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一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學校圍墻還是用籬笆圍起來的,一到冬7天的時候下課鈴聲一響同學們就喜歡跑到籬笆墻下面抱成一團一團的取暖,后來阿一在別人的文章中知道那叫“擠老干”,因為太陽最先照到那里,阿一一般是不會去參加的,性格使然,她不喜歡麻煩也不喜歡人多的地方,可以在教室忍受寒冷卻難以忍受人群的擁擠和能不能擠到的有光照的位置的不確定性。
阿一一直自詡自己是個早熟的小孩子。
到了春天的時候則會不一樣的多,春天早晨也很冷,但是同學們還是會一個接著一個哈著嘴里呼出的白氣擠到籬笆墻下面,這次不是“擠老干”,而是在找蝸牛,阿一夜也不知道為什么他們那里那么多蝸牛,好像爬滿了一整個籬笆墻,全校的學生都過來抓了也沒有抓干凈,阿一開始本來是不屑的,但后來覺得太可愛了,于是沒控制住自己第一次同人群站到了籬笆墻下面,小小的蝸牛探著兩只觸角向前慢吞吞的挪動,一碰就縮進殼里不肯再出來,實在是可愛極了,阿一同其他人一樣抓了很多只,然后將它們放進了鉛筆盒轉筆刀盒里,一節課過去后桌肚子里面全是小蝸牛留下的痕跡,而那些小家伙正東一個西一個的緊緊貼在桌壁上,又將自己縮成了一小團。
同學們最喜歡用蝸牛玩的游戲就是讓它們比賽,爬到桌子上窗子上到處都是它們的痕跡小孩子的破壞欲才得到滿足,可是小家伙們一點兒也不愿意,躲在殼里表達自己的不滿,也不知道同學們哪兒聽來的法子,反正只要蝸牛一縮進殼里就用水泡一泡,泡一泡它就自己出來了,成功率百分之九十。
阿一最喜歡的不是蝸牛賽跑,把蝸牛當寵物養,讓它們爬自己的手臂也經常用手指去戳小蝸牛的觸角,濕漉漉的,像小狗的鼻尖也像貓咪的鼻尖,阿一最喜歡了,總覺得心里干燥的一隅終于也濕潤了一角似的。
不過阿一是個壞孩子,他們所有孩子都很壞,喜新厭舊,三分鐘熱度,等到玩夠了,便不需要任何人催促掏出紙巾把小蝸牛包在一起扔進垃圾桶里了,至于它們將何去何從,沒有人會關心也沒有人會去關心。
很快籬笆墻就被拆除了,建上了一堵真的雪白的墻壁,再也看不到外面的行人,冬天還是會有人去下面“擠老干”,但是春天那里不會再有小蝸牛了,再后來也沒有人去那里曬太陽了,它周圍被種上了一排小樹,清冷又孤寂。
阿一他們春天時還是會尋找蝸牛的存在,就在垃圾坑那里,有著很多牽?;ㄓ酌?,到了夏天那里就成了紫色的花海,連垃圾的惡臭味都被沖淡了幾分,阿一他們在那里也發現了小蝸牛,只是數量不多,卻也夠玩過那段時間,后來牽?;ㄒ膊灰娏耍僖艙也壞轎伵A?,阿一他們夜不愿意再養著小蝸牛了,所以沒有了籬笆墻,沒有了垃圾坑里的牽?;?,沒有了長著可愛觸角的小蝸牛,阿一他們也沒有什么不習慣的,快節奏的生活了,大家接受新事物很快,忘記只存在于記憶里的東西也很快,這個世界上,誰都是唯一,卻沒有誰是離開了誰就不能活的。