張,此次絕對不能傳出去,你可以借用采訪的形式詢問。”
韋杰應了一句是,便迅速行動。
此時,已經下午5點,滕樂也大步快走趕去現場,想趁在日落之前去現場進行案件重演。
到達現場,滕樂穿上鞋套,帶上手套,根據取證細節開始在現場進行案情再現。
首先是地面的血跡,從武鄰被捕的原地上看,確實有一塊地,像是有人睡在那,所以血跡濃度不如周圍。
其次是武鄰的腳印,除了來的路上,和被捕離去的路上,確實只在被捕的原地留下了幾個腳印。
并且現場并未有明顯打斗的痕跡。
滕樂閉上眼睛,周圍如倒帶回放般。
如果武鄰是兇手,剛開始或許先是在原地遭到六位受害人的挑釁,然后無法忍受,露出真實力,每一次出手都是一擊斃命,并且每一次攻擊都是擊中再凌空回到原地…
不對,這得需要多強的實力才能每一次在使出不同角度攻擊之后又回到原地?
除非,武鄰會飛…
會飛嗎?從現有資料上看,武鄰并不會飛行技能,就算是上次在酒店的檢測,與資料不同的,也只是檢測出武鄰異能已覺醒。
如果會飛的不是武鄰,是其他人呢?
滕樂閉眼思考,忽然抬頭一看,發現兩棵樹的樹枝交叉處似乎有個不自然的缺口…
滕樂對交叉處拍了一張照片,似乎想到什么…
滕樂回到了臨時辦公室,在整理思路。
根據剛剛的案件重演,滕樂重新增加一條兇手的作案手法。
在案發現場,六位受害人與武鄰沖突,此時,有一位懂飛行的高手從天而降,手帶鐵拳套,在六位受害人未反應的時候發出六擊,每一招均一擊斃命。
之后,該高手收起鐵拳套,原路飛回。
由于周圍有較高的大樹,恰巧遠處的監控無法拍攝樹頂的角度。
而兇手則利用飛行技能,飛上很高很高的一個位置,讓人就算瞧見了也以為是一只鳥,然后再挑一個無人偏僻的監控死角落下。
該推斷也有漏洞,再大的漏洞在于,與武鄰口供的沖突。
難道武鄰真的在如此大陣仗的情況下,還能熟睡,對周圍狀況一無所知?
如果是這種情況,武鄰或許為幫兇,他故意隱瞞真相,但若為幫兇,又怎么蠢到自己被當場逮個正著。
那么假設武鄰是出于什么原因故意隱瞞的呢?是否兇手為他認識之人?
當然武鄰作為一位隱藏高手而行兇的嫌疑也不能排除。
滕樂摸著下巴,沉思著。
此時,韋杰也“采訪”完畢歸來,拿著采訪筆錄遞給滕樂。
韋杰說明道:“根據您的要求,我裝作記者總共采訪了七人,一人為武鄰的隨同老師,兩人為武鄰的隊友,四人為本屆智造的導師。”
滕樂點點頭。
韋杰繼續道:“首先是與武鄰同隊的卓爾加,據他回答,武鄰的實力遠不止現在在大賽中所表現出來的,我本來想繼續詢問他。”
“但被他們同隊隊長萊依阻止,她似乎不愿意透露武鄰的實力,并且她十分聰明,由于一天都沒看見武鄰,察覺有異,一直追問我知不知道武鄰的下落。”
“為避免暴露,我就離開了。”
聽到萊依這個名字,滕樂略有所思,是上次自己詛咒案的幕后操手,由于迷途知返,年紀尚淺,滕樂并未追究下去。
“之后,我采訪武鄰的隨同老師,篤保。”
“篤保表示,武鄰參賽之前,雖然名氣大,但實際上從每年檢測報告中,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低等生,這一次比賽為何有如此實力,他也表示很茫然,看不透。”
“綜上,我認為武鄰很有可能在過去隱藏實力。”
滕樂點點頭,表達贊同,從三人采訪來看,武鄰確實不如表面那么簡單,于是滕樂在第一種懷疑作案手段上打了一個感嘆號,表示概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